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 07-09
全国第一豆橛子大省:吃到崩溃,无路可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在山东,如果你问一个本地人 " 今天吃什么 ",十有八九会得到一个绝望的回答:" 还能吃啥?豆橛子呗!"

没错,这种学名豆角、俗称 " 豆橛子 " 的绿色蔬菜,正在以 " 洪水猛兽 " 之势席卷齐鲁大地,成为山东人夏日餐桌上挥之不去的 " 噩梦 "。

下面请欣赏《山东豆橛子之歌》。

@商薇薇

打开社交媒体,满屏都是山东网友的 " 血泪控诉 ":

" 我家冰箱冷冻层塞满了豆角,冷藏层还是豆角,连门缝里都卡着两根!"

" 做梦都在摘豆角,醒来发现手里攥着一把,我妈说我在梦游干农活!"

@晓开心

更离谱的是,连家里的宠物都未能幸免。

@奔奔是只牧羊猪 拍下自家狗子面对一碗豆角拌饭时的表情。从狂摇尾巴到瞳孔地震,最后叼着饭盆躲进床底,配文:" 狗生第一次挑食,献给了豆橛子。"

@奔奔是只牧羊猪

就连出国的人,也没能幸免于难。

大冰最近更新动态:人在土耳其,逛农贸市场的时候,瞬间愣住。

" 豆橛子!豆橛子!一天到晚豆橛子!!!山东人就算跑到亚欧大陆交界,也逃不掉豆橛子。满世界都是豆橛子!"

@大冰

山东人的盛夏,俨然成了豆橛子的 " 狂欢节 "。

菜市场里,成捆的豆角堆成小山。街头巷尾,电动车车把挂豆角、自行车后座驮豆角的景象比比皆是。

这场 " 绿色风暴 " 甚至催生了专属热梗。

话题 # 豆橛子恐惧症 # 阅读量破亿,评论区成了大型 " 比惨现场 ":

" 山东男友第一次见家长,丈母娘连续七天用豆角宴招待,现在听到‘橛’字就腿软。"

" 考研党背书:‘豆角,又名豇(ji ā ng)豆……’下一秒崩溃:怎么教材里都有它!"

@Haruuuuu

更绝的是,济南某高校食堂推出 " 豆角主题周 ",窗口标语写着:" 今天不吃豆橛子?那你不是真山东人!"

但笑过之后,一个问题浮出水面:

为啥山东的豆橛子能多到让全民 " 闻豆色变 "?

是土地的馈赠还是 " 种菜基因 " 的觉醒?

这场轰轰烈烈的 " 豆橛子战争 " 背后,又藏着多少让人拍案叫绝的民间智慧?

豆角,席卷齐鲁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山东夏天的街头,那一定是—— " 豆橛子占领了这座城市!"

走在山东的菜市场,你会怀疑自己误入了 " 豆角主题乐园 "。摊位上堆成小山的豆角,让人眼前一黑。

更离谱的是交通运输。

网友 @骑着单车看夕阳 拍下早高峰奇观:电动车车把上挂满豆角,后座绑着麻袋,远远看去像移动的 " 豆角树 "。

评论区炸锅:" 上次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还是春运农民工返乡带年货!"" 建议山东交警新增‘豆角超载’处罚条例。"

如果说山东人的夏天有什么共同点,那一定是,冰箱里永远塞着至少 5 斤豆角。

@想静静 晒出自家冰箱冷冻层照片:豆角切段装袋、豆角丝、豆角坨……分类之细致堪比超市冷柜。并配文:" 妈妈从老家扛来 30 斤豆角,说‘冻上冬天吃’,可我现在看见冰箱就想哭。"

@想静静

餐桌上的豆角更是花样百出。话题 # 山东人的豆角 108 吃 # 里,网友纷纷晒出 " 生存实录 ":豆角炒肉、豆角焖面、凉拌豆角、豆角包子……

山东潍坊一位硬核老妈甚至用豆角剁馅包了饺子,女儿含泪发文:" 咬开饺子皮的那一刻,想死的心都有了。"

最绝的是济南某高校食堂。因为豆角采购太多,厨师连馍里都撒豆角丁,被学生戏称为 " 豆角刺客 "。有学生吐槽:" 昨天吃了一口肉夹馍,肉没吃出来,嚼到豆角时差点 duang 过去!"

在这场 " 豆角风暴 " 中,连宠物都难逃一劫。

@有只柴柴叫旺财 记录下自家狗子的 " 心路历程 ":第一天,狗子兴奋地摇尾巴等开饭;第三天,看到碗里的豆角拌饭,眼神逐渐呆滞;第七天,直接叼着空碗去敲邻居的门……配文:" 它可能觉得换个家就能摆脱豆角。"

@有只柴柴叫旺财  

可这么多豆橛子吃不完怎么办?

山东人民的答案是:把豆角玩出花!

@方晴手工 用豆角编了个椅子,评论区有人跟风晒图:豆角编的杯垫、豆角串成的门帘、豆角编织的装饰品……

甚至有人出门结婚当天,被村里人堵门祝贺,送的不是红包,是三大捆豆角,还配张卡片:" 婚姻就像豆角,长长久久,蒸煮炒都香。"

豆橛子从一开始的 " 蔬菜主力军 ",被山东人民吃成了 " 创意生活道具 ",这是生存智慧的奇观,也是夏天的限定荒诞剧本。

为啥全山东都是豆橛子?

如果你打开一份山东的农业种植图,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豆角,是山东人的心头好。

据 2023 年《全国蔬菜种植产量统计》,山东的蔬菜种植面积虽然屈居第四,但产量却是全国第一,其中豆角类蔬菜占比不低,尤其集中在临沂、潍坊、菏泽、德州等平原地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abeedata.com

山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这种地理条件对豆角生长非常友好,尤其是夏季,只要你敢种,豆角就敢疯长。很多家庭连后院、屋顶、围墙边都不放过,架上一排竹竿,撒上几粒种,转眼就爬满了青藤。

社交平台上一位小姐姐分享自家豆角棚:" 前天刚摘了两筐,今儿又摘一筐半,天天都能吃上新鲜的,根本摘不完,这绿豆橛子还没吃完,红的又快下来了。"

为什么大家这么爱种豆橛子?

它好伺候、见效快、回报高。

豆角是少有的 " 无限生长型蔬菜 ",意思是只要天气合适、根系健康,它就能不断开花、结果,一茬接一茬,收都收不完。

相比种番茄、茄子等需要育苗、管理、病虫防控的蔬菜,豆角属于 " 粗放型高产代表 "。老一辈农民都知道," 种点豆角,就当多储备点夏天的粮 "。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一亩地豆角平均产量可达 3000 斤以上,甚至有高产田能突破 4000 斤,而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不少村民表示:" 反正种了也不是为卖,就是家里吃,吃不完冻着、晒着、送人。"

这也就是为啥到了夏天,山东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人人有豆角,家家吃豆角,户户送豆角。

每年夏天,山东正式进入 " 豆橛子爆发期 "。这个时段正好卡在了豆角最爱的天气里:气温高,白天基本维持在 28 ℃以上;湿度大,尤其是沿海和黄淮海平原地区;雨水充沛,夏季雷阵雨一来一波一波地下,像是给豆角打了 " 生长激素 "。

山东人习惯把豆角叫 " 豆橛子 ",但你可能在不同地方听到不同名字—— " 豇豆 "、" 长豆角 "、" 扁豆 " ……

那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我们科普一下:学名上," 豆角 " 其实泛指一类蔬菜,包括长豇豆、四季豆、芸豆等;

在山东及北方地区,日常说的 " 豆橛子 " 大多指 " 长豇豆 ";在南方地区,像湖南、广东,则更习惯叫 " 豇豆 ";四季豆则是更偏短、粗、质地脆嫩的品种,适合炒食;而豇豆适合炖、焖、晒,正好贴合山东人偏爱重口、耐煮、下饭菜的饮食风格。

一句话总结:叫法不同,豆角万千,橛子为尊。

当然,豆角不是 " 近代新宠 ",它原产自印度、缅度、非洲等地,它在山东的食用历史可追溯至汉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已有相关记载。

明清时期,民间常见 " 豆角炖腊肉 "、" 晒干豆角腌制 " 等做法,到了现代,它已经深入鲁菜体系中,成为 " 不可或缺的配菜主力 "。

凉拌豆橛子,是夏季的标配菜之一;

干煸豆橛子,是小饭馆最常见的家常菜;

腌豆角,是秋冬腊月泡饭的搭档。

可以说,豆角在山东人民饭桌上的地位,是 " 蔬菜中的五常大米 ",一点不过分。

除了实用,豆橛子在山东还有不少 " 讲头 "。

老一辈人讲究 " 应季而食 ",夏季气火旺,吃豆角能 " 清热润燥 ",尤其晒干的豆角和冬瓜、绿豆汤、猪肘子搭配,是 " 农村版降火三宝 "。

此外,豆角象征着 " 节节高升 "" 连绵不断 "。在很多农村婚礼上、乔迁宴上,豆角炖肉、麻汁豆角是必有的一道菜,寓意家业兴旺、子孙延绵。

@小钉探美食

更有意思的是,豆角这种东西,一旦和 " 送礼 " 挂钩,就变成了另一个社交密码。谁家给你送豆角,说明那是亲戚 / 邻居中比较亲近的圈层。网友笑称:" 判断一个山东家庭的社交能力,看他家夏天能收多少捆豆角。"

@吴迪

所以,山东夏天豆角多,不是因为 " 谁不长眼种太多 ",而是气候合适,农业传统使然,饮食习惯正好需要,文化观念也推了一把。

由此,豆橛子成了山东人生活中一种 " 夏天的标配 ",你可能烦它、躲它、吐槽它,但你又不得不佩服:这玩意儿确实好种、好吃、好用、好留存。

想去一个没有豆橛子的城市 ......

每年夏天,在山东,豆橛子不仅是蔬菜,也是 " 生活压力具象化 " 的代表。尤其赶上高考结束、大学录取季,豆角 " 精神污染 " 的矛头开始指向年轻人。考上大学不再只是逃离小镇,更是逃离豆橛子。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 " 逃出生天 "。对于那些 " 暂时还走不了 " 的人来说,生活变成了一场送豆角的持久战。

你走到哪儿,豆角就被塞到哪儿。

邻居大姨拎一兜来敲门:" 我们家太多了,拿点吧,自己种的。"

亲戚来串门,拎着豆角当礼物," 不值钱,就是新鲜。"

你去超市排队结账,后面大妈一看你没买菜:" 姑娘,要不要我给你拿点豆橛子?"

甚至有网友爆料,去理发店剪头发,洗完吹干,理发师说:" 等会儿啊,我车后备厢有豆角,送你两把。"

@刘土豆的快乐生活

社交媒体上已经发展出 " 豆橛子人际关系图谱 ":不送你豆角的,说明你们不熟;一直送你豆角的,说明你被默认 " 还没吃够 "。

有博主统计,一整个夏天,他家光 " 被动接收 " 的豆角就超过 60 斤," 我家冰箱不是冰箱,是豆角仓库。"

@优优

而且,豆角还不是那种送一次就完事的,它是循环往复的。你今天送出去一把,明天别人再加一捆还回来,还附带一句:" 你家那豆角真嫩,换我家这个试试!"

看着这么多豆橛子压顶,山东人会被打败吗?

当然不会。

送不动了?山东人:那就吃掉它!

当豆角多到连邻居都躲着走时,山东人民终于祭出终极杀招—— " 吃不完就变着花样吃 "。

真香预警:豆角美食

豆橛子虽然在山东人嘴里已经快吃出心理阴影,但只要一上锅,它又总能 " 凭实力 " 赢回尊重。山东人民吃不动,但也骂不走它,因为豆橛子真的太好吃了。

比如说豆角焖面,公认的经典家常菜。

" 没有豆角焖面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这是山东妈妈们的共识。

劲道的手擀面,配上煸得微微焦香的豆角,再浇上一勺五花肉炒出的油脂,焖到汤汁收干,面条吸饱了豆角的鲜甜和肉香,一掀锅盖,那味道能香晕整栋楼。@碳水教父 说:" 我妈做的豆角焖面,我能连吃三碗,最后舔盘子的时候,连我家狗都嫌弃我。"

再说豆角烧茄子,这玩意儿在山东的地位相当于 " 番茄炒蛋在全国 "。你可以没有鱼香肉丝,但不能没有这道夏日灵魂搭配。

茄子软糯吸汁,豆角脆嫩带甜,加点蒜末和酱油,烧到汤汁浓稠,往米饭上一浇," 饭扫光 " 模式自动启动。济南某高校食堂曾因这道菜登上热搜,学生 @干饭王 吐槽:" 阿姨舀菜时手抖得像帕金森,但唯独豆角烧茄子除外,因为……根本剩不下!"

炒豆角五花肉也是味蕾党的福音。五花肉煸出油后下豆角猛炒,放干辣椒、蒜末和酱油,炒到豆角微焦带脆,那是下饭神器里的典范。吃到最后,锅底那点 " 锅巴豆角 " 甚至比肉都香。

除了这些 " 流量担当 ",对豆橛子的吃法,还有一整套民间 " 土法秘籍 "。

比如晒干豆角,几乎是每个山东农村的老传统。

把豆角切段晾晒,风干之后用绳子扎成捆,挂在屋檐下,风吹日晒几天,吸收天地精华之后,变成棕黄色。

等到秋冬天,抓一把和排骨、土豆一起炖,吸饱肉汁的豆角干比肉还香。网友 @回忆专用小背篓 说:" 去年我妈寄来一包,室友以为是中药,结果炖完肉后,他们跪求代购。"

豆橛子晒干后

干豆橛子炖的排骨汤

还有豆角酱菜,豆角吃不完?腌它!

山东版的酸豆角,脆生生、酸溜溜,加点辣椒和蒜片,密封发酵几天,开坛那一刻,隔壁小孩都能馋哭。临沂网友 @腌菜小能手 分享:" 我家泡菜坛子里永远飘着豆角,拌面条、配粥、夹馒头……万能搭,连韩国泡菜都得靠边站。"

说到早餐,不得不提豆角包子。

你以为山东包子只有猪肉大葱?太天真了!豆角馅的素包子才是隐藏大佬。

剁碎的豆角拌上肉块、鸡蛋和虾皮,包进发面皮里蒸熟,咬一口满嘴清香。在不少山东农村集市上,早上五点就有人排队买,有些老头老太太一天三顿都吃这个。

@冬天的冬

可以说,每年夏天,山东人都会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 " 豆橛子大作战 "。从最初的 " 新鲜上市真香 ",到中期的 " 怎么又是它 ",再到最后的 " 算了,再吃最后一顿 "。

可奇怪的是,当秋风渐起、豆角藤慢慢枯萎时,不少人心里反而涌出一丝不舍。就像网友 @double 日记说的:" 夏天结束那天,我妈炒了最后一盘豆角,我竟然有点惆怅……这玩意儿折磨我两个月,真没了又怪想的。"

@double 日记

豆橛子的泛滥,表面上看是 " 蔬菜过剩 ",背后却是山东人对土地最朴实的感恩。

一亩地能产四五千斤豆角,是大自然的馈赠;冰箱里塞满的豆角干、腌酸豆角的坛子,是山东妈妈们的生存智慧;就连被吐槽 " 吃到吐 " 的豆角焖面,也成了游子们最怀念的家乡味。

有留学生发帖:" 在国外中超看到干豆角,价格贵得离谱,但还是咬牙买了——炖肉的那一刻,直接梦回山东夏天。"

所以啊,与其说山东人 " 恨 " 豆橛子,不如说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就像网友 @煎饼卷一切 的总结:" 我们骂豆角,但谁要是说山东豆角不好吃,我第一个急!" 毕竟,能让你又爱又恨的食物,才是真正扎根在记忆里的味道。

最后的灵魂拷问:你家都用什么方法 " 收拾 " 豆橛子?是晒、腌、炖、炸,还是有啥独家秘方?

欢迎在评论区亮出你和豆橛子之间的故事!

监制:视觉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山东 电动车 阅读 济南 恐惧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