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
文 / 老 K
今天看到一个消息," 赵本山女儿抑郁复发 "。
我看了新闻下面,有人突然觉得抑郁症为什么如此可怕,好了为什么还能复发呢?
球球在直播的时候说了,她抑郁症复发之后,整个人状态受影响可大了。她说话都不自然了,声音还发颤。病情严重的时候,好几天都没法开口说话。
另外,因为抑郁症,她说话的时候手还会抖,精神头也差了好多。
其实球球很早之前就有抑郁很多人都知道的,自打赵本山 2013 年之后淡出娱乐圈后,很多人都期待他的出现,没想到等到的最后是他女儿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过去赵本山女儿非常喜欢整容,她的一举一动都像被人们拿放大镜审视一般。
我说过,明星别看钱多多,享受着聚光灯下的各种各样福利,但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
很多时候,平常人稀疏平常的生活习惯,但是明星就因为是公众人物,所以他们需要各种小心翼翼。
整容过度、不懂尊重人、炫富……围绕着她的话题和争议从未停止,连赵本山都忍不住吐槽女儿 " 你啥也不是 "。
球球因为性格乖张招致不少谩骂,甚至患上抑郁症。
情绪崩溃的时候,后来人们才了解到,看似张扬的背后,她也有一颗不屈服的心。
这些年随着她的成长,也慢慢学会了和抑郁相处,她也试过躲着所有人,在北京某个小区的角落喝奶茶,一天没吃饭。她说那时候 " 连哭都没原因 "。但他没问她为什么,只是拎着热水瓶,一下一下敲门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和爸爸求助,她说:" 我永远不会让我爸看到负面情绪,他已经够累了。" 这句话她说得轻,但我听得心口发闷。她不想让爸爸担心,可她自己也撑得太久了。
当你敢和家长当朋友,你开始获得新生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经常面对父母,觉得和他们总是有距离感。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的文化提倡的有尊卑,要有尊长思维的弊端。
导致孩子和父母常常报喜不报忧,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孝顺。可殊不知,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尤其是负面情绪。
我们都怕情绪失控,怕在别人面前出洋相,担心这么一来会影响跟别人的关系。要不就是不想让那些坏情绪影响咱工作和学习。
都习惯憋着情绪了,为啥呢?因为憋着情绪短期内有点好处。比如说工作还能接着干,跟人相处也不受啥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这么做毛病可多了。最明显的就是,老是憋着情绪,身体可能就出问题了。
心理学有个真相,当你想尽一切办法压抑情绪的时候,情绪一定会从其他地方拼命跑出来,这个地方是最让你痛苦的地方,因为只有你痛彻心扉才会真正重视这个问题。
这个方式很可能就是躯体化。
赵本山女儿球球患上抑郁后经常就会有躯体化症状,这就是因为你或许可以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可是那些负面情绪会通过让你生病的方式感受它,表达它。
所以你斗不过负面情绪,也没办法把它藏起来,你只能面对它。
压抑情绪不仅可能引发躯体化方面的问题,还极有可能对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造成损害。我们往往会觉得,不与人发生冲突,压抑自身的情绪,这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不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负面情绪是无法被长久压抑的,短暂的压抑,最终必然会引发更为强烈的爆发。
压抑负面情绪,除了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损害之外,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导致抑郁。
从本质而言,抑郁是一种指向自身的愤怒。
当一个人无法向外界或他人表达愤怒时,便会将这种愤怒情绪转而施加于自己。这不仅可能引发心身疾病,严重的抑郁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
我认为,走出抑郁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和情绪和解,这个功能本来是可以和父母习得的。
但很多人和父母的关系很差,所以常常根本没有在父母面前表达情绪的经验,导致在后续的人际关系中也很难处理。
有位读者说,他经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他总是有种很空的感觉。
这就是典型的情感隔离,它可以让我们把情绪推到很远,把自己和情绪隔离开来,根本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
最后建议大家,努力看到和承认自己的情绪,尝试寻找安全感的关系适度的宣泄自己的情绪,这里注意,我说的是适度,因为没人天然可以为你情绪负责。
除了你的父母和心理医生外,没人是有义务为你的情绪负责,严格来说你的亲密伴侣都不是。
当你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你或许会发现,表达真实的自己未必会有惩罚。尤其是在关系中,也许对方也在等待着真实的你,这份真实能够让你感到自在。而那些愿意接纳你真实情绪的人,也会让你重新感觉到信任和温暖。
- END -
文章作者:老 K
老 k 简介: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从业 10 年,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 " 阿尔法心理研究所 " 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 110 小时 + (目前仍在进行),督导小时数:60 小时以上。
培训 / 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 60 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 50 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
我是老 K。
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
那么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
这样你就不会错过馆君啦!
点个【在看】,老 K 给你更多好内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