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代 07-10
联合利华宣布剥离的这块“肉”,在进入中国市场近5年后按下暂停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食代 Author 何丹琳

随着联合利华宣布出售,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约 5 年的食品业务在 " 新东家 " 接盘前按下了暂停键。

今天,小食代从业内了解到,联合利华旗下的植物肉品牌 " 植卓肉匠 "(The Vegetarian Butcher)原在华团队已经解散,相关人员已转至联合利华内部其他岗位。

与此同时,小食代留意到,该品牌的官方小程序网店、部分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均已停止运营。另外,小食代今天从联合利华客服热线处证实,有关产品的也宣告停产。

小食代留意到,这些变动均发生在联合利华今年 3 月宣布出售植卓肉匠之后。对此,联合利华中国方面今天在回复小食代查询时表示," 以官网(关于出售植卓肉匠的公告的)信息为准 "。

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下。

离场

曾在植物肉大热的 2020 年加入中国市场 " 战局 " 的植卓肉匠,如今要先暂别了。

据了解,在联合利华今年 3 月的消息宣布后,中国业务很快就迎来了调整。" 中国团队还是留在联合利华内部,转岗到联合利华饮食策划(UFS)事业部。" 今天,有熟悉情况的人士告诉小食代。

随着中国团队的解散,这一植物肉品牌正在逐渐淡出中国消费者的视线。

今天,小食代翻看电商平台看到,目前,植卓肉匠仍有产品在售,但据页面显示和客服回复,多款产品的生产日期均为 2024 年。其中,小食代拨打 " 植物肉酱 " 系列产品包装上印有的联合利华咨询热线,客服证实,该系列产品目前已经停产。

联合利华旗下的植卓肉匠,是在五年前的植物肉热潮中的。

2020 年堪称中国的 " 植物肉元年 ",从外资品牌到本土公司、从快消巨头到初创公司、从连锁餐饮到零售商超,纷纷扎推出植物肉产品。这一 " 风口 " 上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资本追捧的宠儿。2020 年 12 月,植卓肉匠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与汉堡王合作推出植物肉汉堡。

小食代曾介绍,植卓肉匠是一家 2010 年在荷兰创立的植物肉品牌,2018 年被联合利华从其创始人 Jaap Korteweg 手中收购。2023 年底,植卓肉匠在全球 60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旗下产品包括植物汉堡牛排、植物肉丸、植物鸡肉汉堡、植物香肠等。

初入中国市场时,植卓肉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后来其复盘认为,在膳食结构上,中国人较少面临过量摄入动物蛋白的问题,因此对植物肉的 " 替代型需求 " 并不高,但同时,中国消费者对植物性食品的摄入仍有缺口。

因此,植卓肉匠调整了在华业务策略,包括从原本的模仿替代动物肉改为助力膳食均衡,同时将好吃作为最高优先级,推出符合本土口味偏好的产品,解决价格较动物肉高的挑战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联合利华植卓肉匠中国负责人,中国业务三年来实现持续增长。去年 3 月,植卓肉匠亚洲产品创新中心还在江苏揭牌,旨在进一步提高品牌的上下游产业链能力。

出售

联合利华在 2020 年时曾宣布 " 未来食物 " 倡议,提出在未来五到七年内,联合利华的植物肉和乳制品替代品业务的销售额将达到 1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79.5 亿元)。

如今五年过去,当初被寄望于 " 大展宏图 " 的植物肉业务正面临出售。

今年 3 月,联合利华宣布已收到 JBS 旗下的荷兰植物基食品公司 Vivera 对 " 植物肉 " 品牌植卓肉匠的约束性收购要约。该交易预计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完成,该约束性报价的财务条款尚未披露。

联合利华称,自 2018 年收购该品牌以来,植卓肉匠实现了平均两位数的强劲增长,业务扩展到全球 55 个以上的市场,包括了零售和餐饮服务。

联合利华食品业务总裁苏博(Heiko Schipper)表示,相信在新东家的领导下,植卓肉匠将在下一阶段取得更大成功,新东家将致力于植物基肉类替代品,将支持该品牌实现其宏伟目标。

Vivera 首席执行官 Willem van Weede 则表示,很自豪能与志同道合的植物基产品员工和专家携手合作,期待着共同加速植物基食品的重要转型,充分利用两家公司互补的能力。

Vivera 官网显示,自 1990 年以来该公司一直从事素食和植物基产品业务,2021 年被巴西肉类公司 JBS 所收购。目前,Vivera 拥有 500 名员工,产品在欧洲 25 个国家的 27000 多家超市有售。

事实上,这一出售计划在去年已有预兆。

小食代曾介绍,在 2024 年投资者大会上,,将处置近 80 亿元食品业务的计划,退出一些与联合利华优势产品 " 没那么互补 " 的品牌和品类。随后市场就陆续传出了联合利华要卖掉多个品牌的消息,其中就包括植卓肉匠。

来到今年 3 月,传言落地。联合利华表示,正如在 2024 年投资者活动中所述,公司希望专注于更少、影响力更大的品牌。植卓肉匠的冷藏和冷冻产品需要独特的供应链和采购模式,这使得它们在更广泛的联合利华食品组合中的可扩展性较差。

此外,联合利华指出,推动该品牌创新的独特技术和研发能力与更广泛的联合利华产品组合的要求迥异。这种差异使得出售成为联合利华和该品牌的 " 最佳选择 "。

降温

在联合利华决定从植物肉业务中抽身之际,植物肉的热潮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降温。

今年 2 月,路透就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在 " 植物肉 " 品牌最受欢迎的时候,股市平均估值倍数曾达到其年收入的 5 到 10 倍,目前其估值倍数已降至平均 1 到 3 倍。

首先,植物肉的市场定价被认为普遍较高,这直接削弱了其竞争力,尤其是在全球消费者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 植物肉制造商在相对于动物蛋白产品的定价方面一直面临困境。" 路透指出,一些投资者表示只有当动物肉价格上涨时,肉类替代品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但是现在 " 动物肉太便宜了 "。

" 这不仅是关乎我们和同行的竞争,如开发和销售植物蛋白产品的企业,也与经济承受能力有关。不要忘记,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许多消费者买不起这些(高价)产品了。" 雀巢首席技术官 Stefan Palzer 在 2023 年时就曾经这样分析过。

其次,植物肉普遍在口味和口感上仍有改进空间。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植物肉行业的融资已经降温了。到了 2023 年,在中国市场上第一批受资本狂热追捧的植物肉品牌,有些已经销声匿迹,例如号称由具备硅谷食品背景的海归团队于 2020 年成立的 Hey Meat。

一些国际知名玩家也陆续撤退。例如,2020 年被雀巢引入中国市场、目标是想做 " 中国植物肉 NO.1" 的嘉植肴在 2023 年关闭了电商旗舰店,社交媒体账号也已停更,显示出该品牌。

今年 2 月,美国 " 植物肉第一股 " 别样肉客(Beyond Meat),在华裁减大约 20 名员工,占公司中国员工总数的约 95%(或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约 3%)。

截至发稿时,暂时未清楚,在 Vivera 接盘后,植卓肉匠是否有机会重新 " 杀回 " 中国市场。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植物基饮食仍是一个长期趋势,而对于植物肉行业来说,或许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和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本土化创新,才能闯出自己的 " 康庄大道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联合利华 中国市场 汉堡 ufs 外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