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岁的小张
一边开会
一边颤颤巍巍
打开体检报告
一列列红字引入眼帘
超重
脂肪肝
腰椎间盘突出
......
一问身旁的同事
发现自己竟并不孤单
为啥大家年龄不大
身上的病却一个接着一个呢
这是因为
当代人都太 ......
" 坐得住 " 了!
↓↓↓
点击预约专家直播提醒
没错," 坐得住 " 会让人 go die。
久坐,是指坐着或斜躺这种极低强度、时间超过 30 分钟的活动(用人话说就是,基本啥也不干,躺 / 坐 30 分钟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曾发布,每年有 200 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2020 年,全球可能有 70% 的疾病是由于坐得太久、缺乏运动引起的,久坐行为与全因死亡率具有明显相关性 [ 1 ] 。
首先,久坐会让颈部和下背部的疼痛风险显著,腰酸背痛找上门来 [ 2 ] 。
其次,久坐,还会让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112%。
坐太久会影响胰岛素正常工作,使体内葡萄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引起肥胖 [ 3 ] 。
紧接着,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 甚至癌症,都能 " 坐 " 出来 [ 4 ] 。
你以为这就完了?
别急,
还有一种隐匿而凶猛的疾病也可能 " 坐 " 出来!
那就是,致命的肺栓塞!
我们的血液在血管中是流通的,但如果出了问题,血就会凝固,变成小凝块 " 栓子 " 堵在血管里,造成 " 交通阻塞 "。堵在脑袋里叫脑梗塞,堵在心脏里叫心肌梗塞,而堵在肺里就叫肺栓塞。
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肺栓塞严重者可在 1~2 小时内死亡,即便度过危险期的患者中依然存在致死性肺栓塞的复发风险。
而 " 久坐不动 " 是导致肺栓塞的最大元凶!
因为久坐不动,会使得血流速度减慢。再加上有些人长时间不喝水,也不上厕所,直接导致下肢血液浓度增高。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后,便可能引发危险的肺栓塞!
上班 8 小时(法定的),久坐 7 个钟,还有 1 小时坐着摸鱼……
很多人知道自己坐太久了,也知道久坐对健康不好,所以下班后马不停蹄地往健身房跑,想借此来抵消上班的久坐危害。
但遗憾的是,久坐的危害不是你想抵消就能抵消的。
研究发现,运动并不能完全抵消久坐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而且,久坐对健康的不良影响还会随着时间延续不断累积 [ 5 ] 。(当然,运动还是要运动的,毕竟运动的好处多多)
所以,咱们一定要打破 " 久坐 " 这个困局,让自己动起来!
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又省力的方法让我们从 JPG 变成 GIF 呢?
有!
咱们收集了一波又科学又省力的方法,既能让你站起来动,还能让你坐着也能动起来。
初级方法:
1. 设个定时闹钟,每过 1 小时甚至半小时,就离开座位,去(带薪)上厕所,接个水,少接一点,这样可以更频繁走走(摸鱼)。
2. 久坐的工作人士可以装备个升降桌,开会的时候可以站着开,或者每隔 1~2 小时,可以站着工作 10 分钟左右。
当然不只是工作时间,在家躺着、坐着、瘫着看电视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起身活动下。
坐着也能动起来的科学方法
1. 在工位保持呼吸
当然,这里的呼吸指的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锻炼核心肌群,我们可以在开会的时候试试这样呼吸,还有保持心情愉悦的功效哦。
2. 悄悄 " 抖腿 ",惊艳整个公司
这里的抖腿不是让周围同事 / 朋友 / 家人厌恶的那种,而是提踵训练,它可以训练我们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增强肌肉力量,缓解足部疲劳。
还有三招既可以站起来,又可以舒缓肩颈
1. 第一招:" 爱我别走 "
握拳伸臂松颈:右手抬起,自然握拳,向内握拳收紧手,手臂向右侧伸展,颈部向左侧伸展,坚持 3 秒,使颈椎自由拉伸。然后换另一侧,动作相同。重复 2 遍。可拉伸颈肩部肌群。
2. 第二招:" 超级战士 "
把手臂伸到前方保持手臂伸直,将其横过身体,与肩同高;用另一只手将手臂挤压到胸部,使你感到肩部周围有拉伸感,换另一侧重复。
3. 第三招:" 曲项向天歌 "
取站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抬起,交叉放于后脑勺处,颈部自然向后倾斜。同时双手撑住颈部,与颈部对抗,坚持 5 秒。然后恢复原位,重复 5 遍。这个动作有助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还有一点,就是坐的时候也一定记得 " 好好坐 "。
抬头、挺胸、收腹、坐正,脚下可以加个小脚垫,保持正确的姿势能帮助保护脊柱。
大腿与腰部约成直角,避免弯腰,避免肌肉劳损,背部靠个靠垫。
最后,更贴心地奉上真人短视频,带你一起站起来,No " 坐 " No die!⬇️
直播福利来啦!
腾讯医典特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罗巍
7 月 10 日晚 20 点 -21 点为我们科普
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人,请注意这些症状!
——揭秘迟发性运动障碍
↓↓↓
审稿专家:郭万峰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五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WHO.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 EB/OL ]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pa/en/index.html
2. Waongenngarm P, van der Beek AJ, Akkarakittichoke N, Janwantanakul P. Perceived 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ostural shifts during 4-h prolonged sitting in office workers. Applied Ergonomics. 2020;89. doi:10.1016/j.apergo.2020.103225.
3. Wilmot, E.G., Edwardson, C.L., Achana, F.A. et al. Sedentary time in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ologia 55, 2895 – 2905 ( 2012 ) .
4. Park Jung Ha, Moon Ji Hyun, Kim Hyeon Ju, Kong Mi Hee, Oh Yun Hwan. Sedentary Lifestyle: Overview of Updated Evidence of Potential Health Risks. Korean J Fam Med 2020, 41 ( 6 ) : 365-373.
5. Duvivier BM, Schaper NC, Bremers MA, van Crombrugge G, Menheere PP, Kars M, Savelberg HH. Minimal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 standing and walking ) of longer duration improves insulin action and plasma lipids more than shorter periods of moderate to vigorous exercise ( cycling ) in sedentary subjects when energy expenditure is comparable. PMID: 23418444; PMCID: PMC3572053.
*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想第一时间了解更多健康内容,记得把腾讯医典设为星标哦,我们每天都等待着与你的相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