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 07-09
第一个到达卢沟桥前线的中国记者,“消失”于1937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撕破北平的宁静。一位 25 岁的青年,听闻日军悍然发动进攻的消息,与母亲和妹妹匆匆告别,奔赴战火纷飞的卢沟桥,成为了第一个到达卢沟桥前线的中国记者。

随后,他撰写出 7000 字左右的长篇战地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并洗印出卢沟桥、长辛店遭日军炸毁后的照片。这是最早、最详细的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他就是方大曾,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称他为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中国摄影家协会认定他为中国全面抗战 " 第一照 " 的拍摄者。

方大曾纪念室建于保定,因为他的最后一篇报道写于保定。1937 年 9 月,他向上海寄出了最后一篇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落款为 "9 · 18 写于保定蠡县 ",最终刊登在 1937 年 9 月 30 日的《大公报》上。方大曾寄信给邯郸的亲属,表示要继续北上。

之后,方大曾便杳无音信,就此消失在纷飞的战火中。方大曾的外甥张在璇回忆,小时候他问外婆别人都搬新家了,咱们怎么不搬?" 外婆说我不搬,我要等着我的儿子,等你大舅,因为我跟他约定了,他以后是要回来找我的。" 从此,方大曾的母亲在这座小院里,守着这份承诺,一直等了 32 年,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寻访抗战记者方大曾的足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宁静 保定 战地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