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券商的挣扎,在风险与规模中横跳。
文 / 每日财报 林鹏
2025 年 7 月 3 日,东海证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作为独立财务顾问,东海证券未能在金洲慈航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勤勉尽责,被证监会拟没收业务收入 1500 万元,并处以罚款 4500 万元。
东海证券(832970)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券商,目前正处于 IPO 辅导期,今年 4 月,该公司的上市辅导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第 12 期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称现存主要问题就是东海证券正在因为金洲慈航事件接受证监会的立案调查。
对于此次处罚,东海证券对外表示,处罚未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此次处罚虽短期内对财务数据有一定影响,但公司已切实整改,并将其作为强化内控管理的重要契机。
区域券商的挣扎
东海证券的前身为常州市证券公司,成立于 1993 年,2003 年注册资本增加到 10.1 亿元,同时更名为东海证券,2015 年 7 月 27 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最新注册资本为 18.56 亿元。
由于错过了金融业大发展的年代,东海证券终究没能成为全国性证券公司。2015 年挂牌当年,公司收入 4.84 亿元,其中江苏贡献 15.42 亿元,占比 31.85%,上海贡献 26.95 亿元,占比 55.68%。10 年过去了,公司收入不增反减,2024 年仅为 14.69 亿元,江苏地区贡献 8.09 亿元占比 55.06%,上海地区贡献 3.72 亿元,占比 25.34%。很明显,起家于常州的东海证券,始终没有走出江苏和上海两个区域。
区域券商的命,却有着发展成为全国性券商的梦想,这就注定了这 10 年,东海证券在风控和规模之间反复横跳,最终二者不可得兼,都没有做到的窘境。2015 年是东海证券挂牌之年,当年的年报里东海证券一口气提出了:" 运营服务集中、扩大信用交易、自营业务、全投行业务等多个扩张方向。" 豪情壮语,跃然纸上。
本次被处罚的事件就是发生在 2015 年。
据了解,2015 年,金洲慈航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丰汇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丰汇租赁 ")9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东海证券担任该重组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持续督导期间为 2015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2018 年开始,丰汇租赁业绩大幅下滑出现巨额亏损,就此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证监会指出,东海证券的具体违规情形包括,未为尚未完结的持续督导工作重新指定财务顾问主办人;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未保持职业怀疑,未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进行充分核查和验证。
因此,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东海证券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 1500 万元,并处以 4500 万元的罚款,合计罚没 6000 万元,这是年初至今券商行业罚没金额最大的罚单。值得注意的是 " 没一罚三 " 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力度较大的处罚方式,旨在通过经济处罚手段,对违规机构形成有力的威慑。
2020 年,公司战略发生明显转变为 " 扎根常州,对接上海 ",说明从规模导向开始向风险厌恶转变(2019 年年报首次提出,即 2020 年 4 月正式提出)。
看东海证券 2020 年年报,就会发现 2020 年就是东海证券发展的分水岭,在这之前资本杠杆率常年维持在 30% 以上,2020 年下降到 25%,2024 年进一步下降到 19.51%。
自营权益类证券占净资本比重 2015 年最高达到 87%,2020 年为 27.72%,2024 年仅为 17.47%,反观固定收益类占比则在 2020 年后直接飙升至 160% 以上。
2020 年前,其他大同行的通道业务如各类资产管理业务规模都很大,2020 年后都急剧萎缩,有的在 2024 年直接归零。
风险和规模的再平衡
为什么风格的转变在 2020 年?答案在人。
2020 年前后,东海证券人事发生了大地震。
东海证券原党委委员、东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赵俊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13 年至 2019 年,赵俊在担任东海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党委书记、总裁等职务期间,先后两次违规套取资金发放津补贴共计 630 万元,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烟酒、购物卡折合共计 6.72 万元。最终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更重磅的则是东海证券原董事长朱科敏于 2019 年 7 月 16 日递交辞职报告。2020 年 7 月 31 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朱科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相对应的,2019 年的年报战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8 年时候,东海证券总部有 20 个部门,2020 年时候就达到 25 个,增加了战略规划部,负责风控的部门则进行了重大变革,将原来的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拆为合规部风险管理部,职能相似的部门拆为两个,同一个事情由两个部门发表独立意见,形成牵制。
到 2024 年初,原本接替落马的朱科敏,主政东海证券约 5 年的董事长钱俊文辞职,过了 2 个月,王文卓履新党委书记、董事长。
任职一年多来,暂时还未看到东海证券较大的发展变化。但是在行业雷厉风行的监管下,东海证券再次面临扩张还是继续保持稳健的抉择。
细看东海证券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到东海证券呈现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投资收益风险敞口较大的问题。
Wind 数据显示,东海证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常年在 8.5 亿元左右,行情好点就能过 10 亿,不好时候则接近 8 亿元,这是东海证券最稳定的业务收入来源。投行业务则是持续下降,2022 年 -2024 年投行收入分别为 4.69 亿元、3.36 亿元、1.99 亿元。至于投资业务收入并不稳定,2022 年 -2024 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 0.78 亿元、亏损 0.33 亿元以及 6.9 亿元。也正是靠着投资收益的飙升,东海证券才能在 2024 年扭亏为盈。不过去年净利润 0.23 亿元,这次罚款金额就超过去年净利润的 2.5 倍。
对于东海证券来说,应聚焦内功修炼,夯实自身实力,方能轻装上阵再出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