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网 07-10
平安、国寿、太保....头部险企AI“军备竞赛”如火如荼,人工智能时代谁能占得先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过去很长时间,保险行业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 " 劳动密集型 " 产业,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如核保、理赔、客服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不光耗时耗力,还十分容易出错。

而最近几年,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落地,保险公司也开始主动探索与 AI 技术的结合,重塑保险行业的底层逻辑,从风险定价、运营效率、客户体验到产品创新,AI 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这种结合不仅是技术应用的叠加,更是对保险本质——风险转移与管理的深化和拓展。

如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区保险咨询业务负责人吴晓薇此前就撰文表示,保险业受到生成式 AI 影响产生的生产力提升可达 500 亿美元至 700 亿美元,可在销售与分销、承保、保单管理、理赔、客服、中后台等几乎所有业务领域,帮助险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与保险高度相关的健康养老行业将得到约 1500 亿美元至 2600 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未来,若保险和康养充分结合,生成式 AI 将带来约 3000 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头部险企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拥抱 AI" 东风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国内头部险企在 AI 领域的探索以及对业务的优化情况。

中国平安:专利数超 55000 项,大模型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先来看中国平安,这家一直以科技著称的保险集团在 2024 年年报中指出,公司科技赋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赋能主业为核心,通过在全集团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行业领先的五大实验室、九大数据库,持续落地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等全面数字化工程,推动全集团经营管理模式从 " 经验决策 " 向 " 数据决策 " 转型,实现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业务场景应用落地。而平安总的科技专利数也已经超过 55000 项。

中国平安内部将以上九大数据库、五大实验室、三大科技公司称为 "953"。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此前就表示,"953" 有力打造了中国平安在 AI 方面的壁垒和护城河," 当 AI 拐点将要来临时,我们期待,也相信科技能够让中国平安的主业持续健康地超越市场,稳健增长 "。

从具体落地来看,以平安健康为例,平安健康通过构建医生工作台和多模态大模型,打造 12 个系列的业务模型群,实现 AI 赋能医疗全流程业务场景,助力 " 平安家医 " 服务效能提升约 62%;自主研发 AI 辅助诊疗系统,搭建领先的远程诊疗平台。

另外,平安基于海量数据开展大模型训练,持续深化金融、医养等垂直领域大模型建设,累计沉淀超 3.2 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 万小时标注语音语料及超 75 亿张图片语料。其语音、语言、视觉大模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准确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未来,平安将推动大模型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技术赋能价值。

中国人寿:数智运营赋能业务全流程,理赔服务行业领先

其实早在 2017 年,中国人寿年就已经开始引入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多能力融合的人工智能平台,能够提供 14 项 AI 基础能力,深度应用于 200 多个业务场景。

2025 年,中国人寿开展了 DeepSeek 系列开源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测试验证工作,依托自主建设的 AI 大模型服务平台,实现 DeepSeek 系列大模型在公司人工智能架构中的集成适配。

从具体应用上看,中国人寿着力构建 "AI 中台 ",实现技术能力的标准化输出。

在数智运营方面,中国人寿加快构建以中国人寿寿险 App 为核心的数智化客户服务矩阵,客户通过寿险 App、官方企业微信等多渠道线上平台,即可随时随地享受投保、理赔等全链条、移动化的数智服务。同时,公司推进全国运营资源共享,持续提升一体化智能调度能力。共享模式在生产作业、客户服务领域深入应用,核保、理赔等审批效率提升均超 26%。空中客服客户等候时长缩短 18.9%。革新反洗钱集约化工作模式,从全国省、市、县各级单位全面上收反洗钱作业,作业效率提升超 3 倍。

另外,中国人寿还首创寿险身故赔案智能作业模式,寿险赔案审核时效提升超 90%,让理赔更高效、便捷。核保、保全智能审核率分别达 95.2%、99%;理赔时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 27 个省级机构推广 " 全流程无人工理赔 " 服务," 理赔预付 " 惠及客户数同比翻倍," 理赔直付 " 最快可至秒级。

中国太保:AI 上升至集团战略,实现业务形态突破

中国太保同样将 AI 上升至集团战略层面。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在 2024 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保险业面临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新的发展阶段下,公司正式启动大康养、"AI+" 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其中 "AI+" 战略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科技赋能为传统业务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实现经营模式和业务形态的创新突破。

据了解,中国太保 "AI+" 规划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特别是运营形态及组织模式可能带来的改变;二是伴生风险的研究;三是企业本身的数字金融层面,主要是提升整体经营管理的效率。

根据太保科技副总经理胡罡介绍,目前太保的 AI 技术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全业务流程的赋能,其中在营销端实现了 AI 智能外呼拟人化交互,加微转化率已达到人工坐席水平,同时构建了保险顾问客户经营系统与产寿险业务员 AI 陪练体系;在运营端,智能语音导航覆盖了 90% 的保单查询需求,健康险录审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票据识别、信息自动比对和三目录智能审核,车险反欺诈系统年处理 350 万案件和 6000 万图像,尤其在新能源车质检中应用了多模态技术;在风控端,已建立了理赔材料异常识别机制,例如出险地相似性检测、车辆信息核验等,智能定损技术也在持续探索中。

新华保险:迅速接入 DeepSeek,实现代理人赋能

在今年年初的新华保险 DeepSeek 热潮中,新华保险反应迅速,在 2 月 7 号便官宣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为其内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平台。

而在年报发布会上,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下一步,新华保险准备在代理人赋能、客户体验提升、内勤办公方面全面推进大模型落地。比如,代理人赋能方面,尽快推出公司智能营销助手、智能化陪练 AI 工具;在客户体验升级方面,推出更优的客户服务智能体,在内勤办公方面推出一系列 AI 助手。

具体来看,新华保险掌上新华 APP 注册总数超过 1600 万人,年内互动人数超 4800 万人次。其 AI 智能客服 " 智小新 ",累计为 1500 多万客户提供一系列智能化服务,相当于将近 600 名人工座席的服务能力,同时,新华保险通过智小新每年智能问答服务量将近 800 万人次,智能外呼服务量接近 700 万人次。

中国人保:强化全集团 AI 能力,实现数据资产积累

再来看中国人保,根据信息披露,中国人保通过强化数字化底层资源共享,推动算力底座、技术路线、数据底座、智能底座、安全底座和自主可控方案 " 六个统一 " 科技底座建设。

中国人保副总裁张金海表示,智能底座作为 " 六个统一 "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推动集团内部算力资源及人保云平台的统一纳管与运营,核心目标是强化全集团 AI 能力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及统一运营,确保 AI 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

数据上来看,通过加强数据资产积累,人保集团数据资源纳管比例达到 86.7%,智能技术服务平台储备 170 余种通用 AI 能力,全系统专利申请数较上年度提高 64.8%。

泰康集团:建设 AI 平台及两大领域大模型支持业务转型和发展

一直以来,泰康集团同样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坚定支持者,从发展的思路看,泰康以 "AI 驱动 "+" 知识驱动 "+" 新型人机交互 " 的 AI 原生应用理念,探索建设领先的 AI 平台及生成式 AI 在保险提效、医养融合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

具体来看,泰康主要通过 AI 平台及两大领域大模型应用建设来支持业务转型和发展。一方面,泰康 AI 平台及 " 智慧保险 " 有效提高保险服务质效。" 内容助手 "" 训练助手 " 两个绩优助手加速代理人向专业化、职业化、绩优化转型," 知识助手 "" 泰慧核 " 两个服务助手减少人工操作,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GBI"" 晓泰 " 两个管理助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体业务的竞争力,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尾言

总的来看,目前有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实现了 AI 技术对于业务流程的赋能,并且从数据的反馈来看,AI 也确实做到了帮助保险行业实现了 " 降本增效 " 的目的。其中 AI 平台、AI 中台成为保司发力关键方向。

而从具体赋能着力点来看,行业巨头主要把赋能的重点放在了代理人和消费者这两头,其中代理人端,主要通过利用 AI 技术给代理人端赋能,达到队伍提质升级的目的,如太保构建了保险顾问客户经营系统与产寿险业务员 AI 陪练体系,泰康通过 " 内容助手 "" 训练助手 " 两个绩优助手加速代理人向专业化、职业化、绩优化转型,本质上都是通过 AI 手段来帮助业务员队伍实现转型升级。

而在消费者端,保险公司的赋能思路则是让消费者买的更顺心,赔的更放心。如保险公司在核保环节投入大量技术手段,在有效进行风控的基础上让更多用户能够获得保障,同时在理赔阶段积极引入智能化理赔,大大提升理赔速度,为消费者更快 " 兑现 " 保障承诺。如国寿首创寿险身故赔案智能作业模式,核保、保全智能审核率分别达 95.2%、99%,理赔时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在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保险公司的探索,我们也相信 AI 将更为深刻的改变行业的大逻辑,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强的驱动力。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 :保观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平安 中国平安 人工智能 养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