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孤灯冷月
这年头,
吃顿外卖能吃出 " 世界末日 " 的服务器崩溃感?
你以为点的是外卖?
不!
你点爆的是资本巨头们烧钱互轰的 " 军火库 "!
当服务器被汹涌的订单 " 撑吐 " 时,
一场关乎你未来每一分钱流向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昨天点外卖了吗?
不是平时那种凑满减免个配送费的点法,
而是那种点完感觉自己像个土匪,
平台像个散财童子的点法。
你刷着手机,
手指一动,
平时 30 多块的外卖突然只要个位数甚至倒找你钱。
你没看错,
这不是做梦,
也不是慈善机构发福利,
而是两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和美团,
正咬牙切齿地用成捆成捆的百元大钞在烧,
就为了让你多看它们 APP 一眼,
多在上面点一次单。
这不叫竞争,
这叫掀桌子、砸场子!
一切的导火索,
简单得有点滑稽:
阿里系掏出了 500 亿现金,
拍在了外卖的牌桌上。
具体点说,
是淘宝新搞的 " 淘宝闪购 " 业务,
扛着饿了么的配送大军,
在 7 月初(就在这事儿爆发前几天),
嗷一嗓子喊出来:
兄弟们,接下来的 12 个月,我阿里要砸 500 个亿!
补贴谁?
补贴你,点外卖的;
也补贴他们,开餐馆的。
方式呢?
简单粗暴:大红包!官方砸钱一口价!玩儿命送免单卡!
那声势,
就差开辆运钞车在全国巡游,
见人就撒钱了。
你问效果如何?
那简直是往热油锅里泼凉水——炸了锅了!
活动上线第一天,
连锁餐厅的订单像坐了火箭,
猛蹿了 170%,
小馆子、奶茶店也跟着沾光涨了 140%。
阿里一看,嚯!效果这么好?那必须趁热打铁!
江湖传言(咱不指名道姓引述,但事儿就是这个意思),
7 月 5 号这天,
被阿里内部定为了 " 决战日 ",
目标极其露骨:
单日订单量冲过美团,
巅峰得干到 9000 万甚至 1 亿单!
而且放下豪言,
两三个月后,
就要跟美团这个外卖老大哥平起平坐,
分庭抗礼!
美团是什么角色?
那是盘踞外卖江湖多年的 " 地头蛇 ",
靠着无数外卖小哥跑断腿和常年累月的用户习惯,
筑起了护城河。
阿里这过江龙扛着 500 亿金票子,
明目张胆地上门踢馆,
能忍?
忍不了!
于是,
7 月 5 号这一天,
美团也豁出去了,
把仓库里压箱底的优惠券核弹全搬了出来,
照着阿里的 " 弹药库 " 就怼了回去!
你淘宝闪购敢玩满 25 减 21、满 16-16?
我美团钱包就敢直接让用户白嫖!
你撒免单卡?
我甩外卖 + 自提同时 0 元购!
两边都卯足了劲,
你出一对 A,
我就砸王炸!
结果?
全国人民成了最大的赢家。
点餐不再是填饱肚子,
而是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数字寻宝游戏。
一杯咖啡或奶茶,
叠上各种红包补贴之后,
几块钱到手,
朋友都要笑话你不会薅羊毛,
0 元白嫖才是 " 基操勿 6"!
至于配送费?
那更是不存在的!
平台帮你出了!(爆单之后临时加价的不说)
" 肯打基 " 香辣鸡腿堡,
原价三十块左右的东西,
不到十块钱拿走,
相当于直接抹掉了 20 多块的账!
要换了我是店铺老板,
我都得琢磨自己是不是点个外卖进货更划算了。
更夸张的是 " 麦当当 " 那个双层鳕鱼堡套餐,
平时没四五十下不来台,
而昨天,
有人愣是 28 块钱就端回了家。
这价格,
已经不是打折了,
这叫 " 骨折价 ",
还是平台给你付了医药费那种。
这哪是点外卖啊同志们?
这简直就是合法化的、平台背书的、大规模有组织的 " 薅羊毛运动 "!
谁看了不迷糊?
谁看了不激动?
于是乎,
数以亿计的手指在全国各地的手机屏幕上疯狂跳跃,
红包被戳爆,
订单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而出。
昨天傍晚,
下午 6 点多钟,
历史性的一刻诞生了:
美团的服务器,
它老人家,扛!不!住!了!
美团后来自个儿都承认:
" 哎呀,
用户太热情了,
订单量打破了历史峰值,
咱系统启动了保护性的小措施(就是限流),
可能个别地方的朋友点单卡了一丢丢,
现在已经好啦!
放心点!
优惠券明天还能接着薅!"
看看这官方通报,
说得多委婉、多体面。
" 限流保护 "?
翻译成人话就是:
撑吐了!
服务器 CPU 都快烧糊了!
数据洪流像海啸一样把系统冲得七零八落。
无数网友在线吐槽:
APP 卡成 PPT,
点了优惠券没反应,
提交订单转圈圈转得人心慌,
最后直接报错。
那一刻,
全国网友的胃,
和美团服务器的心跳,
产生了悲壮而滑稽的同频共振。
这热闹劲儿,
直接把 " 美团崩了 " 送上了热搜榜首,
成为了一场由全国人民胃动力引发的互联网行为艺术展。
这场面,
到底有多火爆?
看看数据吧:
根据美团内部(非公开但比较靠谱的消息渠道)数据,
7 月 5 日当天,
一直到晚上 10 点 54 分,
通过美团平台下单的 " 即时零售 "(包括外卖、买菜、买药等一切能快速送到家门口的东西)总订单量,
突破了天文数字般的 1.2 亿单!
其中,
仅仅是餐饮外卖这一项,
就干掉了超过 1 亿单! 注意这个时间点,
当天晚上 8 点 45 分左右,
美团的总单量(即时零售)才刚刚破 1 亿,
这意味着仅仅在两个小时零几分钟内,
又涌入了将近 2000 万单!
平均一分钟接近 17 万单!
服务器不崩才是见了鬼了!
这个 1.2 亿单是什么概念?
它意味着,
全中国每十几个人里,
就有一个在那天通过美团点了 " 即时零售 " 服务。
这个密度,
已经不能用 " 热闹 " 来形容,
简直是疯狂!
淘宝闪购虽然没有公布具体单日数据,
但结合其 " 冲峰 " 目标以及效果来看,
量级也绝对足以撼动江湖格局。
好了,
热闹看完了,
肉也吃到嘴里了(虽然服务器吐了几次)。
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干饭人(兼被薅对象),
咱得拨开这层油汪汪、香喷喷的烟雾,
看看这桌子底下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两大巨头难道是活雷锋,
钱多到烧着玩请你吃汉堡?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华尔街那帮最精明的算盘珠子——高盛,
早就把这笔账算得噼啪响了。 在他们看来,
这场外卖大战的本质,
根本就不是为了靠一份外卖赚你那几块钱差价!
这是一种叫做 " 花钱买路权 " 的高端玩法。
啥意思?
简单说:
平台是在用今天外卖上的巨额亏损(补贴),
去买一个东西——未来你数字生活的 " 入口 "。
为啥选外卖?
因为频率高啊!
你一天可以点三顿外卖,
一周就是二十一顿。
这机会,
不比一个月才逛一次的超市,
或者一年才买一次的机票多得多?
平台心里的小算盘打得震天响:
我咬牙出血贴钱请你吃十顿便宜外卖,
让你觉得 " 哎呀妈呀真香!真便宜!真方便!"。
等你习惯了手指一动、饭就送到家门口的舒坦劲儿,
等你习惯了我这个 APP 花钱的方式,
后面的事情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你顺手在我这儿订个机票、买个电影票、开个会员、选件衣服、甚至搞个小额贷款理财……
平台赚大钱的路子就铺平了!
这就像开赌场先送你点免费筹码让你上瘾,
外卖这点补贴亏损,
就是那点 " 免费筹码 ",
是巨额的、精准的广告费!
广告打到了你的胃里,
还让你心甘情愿。
高盛的报告分析了几种可能的结局(咱用大白话翻译):
第一种,美团成功扛住:
靠着大家点惯了美团、
以及它那遍布全国(尤其下沉市场)、
训练有素的庞大骑手军团这些硬功夫,
硬是顶住了阿里的钞能力冲击。
最终外卖江湖格局大概是:
美团占 55%,
阿里系(淘宝闪购 + 饿了么)占 35%,
其他(比如还在挣扎的京东)占 10%。
代价是啥?
美团每送一单外卖赚的钱要变薄了(比如赚 7 毛,以前可能是一块多),
像买菜买药这种 " 即时零售 " 业务可能短期也赚不到啥钱(盈亏平衡点)。
但只要江山还在,
总有缓过来加价的机会。
第二种,阿里逆袭成功: 阿里这 500 亿真没白砸!
淘宝本身的用户基数(每天刷淘宝的人可能比美团京东加一起还多)和把闪购、饿了么整合后的威力爆发出来,
真能和美团掰掰手腕了。
江湖格局就变成美团 45%,
阿里系 45%,
其他 10%,
真正的两强争霸。
美团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第三种,京东搅局抢肉:
虽然京东外卖现在存在感 " 不强 ",
但它手上还握着一手牌:
强势的 3C 数码家电商家资源,
以及传闻要雇佣 15 万专职骑手来猛干。
真要这么舍得下本,
也可能从夹缝里杀出一块肉来。
变成美团 50%、阿里系 30%、京东 20%。
现在京东外卖每送一单亏不少钱(-6.2 元),
但如果抢到了地盘,
熬到最后它也想每单赚个几毛钱(5 毛)。
高盛认为,
甭管最后谁赢谁输,
未来这一两年(2025 年到 2026 上半年),
对于美团、阿里、京东这些平台来说,
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烧钱打仗是要出血的,
财报可能会比较难看。
但这就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期。
等打到差不多了,
市场格局基本定型(比如到 2027 年),
谁占了多大的地盘也明晰了,
平台就会慢慢收手,
减少 " 放血 " 式的补贴,
把外卖这块业务调整到 " 微利 " 或者 " 不赚不亏 " 的正常状态。
说白了,
今天的流血,
是为了给明天的地盘边界画下红线。
所以啊,
亲爱的各位 " 羊毛党 "(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当你们美滋滋地享受着几块钱吃外卖的福利,
当你们觉得自己在这场巨头战争中捡了大便宜时,
也请留几分清醒:
你眼前的每一分 " 白嫖 " 的快乐,
都在无形中为平台规划你未来的消费路径添砖加瓦。
平台巨头们,
不是在请你吃汉堡,
它们是在下一盘巨大的棋,
目标是你手机里那几个 APP 谁排最前,
是你发工资后第一笔钱从谁那儿花出去,
是你整个数字生活的习惯养成。
这场由数百亿资金点燃的补贴盛宴,
本质上就是一场巨头对未来用户数字生活主导权的 " 代理人战争 ",
而我们每个人的餐桌,
恰好就是这场战争的中央战场。
至于那晚美团的服务器被撑到崩溃?
那不过是这场宏大战略搏杀中,
一个充满荒诞色彩却又无比真实的注脚。
它最生动地告诉我们:
当巨头铁了心要用钱砸出一条通往你手机的路时,
连冰冷的数据中心都会发出痛苦的哀鸣。
下一次 " 外卖核大战 " 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再掀波澜?
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可以预见:
只要这些互联网巨头对用户时间、用户钱包和用户消费习惯的争夺战不熄火,
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的 " 数字化胃口 ",
就还能享受到一阵子真金白银的 " 红利期 "。
各位,点吧吃吧!
但心里得跟明镜似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数字世界里尤其没有。
你现在薅到的每一根羊毛,
未来都可能成为缚住你消费习惯的一根线。
在互联网大佬的棋盘上,
你我皆是棋子,
只是这次,
当炮灰的感觉还挺香。
在薅得盆满钵满的同时,
不妨偶尔抬头看看,
这场由资本炮火点亮的饕餮盛宴上空,
那片关于我们数字生活未来归属的无声硝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