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潜 atom 第 935 篇原创作品
"
昔日辉煌与今日困境
"
孟烦了丨作者
深潜 atom 工作室丨编辑
以教辅出版为根基的上市公司世纪天鸿,在 " 双减 " 后遭遇了在线教育的降维打击,导致最近几年净利润增速缓慢。2021 年,世纪天鸿推出了 AI 战略,但经过了数年发展,业务依然未成形,反而让其陷入现金流快速收缩的窘境。
2025 年 7 月 8 日,世纪天鸿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新疆志鸿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 1160 万股股份进行质押,质押用途为质押贷款。
2025 年 2 月,世纪天鸿也曾被质押 152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4.15%。半年内累计新增质押 268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 7.32%。暴露股东资金流动性持续紧张;若公司转型不及预期或市场波动加剧,可能引发连锁风险。
虽然公司公告称本次质押不会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产生影响,也不存在平仓风险,但由吕宝贵和任志鸿全权持有新疆志鸿教育连续的质押,可能会让部分投资者担忧股东对世纪天鸿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或者是公司面临一些潜在的经营风险,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和信心。
舒适区被入侵,世纪天鸿被动转型
1993 年,曾是中学语文老师的任志鸿编写的《高中语文教与学质量评估参照标准》受热捧;1994 年,他下海并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开了一家小书店。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任志鸿对于教育体系有着独特的见解,正因如此世纪天鸿 " 优化设计 " 系列丛书,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辅明星品牌,2000 年销售额达 1 亿元,世纪天鸿由此成为全国知名民营教育出版企业。
或许在下海之前,任天鸿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企业可以登陆股市。2017 年 9 月 2 日,世纪天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借助着 IPO 后的品牌赋能,世纪天鸿通过搭建教研服务体系、创业孵化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教辅业务。
2024 年财报显示,世纪天鸿产品兼具我国小学、初中全学段、全学科的主流教材版本,覆盖我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在 27 个省份列入政策教辅采购目录,累计出版发行图书超 10 亿册。毫无疑问,世纪天鸿的上半段,成就极高。
早在 2014 年到 2016 年,世纪天鸿曾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但在上市后对冲了这部分业绩。或许让世纪天鸿都没有意料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在线教育。" 双减 " 政策实施后,好未来、新东方等头部教育公司凭借强大的教研能力和庞大用户群进入教辅图书市场,推出智能教辅等产品,给世纪天鸿等传统教辅公司带来冲击。
2021 年,世纪天鸿总营收 4.11 亿元,同比增长 15.17%;净利润 3564 万元,同比增长 9.73%,利润的增速远落后营收增长。2022 年,世纪天鸿总营收 4.33 亿元,同比增长 5.35%;净利润 3668 万元,同比增长 2.92%。
在线教育的冲击下,世纪天鸿的营收和利润的增速下滑明显。为了应对这一冲击,2021 年世纪天鸿决定开辟第二曲线,布局教育 AI 业务,反向冲击在线教育的甜点区。天眼查数据显示,世纪天鸿在 2022 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 2.44 亿元人民币,和最初计划的 4.62 亿元目标,几乎打了 5 折。
股东持续质押,世纪天鸿现金流下滑 44.95%
2024 年,世纪天鸿营收 5.31 亿元,图书发行占总营收的 86.57%,业务依然单一。虽然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了小鸿助教,可以整合教案生成、课件设计等功能;也推出了 AI 写作辅助平台笔神作文,累计用户超 2200 万,但距离规模商业化,依然有较大距离。2024 年,包括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及 AI 产品支持的技术服务仅贡献了 111.2 万元。
图书发行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存货贬值问题。2024 年末,世纪天鸿存货 4775.19 万元,同比增长 51.17%,这也大大增加了贬值的风险;此外,2024 年,世纪天鸿的营收账款 3.06 亿元,坏账准备 441.6 万元,占总资产的 26.77%。
营收账款和存货贬值的问题,让世纪天鸿的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2024 年末,志鸿教育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817.09 万元,较期初减少 59.61%;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 -1.54 亿元,较期初减少 516.22%;筹资现金流量净额 -1625.03 万元,同比减少 66.67%。年末现金及等价物 2.18 亿元,同比减少 44.95%。
2025 年 7 月 8 日,新疆志鸿教育将其持有的 1160 万股股份进行质押,本次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 6.7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3.17%。累计质押世纪天鸿股份 4897 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 28.63%,占总股本的 13.38%。世纪天鸿整体质押股份为 4007 万股,整体质押占总股本之比为 10.94%,累计质押市值 4.07 亿元。
2025 年一季度,世纪天鸿实现营业收入 1.03 亿元,同比增长 3.72%。业绩向好下,却造连续质押,值得关注。
世纪天鸿能否借助 AI 回暖
政策端,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等内容,推动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为教育科技业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有望加速其 AI 产品在学校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约 5152 亿元,预计 2023 年将超 5500 亿元;多鲸预测 2025 年 AI+ 教育市场规模超 700 亿元,2030 年或达 3000 亿元。世纪天鸿做教育 AI 有先天优势,那就是教育类的数据积累。
问题在于,世纪天鸿在技术方面的积累却相对较少。教育 AI 业务处于投入期的天鸿教育," 小鸿助教 " 尚未产生收入,2021 年相关研发导致亏损,技术合作依赖外部支持。
2021 年提出教育 AI 后,世纪天鸿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 208.63%,不过总额也仅为 422.2 万元,此后几年其研发费用也仅为 467.3 万元、522.1 万元和 574.2 万元。相比较成立 12 年,累计科研投入近百亿元的猿辅导天差地别。
整合教案生成、题库优化、学情分析等功能,实现教辅资源的智能化生产与动态更新,世纪天鸿对于教育 AI 规划清晰,在 2025 年 6 月 25 日查分之时,世纪天鸿旗下专注于 AI 志愿填报的 AI 产品,曾一度受到市场关注。但在教育 AI 这个红海市场,缺乏真金白银的投入很难有收获。正因如此,世纪天鸿的教育 AI 曲线迟迟未成形。
世纪天鸿以教辅出版为根基成功上市,但面临从传统出版商向教育科技服务商转型的阵痛:核心矛盾体现为教辅业务 " 现金牛 " 与 AI 新业务 " 烧钱 " 的平衡难题,叠加存货周转、技术投入、人口变动等多重压力。未来需突破技术壁垒、加快 AI 产品商业化。
2024 年,世纪天鸿的营业利润 6258.3 万元,同比下滑 3.48%。在急需第二曲线接棒之时,AI 体系却并未发挥明显作用。2025Q1 技术收入占比不足 1%,且同比下滑 63.26%。
世纪天鸿 AI 布局符合行业趋势且产品初具竞争力,但技术转化为财务增量仍需时间,2025 年对世纪天鸿 AI 是个巨大的考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