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 2025 年 3 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 "IPO 直通车 " 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 IPO 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 " 直通车 ",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 IPO 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 直通车 " 将是您洞悉 IPO 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科创板日报》7 月 10 日讯(编辑 梁又匀)近日,镁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德意志银行、农银国际、中银国际及建银国际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镁伽科技依托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与 AI 领域感知、构思及执行的专有技术,公司的多功能自主智能体擅长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 2024 年智慧实验室场景产生的收入计算,镁伽科技位居中国国内自主智能体供应商首位。目前,镁伽科技定制化服务已落地约 880 家企业,其中包括博世等工业制造、医药制造公司。
在冲刺港股上市前,镁伽科技已完成 9 轮融资,参投机构包括高盛、创新工场、经纬创投、愉悦资本、药明康德等十余家。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 全球独角兽榜》中,镁伽科技的估值已达到 105 亿元。
三个老同事的科技创业,只为 " 解放双手 "
2009 年,西安交大通信和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黄瑜清,曾在普源精电旗下公司负责电子测试、测量产品的研发。
入职后,黄瑜清陆续结识了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的元老员工乔志新,以及比黄稍早入职、负责高端的化学分析设备研发的张琰。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崛起,不少业内工程师选择了跳槽或改行。三人都认为,低成本、高性能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是当前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彼时的国内,体型小、精度高、能与人协作、解放重复工作压力的机器人,几乎是一片空白。
2016 年初,乔志新、张琰与黄瑜清决定将创业方向定在国产高精度机器人研发上,适配场景则是生物医药等实验室领域。
创业一年后,2017 年 4 月,镁伽科技终于发布第一款机器人产品。然而相较于单个机器人产品或配件,黄瑜清团队发现,高精度协作自动控制技术、配套解决方案才是实验室等场景的刚需。
2018 年底,依托精准到微妙的多电机同步、自适应速度插补平滑等领先技术,镁伽科技开始转型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发展至 2020 年,公司已着手构建全自研的智能实验室系统,并尝试更复杂、更具持续性的自动运作。2021 年镁伽鲲鹏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实现 7 × 24 小时稳定实验;2023 年鲲鹏实验室 2.0 数据处理和自动化效率进一步提高;2024 年在 AI 大模型的加持下,鲲鹏实验室的实验效能、数据产出能力又迎来质的飞跃,以 AI、全自动化处理赋能医药研发。
据介绍,在 3.0 版本的鲲鹏实验室其已能够服务于细胞基因编辑、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医药研究发现、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
镁伽科技不仅服务于生物医药领域,2022 年至 2024 年,其智能制造业务贡献的收入分别为 2.69 亿元、5.02 亿元、6.35 亿元,占比分别为 59.1%、75.7%、68.3%。依托创始团队的精密测量技术和行业经验,镁伽科技在消费电子集成电路与新能源领域,发布了多个服务于微显示、晶圆、锂电池的精密检测,以及端到端数字管理的方案产品。
9 轮融资,十余家资本追投
在定制化方案、智能升级研发等业务需求下,镁伽科技研发费用占比偏高,长期影响着公司的利润,甚至现金流表现。
2022 年至 2024 年,镁伽科技年营收分别为 4.55 亿元、6.63 亿元和 9.3 亿元;同期公司净亏损分别达到 7.59 亿元、7.42 亿元和 7.8 亿元。在过去三年内,镁伽科技累计亏损 22.81 亿元,且多数年份亏损金额都已超过同年的公司总营收。
与亏损相对应的是镁伽科技每年大额的研发支出。截至 2024 年末,镁伽科技内部拥有 464 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超五成。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年研发支出分别达到 3.4 亿元、3.08 亿元和 3.94 亿元,分别占同年公司营收的 74.8%、46.4% 和 42.4%。
创业早期的镁伽科技也曾因研发资金缺口太大而一度面临资金断裂风险,黄瑜清团队甚至三度被迫抵押自身房产度过经营难关。。
背靠近 10 年制造业从业经验以及充分的机器人市场调查,黄瑜清团队在没有商业计划书的情况下说服了首位投资人。陆续辗转广州、深圳、北京后,镁伽科技筹到了最初的 500 万启动资金。
一年后,镁伽科技凭借其低成本、高精度的控制器技术、准确的应用场景(生命科学)获得了臻云创投、英诺天使基金和逐鹿资本的千万元投资。此次融资之后,国内掀起了一场机器人投资热潮,镁伽科技也受益于此连续 6 年,每年都有融资入账。
2019 年 6 月镁伽科技获得了博世创投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博世宣布,镁伽研发的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博世家用电器生产线。此后博世连续三年追投,助推镁伽科技的技术、声誉在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直到 2021 年,药明康德的参投,彻底奠定了镁伽科技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权威技术地位。据透露,在此次投资中,镁伽科技与药明康德建立了更深层次战略协同效应,双方将在新药研发的多个环节展开合作。在合作中," 镁伽鲲鹏实验室 " 的建设投入、生物学研水平也更上一层楼,达到行业领先地位。
2022 年,更多资本机构入局参投。高盛、纪源资本、亚投资本等国内外投资机构出现在镁伽科技的股东名单中。2025 年 6 月,在递交招股书前夜,镁伽科技完成 D 轮融资,Granite Asia、创新工场、亚投资本、中金资本、苏州国发创投等参投,融资金额达 1382.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9925.9 万元)。
接连不断的融资为镁伽科技的研发投入、业务拓展提供动力,但众多投资机构的入股也带来股份回购的风险。据招股书透露,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账面负债分别达到 3.48 亿元、3.07 亿元和 3.09 亿元,分别占各相应年度年内亏损的 45.8%、41.3% 及 39.6%。
若公司迟迟无法完成上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 " 达摩克里斯之剑 " 将是镁伽科技无法回避的重要发展压力。除了补充资金、投入研发外,这也成为了此次镁伽科技冲刺上市的重要动力之一。
据招股书计划,镁伽科技本次上市融资资金将用于:机器人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智能体、智能解决方案研发,扩大生产设施产能,扩张销售网络,寻求战略合作与投资,补充经营资金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