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7-10
施一公呼吁青年科学家拥抱AI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AI 发展特别快,它深入课堂、深入研究一线。小的方面,我天天用豆包、DeepSeek;大的方面,我用 AI 去选课题,去更好地做研究。"7 月 8 日,西湖大学校长、2017 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施一公在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上说。

庆典上,西湖大学教授、2023 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柴继杰向施一公提问:"AI 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生物学的研究模式?"

施一公和柴继杰都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近两年,在以 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系统问世后,一度有人认为结构生物学家面临 " 失业 " 困境。

" 不管 AI 有多大的进步,只要科学家有批判性思维,有好的基础研究训练,就总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施一公回答。

施一公认为,AI 技术颠覆了传统生物学研究模式,科学家可从三维结构倒推生物学功能,发现新的细胞生物学现象,新的疾病发生机理,新的遗传学规律,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AI 颠覆了以前从粗到细、从远到近的研究方式,科学家可以从近往远看,看得非常远,把人类的想象和对科学的追求延展了几个数量级。

施一公呼吁青年科学家打好科研基本功,更好地用 AI;研究人员多合作,跨学科间多交流,从而打开思维。

" 不要忘了,AI 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想得更好。几年之前,大家一直在讨论 AI 有没有自由意志。现在,大家已经不太讨论了,因为所有自由意志都基于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总结、过去的场景。现在,AI 已经可以总结,可以延展,可以给你新的主意。我们可以更好地用 AI,走得更远一点。" 施一公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施一公 生物学 西湖 规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