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珍妮
7 月 8 日,中国政府采购网正式发布了 2025 年中国日报社中华文明元宇宙传播计划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
根据公告内容,该项目计划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 " 华夏万象 "IP 的开发与运营,旨在深入挖掘红山、良渚、三星堆、殷墟、二里头、敦煌等重要文明遗产的文化价值。项目将融合 AI、元宇宙、Web3 等前沿技术,构建一个沉浸式、多形态且可持续扩展的数字文化体验体系,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原创数字 IP。
具体而言,项目将开发交互式、沉浸式的元宇宙产品,涵盖沉浸式虚拟空间、AR/VR/XR 作品等多种形式。项目方将完成整体的设计规划与开发部署,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确保用户获得优质的体验。围绕项目打造的四大文化 IP,还将设计并构建相应的主题沉浸式虚拟空间,如 " 红山祭坛 "、" 良渚水城 "、" 三星堆祭祀坑 " 和 " 敦煌星河 " 等。
该项目设定的最高限价为 700 万元人民币,投标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7 月 29 日。
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现实技术,正日益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展示的重要工具。借助元宇宙技术,人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此前,中国科技馆举办了两场元宇宙沉浸探索展——《何以文明》与《奇遇三星堆》,向公众开放。
《何以文明》展览基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精心设计了五大展区,通过国内顶尖的 VR 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复原了良渚、陶寺、二里头、三星堆和殷墟等五大中华文明圣地的历史原貌。观众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漫步,与遗址中的文物和场景进行互动,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奇遇三星堆》展览则聚焦于三星堆文化,通过 VR 技术生动再现了青铜纵目面具、一号神树、金杖等珍贵文物的历史风貌,带领观众领略古蜀文明的神秘魅力。
此外,在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浪潮下,各大博物馆纷纷开启探索传统博物馆线上化、数字化转型之路,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博物馆不再止步于现场观展,而是利用 AR、VR、三维影像等技术,将展览搬进元宇宙,沉浸式的互动场景将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成为 " 活 " 动 " 起来的文化生命。
元宇宙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数字化手段,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永久的保存和传承,有效避免了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的文化遗产损失。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元宇宙的潜在市场空间在未来有望突破 8 万亿美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End
大空间情报
企业热点
AI 大脑与双手?谈 DeepSeek 与 Manus 的博弈
行业解读
报告精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