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小食代 ,作者潘娴
霸王茶姬(英文名:Chagee)的出海脚步越走越快了。
近日,在泰国上市、旗下拥有 MAMA 方便面等产品的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泰国总统饮料有限公司已对 Chagee ( Thailand ) Co., Ltd. (下称:霸王茶姬泰国)进行投资,以超 1.42 亿泰铢(约合人民币 3119 万元)拿下后者 51% 股权。
对此,霸王茶姬在回复小食代查询时称信息属实,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这意味着,霸王茶姬将合资出海的模式 " 复制 " 到又一个市场。就在不到 2 个月前,该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合资公司以加速扩张的消息才被公布。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详情。
获泰方增资
根据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公告,其子公司是通过向现有股东(非公司关联方)购买普通股并认购新普通股的方式,对霸王茶姬泰国进行投资。
其中,现有股东转让的股份数量为 25,500 股,根据配股认购的新普通股数量为 1,398,675 股。由此,其子公司已购买并认购的霸王茶姬泰国普通股共计 1,424,175 股,总对价为 1.424 亿泰铢。
据悉,上述交易期限是 2025 年 7 月 2 日起的 30 天内。交易前,霸王茶姬泰国注册资本为 500 万泰铢,分为 5 万股普通股。交易后,该公司注册资本升至 2.7925 亿泰铢,分为 279.25 万股普通股。
完成交易后的霸王茶姬泰国公司股权结构
完成投资后,霸王茶姬泰国分别由 Cha Explorer Co., Ltd. 持 49% 股权、Thai President Beverage Co., Ltd 持 51% 股权。该公司共设五名董事,两位由泰国总统饮料有限公司提名,三位由 Cha Explorer Co., Ltd. 提名。不过,霸王茶姬泰国最终的董事名单尚未披露。
在两位股东中,Cha Explorer Co., Ltd. 代表的是霸王茶姬。
根据泰媒报道,在二股东 Cha Explorer Co., Ltd. 的董事名单中,Mian Lu、Xi Fu 和 Kittirat Lhacha 均在列。小食代翻查霸王茶姬招股书发现,Mian Lu、Xi Fu 均有出现。其中,Mian Lu(中文名:陆冕)为副总裁,负责东南亚业务等。Xi Fu 显示为员工,其名下公司拥有霸王茶姬股份。
商界 " 大佬 " 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最新投资并非由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独立进行,而是三方来头不小的泰国企业 " 组团 "。
小食代留意到,将成为霸王茶姬泰国大股东的泰国总统饮料有限公司是在不到一个月前才公告成立。这家新公司有三位股东: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持股 55%)、物流公司 Flash Express 创始人 Komsan Saelee(持股 25%)、房地产企业 Ananda Development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Chanond Ruangkritya(持股 20%)。
从左到右分别为: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Pun Paniangvait、Flash Express 创始人 Komsan Saelee、Ananda Development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Chanond Ruangkritya
三方分别来自食品生产与销售、物流、房地产领域,这些恰恰对应了餐饮扩张所需的供应链、点位等重要资源。
首先来看看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小食代翻查公开资料发现,该公司为泰国最大方便面商,在方便面的生产与销售深耕超过 50 年,并拥有 Farmhouse 等生产面包和烘焙食品的子公司。
其次,二股东 Komsan Saelee 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泰国物流公司 Flash Express 创始人。身为 90 后、华人后裔的他能讲一口流利中文,据称对 " 中国和泰国市场之间的差异有深入了解 "。
据泰媒形容,Komsan 是 " 一颗冉冉升起的商界新星 ",近期因泰剧《疯狂独角兽》备受瞩目。该剧以 Flash Express 为原型讲述了一位来自泰北山村的穷小子逆袭成商业大亨,用短短数年颠覆泰国物流市场格局的故事。
Komsan Saelee
持股比例最低的第三位股东 Chanond Ruangkritya,于 1999 年创办了房地产企业 Ananda Development,该公司于 2012 年在泰国上市,如今据称是 " 曼谷公共交通站周边住宅的领先开发商 ",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经营开发公寓、普通住宅、联排别墅等项目。
根据泰媒评价,三家价值数百亿泰铢的大企业领袖联手投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个大动作 "。
其中,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在寻求多元化,现金流充实的它最近与 Chanond 联手投资了房地产项目。对 Komsan 而言,这是在物流之外的 " 又一精明商业计划 "。
小食代留意到,除了投资者,霸王茶姬泰国大股东的董事名单同样 " 星光熠熠 ",三位董事分别是泰国总统食品公司总经理 Pun Paniangvait、亲自上阵的 Komsan Saelee、Ananda Development 非执行董事 Sirawit Paneangveat。
" 复制 " 合资模式
此次新布局,是霸王茶姬将合资出海模式落地马来西亚后,又 " 复制 " 到另一主要海外市场。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霸王茶姬共有 169 家海外门店,其中 157 家分布在马来西亚、10 家分布在新加坡,2 家位于泰国。二季度时,其先后在印尼、美国开出首店。
尽管暂未清楚霸王茶姬泰国变成合资公司的后续规划,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在为加速扩张做准备。
这可以参考马来西亚市场的例子。今年 5 月,酒店与度假村运营商联大集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 Magma Chain Management Sdn Bhd 与霸王茶姬设立合资企业,以运营霸王茶姬马来西亚业务。霸王茶姬、Magma 分别持有合资公司 60%、40% 股权。
根据安排,该合资公司未来将依据市场情况,于三年内在马来西亚开出 300 家直营的霸王茶姬。也就是说,霸王茶姬在其最大海外市场希望用三年让门店翻一番。
霸王茶姬的合资出海模式,也与一些知名同行形成了差异。
如今,常见的新茶饮出海还是以品牌自营门店、依托加盟商开店为主。也有品牌在供应链和运营尚未成熟时,以出口零售产品的方式出海。以上方式各有特点,而从长远稳定发展而言,令品牌与合作方利益绑定最紧密的合资出海不失为一条好路径。
事实上,如果将目光放到更广泛的餐饮领域,合资出海模式并非新鲜事物。
比如,霸王茶姬所对标的星巴克进入中国大陆时就用过合资经营模式,分别在华东、华南市场与统一和美心合作开拓市场,直到 2017 年才收回所有合资公司股权,实现完全直营。如今,随着星巴克希望在华更好地应对竞争和抓住未来机遇,寻求出售部分股权并引进战略合作方,直营模式或许又要被改写。
对希望成功出海的餐饮品牌来说,与熟悉当地市场的合作方 " 组队 " 不仅能更快获取扩张所需的基础资源,包括快速捕捉并响应当地消费趋势、成熟的供应链与物流网络、优质门店点位、专业人才团队等,也能帮助避免在法规、当地文化等方面 " 踩坑 "。
回到霸王茶姬,这家新晋上市茶饮对出海也有着笃定决心。
按照公司规划,其上市募资的最大用途还是开店,约 1.448 亿美元用于扩大位于中国和海外的门店。2025 年,该公司计划在中国及全球新开 1000 家至 1500 家门店。
在今年一季度业绩会上,霸王茶姬首席财务官黄鸿飞表示,虽然海外门店仅占全球网络的 2.5%,但这些门店表现出高质量的增长。他指,在海外开设新店时,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霸王茶姬会更注重品质和关键业绩,而非预期增长速度。
" 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全球业务版图,同时保持大中华区市场的稳健增长。通过战略性提升海外门店的贡献占比,致力于推动霸王茶姬向世界领先茶饮品牌的目标迈进。" 黄鸿飞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