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07-10
“三高”变“三低”,中签率创新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星标★ IPO 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的 " 三高 " 发行向来被市场诟病。因为 " 三高 " 发行不仅推高了新股的投资风险,削弱了新股的投资价值,而且还加剧了股市资金的流失,导致有限股市资源的大量浪费。

今年上半年新股市场虽火爆,但却呈现出了 " 低发行价格 + 低发行市盈率 + 低超募 " 的趋势。" 三高 " 变 " 三低 ",未盈利企业上市也迎来多重利好政策。

在上半年新股无一破发的情况下,A 股打新赚钱效应喜人。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打新收益 ( 按 500 股 / 签计算 ) ,有 41 只新股单签浮盈过万元,占比高达 80%。不过,打新中签率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大约仅为去年均值的 1/2。

AI 制图

发行市盈率降温

曾经令人头痛的新股市场 " 三高 " 问题,自 2024 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随着 2023 年 4 月 A 股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主板新股的发行价格也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23 倍发行市盈率隐性红线退出历史舞台。

观察 2023 年个股情况,当年发行市盈率最高的康希通信,发行市盈率达到了惊人 441.18 倍;排在第二的为索辰科技,发行市盈率为 368.92 倍。

狂欢过后,2024 年以来的市场对新股发行市盈率的狂热追捧逐渐 " 降温 ",近两年新股发行市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 IPO 日报统计,截至 6 月 30 日,共计有 51 只新股上市,平均发行市盈率仅为 18.83 倍,上年同期为 22.87 倍。51 家新上市公司中,有 40 家发行市盈率不超过 23 倍,占比达到 78.43%。

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为胜科纳米(688757),发行市盈率为 42.64 倍;最低的为海博思创(688411),发行市盈率仅有 6.14 倍,这两家均为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

整体来看,个股的发行市盈率之间的差异不大。

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 10 倍 -20 倍,这个区间里有 29 家。发行市盈率在 20 倍 -30 倍之间有 14 家,超过 40 倍的仅有胜科纳米和兴福电子(688545)两家,低于 10 倍的有 4 家。

从各个板块来看,科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较高,北交所的新股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

2025 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市盈率均值为 28.25 倍,创业板为 19.63 倍,主板为 16.83 倍,北交所仅有 11.73 倍。

实际上,近年来新股市盈率一直保持着下滑的趋势。

2024 年上半年,共计有 44 只新股上市,这些新股平均市盈率为 22.87 倍。而 2023 年同期,新发个股有 175 只,平均市盈率为 43.37 倍。可以看出,近三年的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均值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了明显下滑。

从板块来看,2024 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市盈率均值为 32.10 倍,创业板为 25.20 倍,主板为 23.66 倍,北交所为 16.79 倍。在 2025 年上半年,各板块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均下滑。

  

无一破发

市盈率下降的同时,2025 年上半年,A 股新上市公司无一破发。

首发价格方面,51 家企业首发价格均值为 22.46 元 / 股,低于去年同期的 25.44 元 / 股。这当中,新股首发价格最高的是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天有为 ( 603202 ) ,发行价为 93.5 元 / 股,最低的是仅 3.94 元 / 股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天工股份 ( 920068 ) 。截至目前,百元股尚未出现。

上市首日,涨幅最大的是江南新材(603124),当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高达 606.83%,最小的是中策橡胶(603049),为 6.84%。两者均为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

3 月 20 日上市的江南新材,发行价为 10.54 元 / 股,盘中最高涨幅超过 700%,收盘涨 606.83%,报收 74.5 元 / 股,全天换手率高达 85%。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30 日,51 只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的平均值为 226.72%,去年同期为 136.05%。2023 年 313 只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的平均值为 66.45%,2022 年则为 30.20%。

如果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打新收益 ( 按 500 股 / 签计算 ) ,有 41 只新股单签浮盈过万元,占比 80%。

影石创新 ( 688775 ) 以 6.49 万元的单签浮盈排名第一,也是上半年唯一单签浮盈超过 6 万元的新股。排在第二位的是弘景光电 ( 301479 ) ,单签浮盈 5.91 万元。矽电股份 ( 301629 ) 则以单签浮盈 5.28 万元排名第三。

2024 年上半年,A 股共有 44 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有 1 只,破发率为 2.27%。

2023 年上半年有 32 只新股破发,占 175 只新股的 18.29%。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30 日,51 只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的平均值为 226.72%,去年同期为 136.06%。2023 年上半年 175 只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的平均值为 37.35%。

打新收益明显,但毕竟 " 僧多粥少 ",今年新股中签概率大幅下降。

Wind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平均值为 0.0289%,最高为 0.1700%,最低为 0.0111%。

过去几年,中签率一直在明显下滑。

2022 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平均值 0.6690%,最高为 23.41%,最低为 0.0114%。2023 年的新股网上中签率平均值下降至 0.4867%,中签率最高为 18.48%,最低为 0.0132%。2024 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平均值大幅下降至 0.0497%,最高仅为 0.5%,最低为 0.0125%。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新股网上中签率的平均值,大约仅为去年全年均值的一半。

超募减少

上半年,新股总募资金额较往年同期增长,但超募情况却有所减少。

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上半年的 51 家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 377.21 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 324.93 亿元,增长了约 52 亿元。

其中,主板募资金额为 183.34 亿元,19 家新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募资额为 9.65 亿元;20 家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募资总金额为 118.31 亿元,平均募资额为 5.92 亿元;7 家科创板新上市公司募资金额为 56.19 亿元,平均募资额为 8.03 亿元;5 家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募资金额为 19.37 亿元,平均募资额为 3.87 亿元。

为了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格募集资金监管,中国证监会组织开展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修订工作。2025 年 5 月 15 日,证监会公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自 6 月 15 日起施行。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中,对超募资金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超募资金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具体来看,新规首先强调了募集资金使用应专款专用,专注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对募集资金使用提出总体要求,强调应坚持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二是明确超募资金最终用途应为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回购注销,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指出,除金融类企业外,募集资金不得用于持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根据规定,实施后发行取得的超募资金,适用新规则;实施前已发行完成取得的超募资金,适用旧规则。

也就是说,发行日期在 6 月 15 日后的 C 信通(001388),其超募资金将适用新规则。

IPO 日报统计,上半年存在超募情形的只有 11 家,占总数的 21.57%。而在去年同期,有 18 只新股超募,占 2024 年上半年新股的 40.91%。

其中绝大多数的募集总额仅为原计划募资额的 1 至 1.3 倍之间。从板块归属来看,超募的新股在上交所主板有 2 家,深交所主板 3 家,科创板 1 家,创业板最多,有 5 家。

2025 年上半年,超募资金金额最高的是 6 月 10 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影石创新(688775)。其总募资 19.38 亿元是原计划募集资金的 2.96 倍,超募了 12.84 亿元。而募资额缩水程度最大的是 1 月 09 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赛分科技(688758),募资额仅达到原计划的四分之一。

" 受理潮 " 来袭

回顾整个 2025 年上半年,共有 177 家企业 A 股 IPO 获受理,较去年同期增长 453%。

其中,北交所受理数量遥遥领先,有 115 家。深交所和上交所进度相当,分别受理了 32 家、30 家。

受补充更新财报节点的影响,6 月的最后几天,三大交易所受理数量井喷式增长。仅 6 月 30 日一天,北交所就受理了 32 家。

伴随上半年落下帷幕,6 月 IPO 受理高峰也迎来终局。根据 IPO 日报的统计,今年 6 月共有 150 家 IPO 获得受理,占上半年总量的 85%,是去年同期(30 家)的五倍。

有业内人士指出,历年 6 月份都是 IPO 的受理高峰。过了 6 月 30 号年报数据就要过期,不受理就得补财报,因此年中最后几天突击受理并非鲜事。

不过,由于可能存在撤回的情况,受理数量多和 IPO 最终发行数量并没有关系。A 股市场的新股发行仍然保持着平稳向好的 " 新常态化 " 发行节奏。

值得关注的是,未盈利企业上市政策方面有好消息。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期提出 " 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并释放多重利好政策支持未盈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

数据显示,6 月新受理的 18 家科创板 IPO 企业中,非盈利企业有 5 家,占比近 30%。

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6 月 27 日,创业板迎来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据悉,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 SSD 产品的研发和销售,2022 年至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4 亿元、-6.17 亿元和 -1.91 亿元。

在深交所看来,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到创业板上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板块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和精准支持力度,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高发 科创板 a股 上市公司 ipo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