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小小公厕,是打造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缩影。最近,我市海河沿线几座智慧化、人性化的公厕陆续落地,让市民和游客在美丽的海河之畔感受到便捷和美好。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部门获悉,此次新建的 10 座公厕分布于海河沿线(永乐桥至大光明桥段),覆盖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和平区,目前已建成 9 座,另 1 座正在全力施工。
和平区:智慧化管理,下排风系统去除异味
在解放北路与承德道交叉口,花木丛生的口袋公园处,一座崭新的公厕于日前落成。记者还未走近,便看到外墙安装的一块电子大屏,正播放着垃圾分类宣传视频。智慧科技助力便民服务,就藏在公厕内外的前瞻性设计中。
进入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便捷驿站导航系统,实时显示着空气质量、厕位使用、如厕人数以及用水量、用电量等情况。据和平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还配有评价服务器,后台管理可查看运行数据,既方便游客使用,又便于强化公厕的日常养护管理。
公厕内无明显异味的原因是设计改造采取了下排风系统。记者看到,排风设施就安装在便池和蹲位旁,在感应到有人如厕时会自动启动排风系统,及时将异味排出。在改善通风和排风系统的基础上,顶部还增加了自动香薰机,起到杀菌、除味效果。
河东区:选址热门景点区域,新开放 2 处公厕
随着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天津站南广场海河沿线以及解放桥、世纪钟成为热门打卡地。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观光游览,河东区在天津站龙门大厦、天津站南广场新建了 2 座公厕。
图源:河东区城市管理委
记者获悉,2 座公厕建筑面积均为 65 平方米,每座公厕内分别设置了 7 个厕位间,1 个小便间,1 个第三卫生间,并配备空调、有无人提示、语音播报等设备,打造出人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如厕环境,满足游客的如厕需求。
红桥区:细致拆分功能模块,实现全方位自动化
海河重要景观带,地标景观 " 天津之眼 " 摩天轮周边商业、旅游活动及居民出行密集,人流量大。原有公厕服务半径覆盖明显不足,尤其在高峰时段及旅游旺季,市民游客普遍反映如厕困难问题突出。
红桥区在此选址新建公厕,有效填补该区域环卫基础设施空白,极大便利周边市民、游客及过往行人。
图源:红桥区城市管理委
据红桥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于大型公共卫生间布点难、建设周期长、审批难和运维难度大的问题,区城市管理委将大型公共卫生间的功能进行拆分,参考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为各个功能打造独立的厕所功能模块,将建筑全部设备化、模块化。
目前,使用的功能有蹲便器自动保洁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除臭系统。后序建造公厕计划增加自动压缩厕纸垃圾桶、自动清洗坐便器、自动清洗洗手台等自动化产品。
小厕所,大民生。天津将继续推进 " 大城智管 ",以精细化管理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津云新闻记者 白思婕 摄影 刘乃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