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策略会,一文了解创新药重要观点
7 月 9 日,永赢基金 2025 年中策略会重磅举行,本次策略会以 " 赢 " 接硬核科技为主题,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单林进行了主题演讲,深度剖析了中国创新药的巨大机遇与核心投资逻辑。
距离药证改革已过去十年,站在新十年的起点,单林用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来形容中国创新药发展。我们看到,新能源出海、白电出海、CXO 出海、Labubu 出海,而创新药出海正从 0-1 开始兑现。2025H1 中国创新药 BD 交易总额已与 24 年全年相当,未来国产新药将成为 " 印钞机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由业绩、梦想与科技共同谱写的三重奏,或许才刚刚奏响。
截至上半年末,万得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 23.94%、近 1 年上涨 37.65%,而单林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 A 今年以来收益 69.39%,近 1 年以 81.97% 的收益率荣膺同类第一。
( 以上数据均截至 2025/6/30,业绩及基准数据来源:永赢基金,经托管人复核。排名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 2025/6/30,近 1 年具体排名为 1/83,分类为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偏股型基金 ( A 类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 A 今年以来、近 1 年业绩基准分别为 3.44%、11.48%。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单林
以下是演讲实录精华:
各位投资人朋友大家好,我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的基金经理单林,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中国创新药。在我看来,创新药是有业绩、有梦想的科技股,这里面有三个要素,有业绩、有梦想、科技股。
首先是有业绩,国内创新药的大适应症在经历了过去 7-10 年的研发周期后,终于上市、进入医保、开始放量,直观把创新药的高增长体现在报表上。从过去的几个季度来看,一款竞争格局不错的新药一旦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往往会迎来高速增长,而创新药这一细分行业在医药所有细分行业中,也是业绩置信度是相对较高、弹性相对较大的板块,总体而言就是基本面扎实,且目前已经逐步看到兑现;
其次是有梦想,近两年国产创新药迎来了发展的拐点时刻,从早研效率、临床数据,到产品潜力,中国新药企业都焕然一新,即便过去几年二级市场的医药投资体感一般,但是产业发展是真真切切在发生的,中国的创新药越来越被全球认可 ( 后面我会展开讲讲 )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释放更大的商业化价值;
最后是科技股属性,新药本身就是硬科技。并且在我的理解框架里,创新药是散发式的科技股,因此很多标的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其实具有很好的赔率。这类资产也是我们需要去研究和跟踪的,往往更适合在左侧布局。
中国的创新药自 15 年 7 月 22 日药政改革以来,迄今满打满算也就 10 年。在这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医保扩容阶段,经历了 CXO 行业繁荣扩张,经历了投融资遇冷,新药审评审批趋严、也经历了过去两年的医药反腐。而今,创新药板块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产业周期与政策周期共振的背景下,新药未来表现可期。
很多投资人会问,为什么这次不一样?
因为这一轮国产新药的发展不仅有内需层面腾笼换鸟的逻辑 ( 即真正带来临床获益的创新药在国内有望快速放量 ) ,更有外需 & 出海的逻辑 ( 新药更大的商业价值与空间大概率还是在海外 ) ;我们看到 MNC ( 跨国药企 ) 在 25 年 -33 年之间,有几十款重磅创新药将迎来专利到期,专利到期意味着仿制药的出现,也意味着商业价值的滑坡,上述几十款 blockbuster 都是销售峰值动辄大几十、上百亿美金,甚至有几百亿美金的重磅品种。而放眼全世界,能够对当下核心重磅产品进行迭代,促使海外大药厂报表持续增长的新药资产就在中国。我们看到 PD-1 VEGF 已经展现出下一代 PD-1 的潜力 ( 以肿瘤免疫为代表的治疗方式全球规模超千亿美金 ) ,EGFR、Trop2 靶向的各类 ADC 药物也能够在联用免疫药物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细胞因子类融合蛋白、基因与细胞治疗,多抗等全新领域,中国也的确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全球创新药规模在万亿美金 / 年,美国市场占半数以上,投资和钓鱼一样,要去有鱼的地方钓鱼,对于创新药投资而言,就要投那些能赚美金的创新药。这也是我们认知的硬科技,美国市场是一个新药充分竞争的市场,能在美国市场依靠药效独占鳌头的新药,在国内也一定称得上硬科技!
在这种背景下,国产创新药亟需价值重估,我们看到过去 7 年,医药全球医药交易总金额从 2000 亿美金不到,提升到 3200 多亿美金,这其中中国医药交易总额由不足百亿美金,提升至 635 亿美金,足足增长了 6 倍多。中国企业作为 licenseout 转让方的比例也由 18 年的 6.9% 提升至 24 年的 18.9%,相比欧美企业我们向上的趋势很明显,这就是产业趋势,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各类 BD 合作方式,借助海外 MNC 实现产品出海,在更大的市场释放中国创新药的商业价值。
最后我们再讨论一下,这一次,为什么是中国创新药突出重围:
首先从供给侧看:信息透明,目前全球医药研发竞争一盘棋,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当下,全球任何药企在做什么,哪些靶点靠谱、哪些分子有新的专利,在互联网繁荣的背景下,是高度透明的,不存在信息茧房;尽管我们的基础科研跟海外比仍有追赶空间,但是在医药工业领域,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有全世界最勤奋的科学家团队,有极高的研发效率,较低的运营成本,丰富的临床资源,另外 18-21 年的 CXO 大牛市已经把创新药产业链需要的各个环节都完备得准备了 ( 软件 + 硬件,人才 + 产业链配套 + 临床资源等等 ) ,赶在 MNC 重磅药物密集专利到期的当下,我们万事俱备,东风也来了;在上述因素加持下,中国创新药会更快实现临床验证 ( POC ) ,进而更快上市占据市场,实现商业回报后,正向促进管线创新药的研发;另一方面,从需求侧看:MNC 全球扫货,中国创新药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概括而言,乘胜追击、后发先至,就是中国创新药目前在走的路。我们看好这一轮中国创新药的产业趋势,也希望各位投资人能在产业趋势的背景下,享受新药企业成长的红利。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收看。
永赢智选系列产品矩阵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关注方向仅以当前市场情况判断,不必然代表未来投资方向。具体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
注:以下数据来源:永赢基金,经托管人复核。永赢医药创新智选 A 成立于 2022/11/22,2023 年 /2024 年净值增长为 -1.65%/-12.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 -9.44%/-6.67%。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 × 70%+ 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 ( 人民币 ) × 10%+ 中债 - 综合指数 ( 全价 ) 收益率 × 20%。基金经理万纯任职时间 2022/11/22-2023/8/29,基金经理光磊任职时间 2023/8/7-2024/8/21,基金经理单林任职时间 2024/6/21- 至今,基金经理储可凡任职时间 2023/8/14- 至今。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
以上产品均属于中风险 ( R3 ) 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 ( C3 ) 及以上的投资者。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以上产品均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材料由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本材料所引用信息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传播本材料,不得擅自修改、二次加工本材料内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