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全球首款双座五代半战斗机,可化身为空中先进指挥所,在战场前线担任 " 轻型预警机 " 角色,同时引导无人机进行打击和诱骗,技术框架与作战概念堪称跨时代突破,将会彻底改变未来空中作战模式。那么歼 20S 身上出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呢?
2025 年 7 月一架灰黑色涂装的歼 20S 在华北某机场被网友拍到,瞬间成为了 9 月大阅兵的焦点之一,而这款在歼 20A 基础上研发而来的战机,意味着中国空军作战体系的彻底改变。其中歼 20S 最显著的变化为双座布局,后座设计并非为了日常训练存在,而是为歼 20 赋予空中作战指挥能力,突破传统五代机追求极致隐身的思维,打破了传统五代机自己作战的瓶颈,让歼 20S 成为空中作战的 " 节点中枢 "。通过指挥攻击 11 这类高性能隐身无人机,实现有人指挥加无人机打击的协同作战,这种跨越时代的新型作战方式,远比 F35A 的 " 忠诚僚机 " 构想更具实战性,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空战模式。
此外歼 20S 的另外一大亮点为,具备基础预警和态势管理能力,目前当我国战斗机进行高强度对抗时,有极大可能脱离预警机的覆盖范围,将会面临信息断层和目标感知盲区。反观歼 20S 能够通过组网雷达和数据融合,跟随战斗机群前往战场前沿,临时担任 " 轻型预警机 " 角色,协助其余战斗机一同执行任务,其雷达探测距离超过 300 公里,组网模式下将会覆盖更大范围,形成低延迟、多层次的空战指挥网络。
近期美国和以色列空军发起联合行动,对伊朗本土高价值目标进行空袭,共计出动了超过 200 架次作战飞机,执行了上千次打击任务,摧毁了伊朗大量高价值目标,例如核设施、导弹库和防空阵地等,最终伊朗同意与以色列全面停火。从整体上来分析此次空袭取得了战果,摧毁了美以一直担心的核设施,削弱了伊朗整体军事实力,但该战术体系存在着两个致命缺点。第一是对情报依赖度过高,第二是隐身战机数量十分有限,难以构建一套完整的三位一体作战体系,恰逢此时我国空军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让美空军看后直呼 " 梦幻 " 的思路。
那便是不依赖间谍情报,而是依靠数据驱动和感知融合,让歼 20S 成为空中作战的指挥核心,搭配歼 16、歼 20、歼 35 和无人机群,使用多机种和多平台进行协同,对敌方目标进行远程锁定。通过隐身突防、远程打击、电子压制等方式,实现体系化摧毁与制空权剥夺,届时敌方飞机想要起飞将会成为奢望,这种虚实结合的电子迷雾,正是双座设计赋予的战术弹性。而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公开表示,中国把陆军合成旅战术搬上了天。
不得不说歼 20S 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空军的训练体系,后座飞行员不需要长时间练习操纵杆,而是紧盯分布式任务终端。一旦出现任务时,AI 算法会筛选 16 个空战决策方案,后座飞行员需要在 0.3 秒选出最优解,若是需要 055 大驱发射防空导弹,会通过北斗数据链直接传输给相关舰艇,其中延迟不会超过 0.5 秒。同时还能实时监控 6 架无人机的,弹药、油量和损伤状态,做到动态调整相应战术。过去想在空战中取得优势,需要凭借飞行员的眼睛和直觉,但未来需要靠数据和先进算法。
与此同时歼 20S 的横空出世,让多国空军陷入战略被动,美国紧急追加 127 亿美元,开始加快美制六代机的研发;俄罗斯苏 57 改进型完成超重问题,但双座版本研发一直未取得进展;法国和德国因技术路线未能达成一致,欧洲第六代战斗机项目陷入停滞;而英国暴风雨战机被迫改用中国氮化镓组件。当歼 20S 的双开门座舱盖,在阅兵式上反射出冷冽寒光时,它掀起的不仅仅是座舱盖,更是未来空战的天花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