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07-11
最轻大折叠&最强安卓表,三星一众新品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众所周知,最近这段时间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又迎来了一轮新品的井喷,多个品牌先后推出了他们的新款直板旗舰、折叠屏新机,以及智能手表新品。

按照以往的惯例,像三星、苹果这样的海外厂商,通常会刻意规避这种 " 扎堆 " 发新品的时期。这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家产品留出更多的宣传时间,另一方面也有这些大厂一贯行事低调、避免与友商直接发生矛盾的因素。

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同,因为就在 7 月 10 日、也就是海外发布会刚刚召开的第二天,三星方面就在国内市场举办了新品发布会,赶在了这一轮 " 新机潮 " 尚未平复时,端出了他们自己的多款折叠屏新机与智能手表新品。

三星此次在新品发布的节奏上为何会如此积极?在看过这次的新品后,不得不说他们可能确实整了一波好活,因此也确实有着比过去更加自信的理由。

史上最轻最强旗舰大折叠登场

前不久,在我们三易生活的《折叠屏手机的 " 厚度战争 ",到底是否真的有意义?》一文中,刚刚有提及当今业界为了 " 超薄大折叠 " 付出了过多的代价,而且还多少有点名不副实的嫌疑。三星这次不得不说确实是靠实力终结了比赛,因为他们确实造出了当前最轻、同时也是最强的旗舰大折叠 Galaxy Z Fold 7。

那么 Galaxy Z Fold 7 有多轻薄呢?它的屏幕展开后厚度仅 4.2mm,折叠态厚度也只有 8.9mm,重量更是达到了 215g。这就使得它超越了不久前刚刚发布的 vivo X Fold5 和荣耀 Magic V5,成为目前最轻的大折叠机型。

而且与那两个竞争对手不同,一方面 Galaxy Z Fold 7 的所有配色、配置版本厚度与重量均保持一致,不存在只有某一款配色才特别轻薄,或是只有顶配版本才更轻薄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纵观 Galaxy Z Fold7 的机身设计就不难发现,它依旧采用了三星一贯的小尺寸后摄模组凸起设计。完全不存在大多数超薄折叠屏机型上那种机身其他部分很薄,但唯独后摄区域又厚又重、还占据特别大一块面积的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它的手感真正可以做到 " 握持起来也感到轻薄 ",而不是只有参数上薄、拿在手里却头重脚轻。

而且三星方面也没有因为 Galaxy Z Fold7d 的轻薄,就牺牲它的硬件配置。这款大折叠依然搭载三星定制的高通骁龙 8 至尊版 For Galaxy 移动平台,并提供 12GB+256GB 起步、最高 16GB+1TB 的存储组合。

甚至当几乎所有竞争对手都在 " 轻薄折叠 " 上将后置主摄缩水为 1/1.56 英寸的规格时,Galaxy Z Fold7 反而凭借着沿用自家 HP2 传感器(1/1.3 英寸、2 亿像素、双垂直传输门)的配置,成为了目前大折叠机型里最豪华的主摄,不得不说多少有点讽刺。

两款小折叠齐发,自研 SoC 有说法

除了大折叠,三星此次还推出了全新的 Galaxy Z Flip7 系列小折叠。之所以说是系列,是因为这次其实包含两款产品,其一是作为换代新品的 Galaxy Z Flip7,另一款则是三星史上首款 FE 版折叠屏手机 Galaxy Z Flip7 FE。

我们先来看看 Galaxy Z Flip7。它这次采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其中由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2 覆盖的外屏尺寸增至 4.1 英寸,同时屏占比也大幅提升,同时其内屏尺寸也从此前的 6.7 英寸加大到 6.9 英寸。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块屏幕均支持 120Hz 刷新率,并具有足以在阳光下清晰显示的 2600 尼特峰值亮度。

在此基础上,Galaxy Z Flip7 还采用三星引以为傲的 " 装甲铝 " 机身框架材质,并基于其设计了全新的超闭合转轴。其机身折叠状态下厚度只有 13.7 毫米,重量也仅 188 克,是三星迄今为止最轻最薄的小折叠。甚至在机身更轻更薄的基础上,Galaxy Z Flip7 还将电池容量增加了近 10%。

相比之下,Galaxy Z Flip7 FE 则很明显沿用了前代 Galaxy Z Flip6 的外观设计,使用的依然是那个极具三星特色、辨识度很高的 " 文件夹 " 形状外屏。其外屏尺寸为 3.4 英寸、具备 60Hz 刷新率和 1600 尼特峰值亮度,内屏则是一块 6.7 英寸的 120Hz 可变刷新率 2600 尼特柔性面板。

当然,对于 Galaxy Z Flip7 系列来说,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全系使用了自研自产的 Exynos 平台。其中,Galaxy Z Flip7 FE 搭载的是 Exynos 2400,而 Galaxy Z Flip7 更是首发了全球首款 3nm GAA 工艺+扇出晶圆封装的移动平台 Exynos 2500。

有意思的是,从这两款三星自研 SoC 的设计来看,它们均使用了十核心的 CPU 方案。Exynos2400 为 1+2+3+4 的四从集设计,Exynos2500 使用了相对来说更 " 现代化 "、大核也更多的 1+2+5+2 布局。但与目前行业中的主流旗舰 SoC 普遍追求高峰值频率不同,三星这两款 Exynos 主控频率并不高,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骁龙 8s 这类主打高能效的次旗舰方案。

不过从现阶段曝光的跑分成绩来看,三星自研 SoC 所集成的 GPU,规格又明显高于其他厂商的次旗舰方案,甚至在某些理论性能测试项目中可以超过同期的高通和联发科旗舰产品。

从这一点来看,其实就有理由怀疑,Exynos2400 和 Exynos2500 从一开始就是为体型更小、更薄的旗舰机型,专门设计的 " 高能效 SoC",它们的对位产品其实更像是骁龙 8 至尊的 " 七核版 " 或是第三代骁龙 8 降频版这类方案。也就是说,大家之前对于这些三星 SoC 的定位,或许有一些误解。

刚刚亮相的新款智能手表,才真正成为了 " 三星表 "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这次三星一口气推出的三款智能手表新品,也就是 Galaxy Watch 8、Galaxy Watch 8 Classic、以及 Galaxy Watch Ultra(2025)。作为从 Tizen、Gear Fit 时代就开始使用和关注三星智能手表的用户,三星的这三款新表在我们看来实打实地传达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信号。

首先,关注三星智能手表历代产品的朋友就会知道,以往的 " 三星表 " 其实可以看作有两条完全不同的外观设计路线。其中一条是造型简约的 " 基础款 ",代表作就是曾经的 Acitive 系列,以及后来的标准款 Galaxy Watch。而另外一条则会具备更多传统腕表的经典元素、明显更加商务,典型产品包括曾经的 Gear S 系列以及后来的 Galaxy Watch Classic 家族。

纵观如今的安卓智能手表行业不难发现,三星这种 " 一简约一传统 " 的产品组合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许多友商。以至于当下绝大多数其他品牌的安卓(以及类安卓)体系智能手表,基本都跳脱不出三星最早制定的这两条外观路线。其中简约的那条产品线通常被认为更年轻、更时尚,常见于各品牌的 " 大手环 " 或入门款智能手表,而经典向的产品线则往往更偏商务用户和传统腕表爱好者,会被各大品牌的旗舰型号参考。

但在 Galaxy Watch 8 这一代上,三星自己率先跳脱了上述的智能手表造型 " 二元论 " 桎梏。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基础款的 Galaxy Watch 8、还是更高端一点的 Galaxy Watch 8 Claissic,它们的造型实际上都更像是 Galaxy Watch Ultra 的衍生版本。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三星首次统一了旗下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语言,不再追求 " 简约 " 或 " 传统 ",而是将它们全部统合到了独特的、高辨识度的 " 三星表 " 设计特征体系下。

无论大家今后购买的是何种定位的三星智能手表,在其他人的眼中都不再会是 " 看起来像是某种传统腕表 " 的印象,而是会一眼认出 " 是三星的产品 "。说得更透彻一点,这也就意味着三星明显有了更充足的自信,在智能手表行业树立只属于自己的产品形象。

当然,在 " 离经叛道 " 的外观设计之下,三星也有足够的产品实力才敢于这样去做。不同于如今市面上的其他安卓(或者类安卓)系手表,他们这次为 Galaxy Watch 8 家族全系标配了目前行业中制程最先进(3nm)的自研旗舰智能手表主控 Exynos W1000,标配由光学生物信号感应器、心电信号感应器、生物电阻抗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全系均支持测量血管压力指数、皮肤氧化指数、用户体脂率等,许多其他智能手表想产品都想不到的健康指标。

这也就意味着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最便宜的 " 三星表 " 和最贵的 " 三星表 " 之间,实际上就只剩下做工、电池容量大小、防水等级这些 " 锦上添花 " 的指标区别,而无需再纠结性能或是功能上的差异。

很显然,对比目前其他厂商的智能手表产品线,三星的这一做法无疑就已经跳脱出了 " 常规厂商 " 的范畴。但也正因如此,才会让消费者觉得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更 " 值 ",并且更充分地体会到三星脱颖而出的技术力和产品体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三星 折叠屏 智能手表 智能手机 高通骁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