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和众汇富分析,此通知的发布,旨在进一步优化我国充电设施网络布局,构建更为合理、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交通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8.90%,且 2024 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1125 万辆,与 2023 年相比增加 382 万辆,增长 51.49%。到了今年 1 至 5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快速增长,分别完成 570 万辆和 56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5.2% 和 44%。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表明,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1440 万台。
《通知》明确指出,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和众汇富认为,这一要求极具针对性。不同地区的经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电力资源情况差异较大,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让大功率充电设施真正满足当地需求,避免资源浪费。省级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在充电网络规划中合理确定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根据需要适时制定大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联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场景下的建设计划,率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 40% 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规划编制要遵循市场规律,做好预测论证,并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交通规划做好衔接,实现大功率充电网络与现有各类型充电设施的协同发展。到 2027 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 10 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
在引导大功率充电设施有序建设方面,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法办理项目备案手续,各地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会同投资主管部门加强对大功率充电设施项目的监管,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投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要素资源集约化利用,支持具有良好投资能力和运营经验的优质运营商开展场站建设、改造和运营。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结合场站条件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汽车服务等融合的商业模式,提升充电服务体验。
从运营管理角度来看,充电运营企业肩负着重要责任。《通知》要求充电运营企业持续加强高安全、高质量、高效能的充电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场站现场环境,完善操作指引、价格公示等现场标识,合理配置运维服务人员。要加快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实现大功率充电过程的故障数据记录,提升充电设施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处理能力,力争设备可用率不低于 98%,且大功率充电设施应全量接入政府监测服务平台。各地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常态化开展充电服务评价和运营质量专项检查,鼓励企业打造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大功率充电品牌,树立高品质形象标杆。
大功率充电设施与电网的融合发展也是关键环节。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建立大功率充电场站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探索针对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优化电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合理利用配电设施低谷容量裕度,提升配电网对于大功率充电场站的接入能力。支持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接入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通过价格信号促进电动汽车高水平消纳清洁能源。
综上所述,四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为我国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众汇富认为,随着这些举措的逐步落实,将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用户的 " 里程焦虑 ",提升充电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助力我国交通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迈向新的台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