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7-11
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的保单原来在这里!在上海开启“寻保”之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年的 7 月 8 日是第 13 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由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策划的 " 红色金融路 保险新征程—— 7 · 8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 主题活动在百年金融地标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举办,通过 " 文物展示 + 城市行走 + 数字互动 " 的创新模式,致敬民族保险业 150 周年,以历史之光照亮行业未来。

市保险同业公会会长、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高金星表示,从外滩历史建筑里书写的不朽传奇,到今天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迸发的创新活力,一代代上海保险从业者始终秉持服务国家大局、守护民生福祉的初心使命,深深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之上。1907 年,上海华商火险公会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家新式民族金融业同业组织的出现,1931 年改名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这就是今天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前身。本次主题活动彰显了公会致力于凝聚行业共识、传承行业精神、服务发展大局的不懈努力。

在主题发言环节,招商仁和人寿品牌关系总监胡良以 " 保单历史与企业使命 " 为题,介绍了近代招商局办保险的历史缘起和发展进程,讲述招商局民族金融的初心故事,生动诠释招商局金融报国的企业基因。他表示,招商局 " 仁和保险 " 品牌今年也迎来了 150 周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行业同业探索中国特色保险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凝聚行业共识,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力,共同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博物馆副馆长王雅静以 " 馆藏老保单的历史使命 " 为题,从学术角度解码历史基因。她表示,上海不仅是中国民族保险业的诞生地,也是高等保险教育的起源地,1946 年由国立上海商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创设的保险学系正式招生。博物馆内设保险馆,展馆内展示 300 余件文物,包括保险凭证、保险公司股票、牌匾、宣传品、徽章、著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物藏品,其中有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保单、红色保险保联徽章等珍贵文物。2021 年,博物馆申报的 " 中国近代民族保险公司保单汇集 " 成功入选第三批 " 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她表示,博物馆馆藏保险文物丰富,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希望能够与上海保险业众多机构携手共进,为传承红色文化遗产、赓续保险历史根脉,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出更多贡献。

据悉,自今年 1 月起,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上海保险》杂志社与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开展为期 1 年的馆藏文博资料运用合作,以《上海保险》杂志为载体,策划系列专题,赓续优良传统,厚植保险文化。半年来,《上海保险》杂志已刊载六期珍贵的财大博物馆馆藏珍品的图文介绍,旨在以学术之力唤醒尘封契约,让保险文博成为行业精神坐标。

活动现场发布 " 文物藏品和历史建筑里的上海保险业 " 专题微视频,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感悟保险业发展的厚重历史,并云游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线上展馆。全体人员还与 200 名市民和从业人员共同开启保险历史溯源 Citywalk" 寻保 " 之旅,从象征民族保险业起点的轮船招商总局出发,途经友邦大厦等外滩保险老建筑,用脚步丈量保险红色足迹、追寻保险业初心。" 寻保 " 活动创新融合 " 文物 + 数字 " 体验,每个打卡点均设置二维码,链接至 " 上海保险 " 发布的外滩保险建筑 Citywalk 系列视频。参与者通过扫码即可观看文物背后的保险故事、家国情怀与民生温度,感受保险业从 " 风险分担 " 到社会 " 稳定器 " 的职能升华。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保险学会负责人表示,从 1875 年至 2025 年,中国民族保险业走过了 150 年春秋,呈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此次集中展示的老保单与珍贵物件,正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最生动的注脚。它们无声诉说着保险前辈们坚守红色金融根脉、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坚定信念,激励当代保险从业人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保险业 博物馆 招商局 上海财经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