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07-10
摸着苹果过河,谷歌版AI通知摘也要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当下这个 AI 赋能万物的时代,移动端操作系统自然也不可避免迎来 AI 化。就在隔壁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走得磕磕绊绊之时,谷歌对 Android 的 AI 改造计划陡然加速,先是允许 Gemini 访问第三方应用,现在又准备为其消息推送功能进行 AI 赋能,引入由 AI 驱动的 " 通知管理器 "(Notification Organizer)。

近日有消息源透露,谷歌规划中的 "AI 通知管家 " 将通过调用 AI 模型来分析用户收到的通知,并将其分为推广、新闻、社交和推荐四个类目,同时还将使用 AI 来为用户自动总结通知摘要。值得一提的是,据称谷歌方面并不会全面上线 AI 摘要总结功能,只有来自社交类目的 " 对话通知 " 适用。

谷歌为 Android 系统推出 AI 通知管家以及 AI 摘要功能,旨在帮助用户从繁杂的通知中解脱出来,让用户能一目了然地分辨通知的轻重缓急。毕竟如今智能手机里的每一个 App 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但并非所有的通知在当下都同等重要。

要知道根据 QuestMobile 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5 年 1 月,中国网民月人均 APP 使用数量为 28.7 个。与此同时,人均安装的 App 总量在 2024 年 3 月就已攀升至 70 个。这两组数据反应的结果,是只有 40% 的 App 会被用户经常使用,剩下的 60% 则会束之高阁。为了避免自家 App 被冷落,开发者自然就要为赢得用户的青睐绞尽脑汁。

如果 App 的质量足够过硬当然是万事大吉,可有相当多的 App 并没有优秀到抖音、微信、ChatGPT、DeepSeek 等让人 " 爱不释手 " 的程度。所以有的开发者就开始 " 动脑筋 ",搞出了诸如链式唤醒、随意缓存、强制自启等操作,让 App 始终活跃在用户的手机里。

但随着谷歌和手机厂商一同严打链式唤醒等不合规操作,逼得开发者就只能用推送通知的方式来帮自家 App" 混个脸熟 "。如此一来,Android 用户每一次唤醒手机就难免会遇到一大堆不同 App 发来的通知。更致命的是,对于这一现象谷歌束手无策,因为推送服务 FCM(Firebase Cloud Messaging)并非是必选项。

此前在 2019 年,为了避免 App 滥用 PUSH 模式,即服务器主动发送数据给客户端的通知推送模式,谷歌以 " 防止 App 大量消耗电池寿命 " 为由,要求开发者必须使用 FCM 发送通知。然而随着美国司法部发起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包含 FCM 的 Firebase 服务也成为了被调查的对象,就迫使谷歌宣布 Firebase 服务并非强制使用、而是可选工具。

不同于 iOS 应用必须使用苹果的 APNS(Apple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推送服务,在 Android 端开发者可以使用的推送服务可谓是五花八门,既有谷歌官方的 FCM,也有小米的 MiPush、OPPO 的 OPPO PUSH,甚至为了数据主权,以 Meta 为代表的大型开发者自建了推送服务,例如 WhatsApp 就是用的自家 Business API 来推送通知。

简而言之,在缺乏谷歌影响力的国内安卓生态中,由于手机厂商各自为政,统一推送联盟已经名存实亡,而海外市场的谷歌则被反垄断绊住,不得不坐视开发者使用不同的推送服务。如此一来,Android 用户就面临着每次打开手机都会被海量通知淹没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选择使出 AI 通知管家 +AI 摘要这一组合拳。其中,AI 通知管家会先将不同的通知分门别类,用视觉设计将新闻事件与电商推广等不同类型的通知区分开,用户想看新闻就可以打开 News 类目、想知道哪个电商平台打折可打开 Promotions 类目、想了解社交平台有哪些热点可以打开 Social 类目。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拿出了 AI 摘要来帮助用户总结来自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的聊天内容。但谷歌之所以现在要将 AI 摘要局限在用户的聊天内容,是因为苹果就曾在这个功能上翻过车。

事实上,AI 通知摘要是苹果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上重点宣传的功能,可以让用户更直观、更快掌控信息。在他们最初的设想中,AI 通知摘要是一个防止用户信息过载的功能,以便用户一眼就能看到最重要的内容,而无需通读所有信息。其实苹果将 AI 通知摘要作为 Apple Intelligence 的重点很合理,毕竟文字识别、语义理解是 AI 模型的看家本领,并且用 AI 来将通知内容精炼也是一个极易被用户感知到的场景。

只可惜苹果对于用户隐私保护的追求弄巧成拙,AI 通知摘要是由 30 亿参数的端侧大模型 Apple On-Device 提供支持,而非规模更大的云端模型 AppleServer,因此导致了 AI 产出的新闻摘要内容多次出现事实性错误。更为致命的是,由于 APNS 推送服务的存在,苹果的 AI 通知摘要是直接对通知本身进行修改,以至于在用户的视角下,NYTimes、BBC 等媒体在向他们推送假消息。

Apple Intelligence" 胡说八道 ",代价却是由新闻媒体支付,后者当然就不干了。最终在今年年初上线的 iOS 18.3 里,苹果方面因为通知摘要功能出现严重失实信息,选择了暂停所有新闻和娱乐应用的这一功能。有了苹果的前车之鉴,谷歌就只能先缩小 AI 通知摘要的应用范围。

而谷歌的 AI 通知摘要仅总结私信和群组聊天内容的做法其实相当巧妙,因为此举是将利害双方从 B2C 变成了 C2C。即便 AI 总结错了来自开发者的信息,并给用户造成了负面影响,用户或许不会在意,但开发者肯定不满,可 AI 总结错了来自好友或群聊的内容,双方通常会对这种无伤大雅的错误一笑了之。

所以摸着苹果过河,谷歌这招确实够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谷歌 android 美国 apple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