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会忍不住怀疑朱丹是不是背了什么 " 不能被夸 " 的 kpi?
不然怎么总能在风评回暖的时候精准奖励自己一次挨骂的机会 …
编辑
这回更是大翻车
直接形容她被封建思想腌入味了,
编辑
是个重男轻女的清朝人,
编辑
好感度越刷越掉,没有一顿骂是冤枉的。
编辑
编辑
事情发生在《桃花坞 5》的花絮片段里——
大家一起吃饭,只有两个鸡腿,朱丹主动进行分配:
把两个鸡腿分给了弟弟,
翅尖分给宁静和欧阳娣娣。
编辑
宁静听到后感慨了一句:" 我们小时候也是,被看重的人都吃鸡腿。"
# 多少有点在点朱丹格外看重这俩弟弟的意思 …
她听到后先是不以为意的 " 哎呀 " 了一句,
然后给出分配的理由:" 弟弟们长身体。"
编辑
问题来了,这两个弟弟分别是
25 岁的周翊然,
编辑
28 岁的董思成。
编辑
说他俩还在 " 长身体 ",恐怕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
果然下一秒,周翊然就被吓得连忙否认说自己已经停止发育。
编辑
甚至这个屋子里年纪最小,最有资格 " 长身体 " 的,是 2004 年出生,还没满 21 岁的欧阳娣娣 …
宁静用玩笑的语气问朱丹,是不是特别爱男孩儿,
编辑
她也毫不犹豫承认:" 我吗?有一点。"
编辑
之后不管聊起生育、带娃,还是孩子性格的话题,朱丹都是坚定的男孩派。
周翊然说想要女儿,
编辑
她说异性相吸;
编辑
说觉得女儿可爱,
编辑
她又说 " 有些女孩就像男孩 "。
编辑
宁静说男孩不好带,容易生病,
编辑
她立刻就搬出自己女儿经常生病来反驳,反倒是儿子不怎么生病。
编辑
不管聊什么都下意识里更偏向 " 男孩 " 的行为,观感上难免有些难评 …
这番谈话过后,朱丹的另一个举动也有些一言难尽。
她招呼完两个男生吃鸡腿,接着对欧阳娣娣说了一句:" 欧阳娣娣你也可以吃。"
编辑
问题就出在这个 " 也 " 字上,很微妙但痛感又很具体。
不是不让你吃,而是你原本不在我的计划内,但我现在允许你加入。
仿佛男孩天生就值得被照顾,而女孩则处在一种需要被额外施予的次要的位置。
也许不是刻意为之,但下意识的偏袒同样令人不适。
导致朱丹的评论区大翻车,怎么品都有种 " 赏赐 " 的意味
编辑
编辑
编辑
在对待性别角色的分工和态度上,这不是朱丹第一回翻车。
她曾在 2023 年的综艺《爱的修学旅行》中,自豪地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理念:因为觉得女儿懂事,能担事儿,为了方便女儿照顾弟弟,特意把相差 3 岁的儿女放在幼儿园混龄班里一起上学。
编辑
于是陪弟弟上学,给弟弟喂饭,教弟弟功课,都成了女儿的责任。
但那会朱丹女儿 6 岁,儿子快三岁 …
编辑
这样的「育儿智慧」,分明是把责任过早地压在了女儿身上。
甚至在《桃花坞》里,朱丹也不是第一次引起争议。
这季节目也有自己的「尴尬九分钟」,朱丹就是制造尴尬的主角之一。
起因是朱丹在家里还有很多食材的情况下,
编辑
没有和大家长宁静商量,带着几个小辈出门大采购,导致了超支。
编辑
宁静得知后瞬间破防,转移了桃花币的存放位置。
编辑
她担心桃花币不好赚,而她们还有交房费的重担,看到这一大笔开支一下子就懵了。
编辑
但当宁静试图表达不满和商量对策时,因为朱丹的多次打断,她开始失控,两个人开始话赶话似的交战,同时无差别扫射三个小辈。
# 弹幕里站谁的都有,主要是开源还是节流的问题
编辑
欧阳娣娣成为了承担这场失控的主要倒霉蛋,她提出组乐队,搞男团女团,找人合作的想法,
编辑
遭到了宁静和朱丹的双重否定。
编辑
最终委屈哭了。
编辑
# 欧阳娜娜还在《毛雪汪》里提到,欧阳娣娣在这场风波后给自己打电话诉苦了。
编辑
看到欧阳娣娣哭了之后,宁静和朱丹有点懵,
朱丹忘了自己之前对欧阳娣娣的否定,在安慰时说了句 " 妈妈给你撑腰 "
编辑
争执结束后,宁静在和其他屋的成员接触的过程中,意识到这个节目并不需要如此紧绷,桃花坞就是让大家放飞的地方,
她的过度紧绷反而给大家添了无端端的压力。
编辑
回去后,诚恳地跟弟弟妹妹们道歉,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编辑
对于宁静的反思,朱丹只是在一旁评价宁静判若两人。
编辑
另一个争议是她过于 " 较真 ",执着于把桃花坞与现实世界划上等号。
董思成在孟子义和徐志胜的当铺当掉了笑容换取桃花币,意味着他在节目里不再能笑,否则就要交出桃花币。
在他违反规则露出笑容,被孟子义徐志胜上门逮时,朱丹拿出护犊子的态度严肃发问:" 我的人怎么了?"
编辑
眼看没护住,还闹到了桃花坞法庭。
其实这个环节,孟子义点明过桃花坞有桃花坞的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
编辑
但朱丹还是带着自己的 " 较真 ",每一期都制造出一些争议。
比如第三期节目里,三个家庭要在规定时间之前交创意大赛的提案,获胜的家庭奖励 50 个桃花币。
编辑
一直到截止时间前几分钟,朱丹家庭都没有来报名,坞道办在报名的两个家庭中选出了获胜方。
编辑
但朱丹很不服,认为是节目组在欺负她。
激起了朱丹的被动技能:乱传话。
明明是没有报名,却告诉宁静说是节目组偏心,
编辑
导致宁静怒火中烧,立刻就去质问工作人员。
编辑
编辑
还去到后台找工作人员面聊。
编辑
这一环节虽然有制造节目效果的意思,但似乎没达成搞笑 ……
编辑
这份较真蔓延到同伴身上,也是争议不断。
上期节目有个坞民互相打分环节,毕竟是社交综艺,其他人多多少少会写一些客套话,分也打得很高,对同屋的人更甚。
但朱丹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给出了比较公允的分数。
她评价宁静,情绪先行,社交责任感一般。
编辑
其实宁静在这一环节给大家的评分很高,给朱丹的分数高达 46 分(满分 50),看到节目里最亲近的伙伴给自己打这么低分,难免会有些错愕。
为了证明自己打的分很公正合理,还拿出低分项去问宁静,寻得认同。
编辑
但到自己这里,宁静只是给她的钝感力打了 1 分,她都要刨根问底去质疑,为什么只给一分,
编辑
直到旁人说这说明她很敏锐、细腻,才松了口气。
编辑
其实相互打分给出中肯的评价并不是坏事,就像李雪琴所说,可以从朱丹的表中,大概了解一下大家是什么样的人,反而在高分表中很难了解到。
但被问到是否期待朱丹给自己打分时,她赶忙拒绝,还是希望得到一些虚假的 5 分。
编辑
毕竟这到底是个综艺,是需要一些人情世故的,谁也不愿意在节目里被公开处刑 …
一连串下来,导致朱丹的路人缘逐渐下滑,在 " 重男轻女 " 的发言发酵起来后,更是跌到了谷底。
形成了强势、没眼力见、较真以及老派的观感。
编辑
但要说她是个特别坏的人,她也不是。
录制前期,朱丹察觉到孟子义生病,以及新疆的天寒地冻,特地给熬了鸡汤。
编辑
在宁静说自己是老年人时,她立刻将两个人从这个词里摘出,否认年龄论。
编辑
总能把身边的人照顾得很好,宁静也对她赞不绝口,说谁娶了朱丹谁有福。
编辑
甚至在去年的《乘风 2024》里,朱丹还是那个敏锐提出不要在节目里提老公孩子的姐姐。
编辑
这也意味着她并非是一味守旧的人。
她懂得吸收外界新鲜的观点,知道在《浪姐》这个主场应该突出的是女性意识,告诉宁静不要说自己老。
但另一方面,朱丹也很矛盾。
默认女儿天然被赋予照顾弟弟的责任,哪怕才 6 岁。
默认男孩应该被滋养,而女孩的滋养是次要的。
同时也享受着 " 谁娶了你谁有福气 " 这样的称赞,把自我价值建立在服务和组织他人之上。
她像是夹在两种观念的裂缝里,脚踩着母辈的牺牲模板,眼望着现代女性的自我标准,却始终找不到平衡点,导致一次又一次翻车。
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习惯了付出型女性的行为模板。
朱丹 7 岁那年,父亲患上肺结核。
因为会传染,母亲选择一边照顾他,一边把朱丹送到亲戚家里,两边来回奔波着照顾。
编辑
母亲只是个纺织女工,独自一人扛下了很多重担。
父亲离世后,有人曾劝她放弃朱丹,一个人好活下去。
但她说就算要饭也要把朱丹带着。
编辑
或许是这种在动荡中长大,又见惯了母亲的隐忍与担当的经历,她把这份坚韧继承了下来,又不自觉地转交给了下一代。
只是问题在于,过时的性别分工逻辑,放到女儿身上只有牺牲,被迫着懂事,照顾人。
另一方面,她又受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鼓舞,不愿轻易被年龄、家庭边缘化。
所以才会出现如此矛盾的场景,很努力地想成为一个好姐姐、好母亲、好伙伴,却又不自觉用老世界的标尺去衡量新世界的女孩,导致给出的样本总带着过时的滤镜。
反而容易在综艺里引发争议 ……
最后一句
可能朱丹自己得先放下这个重担,女儿才能跟着卸下重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