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相关媒体报道,峰岹科技登陆港股首日大涨 16%,华夏基金、三花智控等基石投资者账面浮盈,这场资本的 " 造富盛宴 " 看似皆大欢喜。市场以真金白银为这家芯片设计公司投票,折射出对国产半导体替代的期待。然而,镁光灯下的喧嚣,能否掩盖其销售毛利率连续下滑的隐痛 ?
7 月 9 日,峰岹科技港股上市首日大涨 16%。峰岹科技发行价为 120.5 港元,发行 1874.44 万股,募资总额为 22.59 亿港元,扣除上市应付费用 1.22 亿港元,募资净额为 21.36 亿港元。
峰岹科技本次香港 IPO 引入了 10 家基石投资者,投资额达 1.1 亿美元,泰康人寿认购 2500 万美元,保银认购 1500 万美元,3WFund、华夏基金 ( 香港 ) 、WindSabre 分别认购 1000 万美元,三花智能、FourierCapital、Torus、Intac 分别认购 800 万美元。基石投资者已实现浮盈。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峰岹科技的销售毛利率为 53.47%,相较于 2022 年的 57.42% 下降了约 4 个百分点 ;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进一步降至 53.24%。
华夏基金等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为峰岹科技 IPO 注入强心针,短期提振了市场信心。但相关媒体报道称招股书显示,峰岹科技近三年毛利率从 57.3% 滑落至 52.2%,主营的电机驱动芯片面临价格战挤压,技术壁垒与成本控制的平衡难题逐渐浮出水面。
业内人士指出,首日大涨是资本市场的短暂喝彩。半导体行业需要 " 慢功夫 ",在资本热捧与产业现实之间,如何走的更加扎实稳健,将成为未来分化的关键。
《电鳗财经》将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