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网 07-11
稳定币合规落地,跨境支付驶入加速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 ( CCF ) 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投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蔡明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郑路

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将于同年 8 月 1 日起实施;2025 年 6 月 18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GENIUS 法案》。欧盟 MiCA 法案于 2023 年表决通过,稳定币监管条款自 2024 年 6 月 30 日起生效。至此,欧美亚三地的稳定币都进入了法规监管时代。与此同时,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于 6 月 5 日登陆纽交所,首日收盘较发行价上涨 168%,此后十日内累计上涨约 675%。股市的火爆,监管的介入,让稳定币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门资产。从此,跨境支付快速兴起,加密金融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稳定币到底是什么,为何具有如此吸引力?

稳定币是在区块链网络上发行的一种特殊加密数字代币。由发行方强制绑定法定货币,即承诺 1:1 刚兑。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全球流通的合规稳定币总市值已超 2500 亿美元,仍在持续高速增长。其中,由 Tether 公司在 2014 年发行的美元稳定币 USDT 约占 62%。由刚上市的 Circle 与合作方 Coinbase 在 2018 年联合发行的美元稳定币 USDC,占据近 24% 的市场份额。

稳定币的魔力来自于财富效应,能够获得稳定收益。当用户购买 USDT 时,需向 Tether 存入美元。而 Tether 将这些无息美元用于购买短期美国国债,坐享 4%-5% 的美债年收益。因此,Tether 全球仅有约 150 名员工,2024 年全年净利润却高达 130 亿美元,主要来自所持美国国债利息收入。

那用户为什么会买 USDT 呢?这是因为全球范围的法币跨境支付,动辄 5% 以上的费率,T+n 天的到账周期,完全无法满足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全球范围 7x24 小时的高频交易需求。USDT 作为加密数字货币的入金和出金中介应运而生。它通过本地化的入金和出金,依托链上零成本的跨境流动,完全绕过复杂的法币结算路由,大幅改善了跨境支付体验。而如今,在亚非拉等地区,稳定币已成为高速增长的支付和汇兑工具,甚至在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结算领域中也在使用。稳定币凭借跨境支付的天然优势,在使用地域和领域都得以快速扩张,增长态势显著。

为什么现在要出台法规监管稳定币?

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数字代币是全新的事物,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得以迅猛发展。一方面,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多种挑战,很多国家的货币汇率跌宕起伏。另一方面,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在欠发达地区普及率低。而稳定币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快速补位。目前,Tether 已经覆盖全球 4.5 亿用户。渣打银行预计,在美国立法保障下,稳定币流通量 2028 年可望增至 2 万亿美元。面对高速发展的新生事物,监管滞后也是客观的现实。监管机构需要时间去研究具体监管什么和怎么监管。稳定币流通规模的高速增长,也在倒逼监管机构尽快采取行动。

更为重要的是有现实因素。随着国家间的竞争博弈进入新阶段,以美元为核心的传统金融秩序受到挑战。美债的发行出现了困难。而通过稳定币与美债强绑定,可以将稳定币的需求转化为美债的需求。用美元稳定币一统天下,重塑美元霸权。中国香港同步出台稳定币条例,意图也在于利用香港这一试验田去争夺稳定币这一新生事物的市场份额,希望与数字人民币形成协同,尝试另一种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路径。而欧盟则早早颁布 MiCA 法案,就是为了抢夺加密资产的话语权,稳固欧洲传统金融的基本盘。

稳定币合规后,对社会和政策有何影响?

稳定币作为新型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合规发展不仅具有金融意义,也蕴含重要的社会和政策影响。

首先,稳定币的合规落地有望大幅降低支付门槛和交易成本,为中小企业(SME)的跨境经营和创新创业提供助力。支付效率的提升直接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周转。更快的资金回笼让小企业能够将精力投入产品和服务创新。同时,稳定币网络的开放性为中小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新机遇。任何企业或个人只需接入公共区块链网络,就可接受和发送全球稳定币支付,无需逐一对接各国银行系统。这大幅降低了创业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特别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总之,稳定币的合规发展有望成为中小企业的 " 金融赋能者 ",释放草根创业活力。

其次,稳定币有利于改善金融可得性,降低社会不平等。稳定币的无边界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中地区,许多人没有银行账户,但手机日益普及。只要有手机和互联网,这些 " 无银行账户 " 人群即可使用稳定币进行价值存取和支付。同时,稳定币锚定法币价值,波动极小,兼具数字化便利和价值稳定,对于那些所在国货币不稳定、通胀高企的民众来说,提供了一种保值和交换的新工具。在拉美和非洲一些通胀严重国家,不少居民开始将薪资或储蓄兑换成美元稳定币 USDT 来抵御本币贬值,有助于个人财富的保障。此外,每年全球移民汇款规模达数千亿美元,成本费用从 6% 降至 1% 以下意味着数十亿美元资金将直接进入收款人腰包。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会用于日常消费和发展投资(教育、住房等),从而带动消费增长。如果稳定币合规使用使汇款更加普及和便宜,将提升发展中国家内需和居民生活水平,对全球减贫和经济增长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稳定币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凭借其开放性和灵活性,稳定币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贸易中多样化场景下的支付需求。欧盟、日本、阿联酋、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已积极布局,大力支持稳定币与金融体系的协同发展。需要明确的是,稳定币并非一种完全独立的新货币形态,而是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延伸与补充。若能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依托其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探索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构建可控、高效的国际支付渠道,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路径,成为数字时代下人民币 " 走出去 " 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这也必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连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重要纽带,并切实惠及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金融互联互通。

稳定币合规之后,会动谁的奶酪?

稳定币的核心应用场景在支付,特别是在跨境支付上比银行及银行间的结算联盟具有巨大的优势。这是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银行间资金的结算规则以及金融主权的监管要求共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面对稳定币的持续挑战,很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布局实时的支付网络建设。比如印度 UPI、欧洲 TIPS、美国 FedNow、泰国 PromptPay 等系统相继落地,巴西 Pix 更以超 1.6 亿用户成为国民级应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 Nexus 项目推动全球支付系统互联。Visa、万事达则凭借全球网络推出 Visa Direct 等近实时跨境服务。新加坡 PayNow 与印度 UPI 实现直连,东南亚多国加速区域网络整合。而最近,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 " 跨境支付通 " 也在 6 月 22 日正式上线。传统金融机构们早已感受压力,正以实际行动重构旧有复杂的跨境支付结算体系。

而当稳定币合规之后,稳定币支付网络和银行间联盟的实时支付网络将在共同监管下,同场竞技。这将促使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加速变革,市场格局也将加速洗牌。

首先,会促使区块链成为跨境支付的基础配置,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链。稳定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天然优势终究无法抗拒。不管是银行间联盟,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会积极拥抱区块链支付网络。它们即使不对外公开发行稳定币,也可以用其技术特性做内部结算,优化自身的支付结算网络,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仅从运营成本角度计算,就可比传统方式降低 50%-90% 的中间成本。一旦高速增长的市场红利消失,手续费的内卷将成为必然趋势。而那时,没有稳定币和区块链底座的跨境支付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包括 Visa 卡和 Master 卡在内的全球支付巨头现已纷纷将稳定币纳入其全球支付体系,并通过投资或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区块链网络构建和稳定币的发行。

其次,会促进更多的电商交易平台入局。以亚马逊电商平台为例:如果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替代第三方支付服务,将每年节省约 50 亿美元的收款成本,这还不包括其他的潜在收益。如此诱人的前景,对于拥有用户和交易场景的平台,哪个不会心动呢?电商交易平台的入局方式可自建系统,也可战略投资第三方系统,但他们在生态位中的优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再次,会加速稳定币在跨境 B2B 交易中的使用。稳定币在跨境 B2B 中除了具有瞬时清算和低手续费的天然优势外,还能实现多币种的实时兑换,确保极低的汇兑损失和隐性成本。稳定币合规后,将会有更多的业务敢于使用稳定币进行 B2B 交易,特别是在汇率波动大的亚非拉地区。比如,realme 品牌手机在拉美地区供销量的 40% 已经在用稳定币了。另外,稳定币还具备链上智能合约的执行能力,可以将交易规则与支付流程绑定,由条件触发自动交易的清结算。这将促进 B2B 交易规则的创新,满足不同垂类场景的实际交易需求。

现如今,跨境支付仍享受着市场高速发展的巨大红利。但随着银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由各地区央行主导的实时支付结算系统越来越普及,第三方支付的通道价值将会不断弱化。而合规稳定币则给第三方支付带来了历史机遇。拥有自主发行的稳定币和支撑系统,从支付通道变身生态货币供应商,主动权将发生易位,想象空间将急剧放大。

支付机构如何把握住稳定币的历史机遇?

稳定币的玩法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并不是搭个链发个币,大风一来就起飞那么简单。这里涉及大量的技术、合规和运营的多方协作,以及与市场的博弈。一旦搞不好,历史机遇立刻翻牌为创新陷阱。所以,建议跨境支付机构要面向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在市场红利期尽早入局,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扎稳打。当大风一波一波刮来之时,才能把握机遇,顺势借力,步步走高。

练内功

注重技术与合规的双重信用体系建设,搭建便利的出入金交易市场,创建流动性的完整闭环。

双重信用背书是合规稳定币的独特之处,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核心,需要持续沉淀和长期积累形成壁垒。技术信用也就是区块链技术体系带来的链上信用,包括确保交易安全的私钥管理,拥有共识算法让链上数据可信的区块链网络,实现交易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共建开放生态的跨链协议等等。合规信用也就是由社会监管体系铸造的链下信用,包括客户身份识别的 KYC、反洗钱的 AML、适配当地税法的税务合规,以及监管当局对储备资产的硬性要求等等。

拥有双重信用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充分,还需要创建自身的流动性闭环。流动性是稳定币的生命线,没有流动性的稳定币就是个僵尸,创造不了价值。通过搭建出入金的交易市场,以实际需求驱动流动性的创造,重构支付链条上的价值分配体系,牢牢抓住稳定币的财富密码。

在市场红利期才具有苦练内功的现实基础。同时,需要善用已有的合规经验和客户资源。千万不能照搬 " 币圈 " 流量收割的老套路,会损害自身合规的基本盘。一旦打通了相互支撑的双重信用体系,便如同重塑真身。未来面对何种挑战,皆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抢市场

发挥稳定币的优势,主攻 B2B 跨境支付,抢占新兴市场和长尾市场,扩大基本盘。

稳定币的本质是在重构传统金融的支付体系。B2B 跨境支付恰恰是最能体现稳定币效率优势的领域,市场足够大,各方收益也显著。而且越是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就越能凸显稳定币的价值和必要性。例如在欧洲的土耳其、拉美的阿根廷,法币汇率剧烈波动,通胀严重,稳定币便会大行其道。在亚非的许多国家,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当地银行信用差,稳定币的需求也很旺盛。

做生态

开放基础设施,推动金融创新,构建生态体系,做大收入规模,提升利润率。

稳定币的基础设施连通了链上和链下信用,是数字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区块链网络提供的开放性与可信性,天然有利于生态体系的建设。通过与上下游伙伴深度合作,开放接口,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生态体系。这里既可以与传统电商平台合作,打造面向 2C 的稳定币钱包;也可以与各地资金池及各路资本联合,打造创新的 DeFi 金融产品;还可以与利基产品合作,联手打造小而美的商业闭环。一切围绕着稳定币流通量的扩大和周转率的提升,依托价值流转自然形成生态体系,迅速放大商业价值。

稳定币会不会是泡沫,最后一地鸡毛?

从第一枚 USDT 稳定币诞生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十年。其间经历过多次信任危机和脱锚的风险,但最终都平稳度过。如今,USDT 发展到了 1500 亿美元的流通量,富可敌国。截至目前,USDT 并不算是合规稳定币。它的储备资产并不透明,也不接受第三方审计。而且 Tether 没有遵照欧盟 MiCA 法案的要求去做合规,主动放弃了欧盟市场。但市场对 USDT 偏爱有加,享受创新的特殊待遇,如骑士般独领风采。

从 USDC 开始,稳定币都积极配合监管的合规要求,以双重信用背书赢得市场认可。近几年,USDC 的市场增速都远高于未合规的 USDT。合规将是新稳定币的必选项。而合规稳定币的风险主要来自链下储备资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更多来自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并不是稳定币独有的问题。

因此,合规稳定币同时拥有了技术信用和合规信用的双重背书,天然成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血脉连接,注定将成为数字社会的信用基石。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 :清华金融评论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区块链 清华大学 稳定币 跨境支付 美国国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