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7-12
千秋节宴:影响千年的皇帝生日聚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者 文博时空

文博时空 作者:尹博 《诗经 · 小雅 · 蓼莪》有:"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说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吗?不是莪蒿,而是青蒿。可怜的父亲母亲啊,生养我实在够辛苦的了!在先秦两汉,古人是不过生日的,认为生日是父母的忧难日,感念父母的辛劳,不能高兴起来。

中国人高兴地过生日,是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事了,唐宋时才逐渐盛行,变得普遍起来。在中国古代,老人的生日最被重视,其次是未成年的小孩,再次才是中青年人。五十岁以下的人过生日叫做 " 过生 ",而过了五十岁就要叫 " 做寿 ",岁数逢十了可称 " 大寿 ",故有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等说法。

清阿桂纂《八旬万寿盛典》附图

《八旬万寿盛典》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大学士阿桂等人请命编纂,以记录乾隆八旬生日的盛大景象,图绘部分为木刻版画,描绘了圆明园至西华门大街小巷庆贺圣节的太平场景。康熙帝亦有《万寿盛典初集》,《八旬万寿盛典》为其篇幅更大的翻版。

虽说生日体恤父母辛劳的传统一直没有消失,隋文帝就在生日吃素并禁止杀生以报答父母恩情,唐太宗因思念体恤父母也不过生日,但魏晋后古人对生日的看法还是主要用以庆祝和欢乐的,正如南北朝颜之推所作《颜氏家训》写江南人过生日:" 酣畅声乐,不知所有感伤 "。

彻底彰明生日的欢乐基调的,是唐玄宗的生日宴会——千秋节宴,唐玄宗曾以其诞辰作为节日千秋节让举国欢庆,在生日当天设千秋节宴大加庆祝,这一自我作古的行为开启了中国古代圣节的传统,此后历代皇帝或定节名或不定节名,庆祝生日的行为都可称为圣节,盛大的宴会也会随之进行。唐玄宗那场首开先河的生日聚会是什么样的呢?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

开元十八年(730 年)农历八月初五,在亲王皇子们的簇拥下,李隆基登上了兴庆宫中的花萼楼,兴庆宫在开元十四年(726 年)被大规模兴建,李隆基后来也转移到此处听政,兴庆宫就是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中心。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位于兴庆宫的西南角,登楼可一览无余周边的里坊东市,在两楼之间有 50 多米的广场,朝廷重大的宴会多于此处举办。

咸宁县志兴庆宫图 图源:唐兴庆宫平面布局和勤政务本楼遗址复原研究

李隆基早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奋发有为,但到了开元年间,李隆基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了恣意享乐。八月初五,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事实上,在这场宴会的前一年开元十七年(729 年)李隆基于兴庆宫花萼楼前生日聚会结束时,百官就上表建议将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规定群臣要献上万寿酒、王公贵族要献上金镜绶带、士庶要用丝结承露囊,并让天下百姓同乐,给各州放假三天。只是在开元十七年完成的是提议、审批、下诏、确定的一系列工作,千秋节的正式推行,还是在开元十八年八月初五花萼楼前的这次生日宴。为了生日庆宴的影响力,在这年正月开始,唐朝廷便造势提倡大家 " 寻胜游宴 ",在假期宴饮作乐。

为了筹办这场生日宴,花萼楼前广场的布置在八月初四就要开始,掌皇帝诸事的殿中及负责皇室膳食的光禄等部门都要开始提前准备,按照礼仪确保一切符合身份。皇帝的座位御座、寿樽、盏斝等各色用具,八月初五的一大早就会被操办妥当。

宴饮的各类食物,根据唯一现存的皇家食谱《食经》,可以看到有:" 咄嗟脍、白消熊、拖刀羊皮雅脍、露浆山子羊蒸、金丸玉菜臛鳖、帖乳花面英 " 等,听起来就都是些极费时力的珍馐。至于唐玄宗赐予安禄山及哥舒翰用鲜鹿血煎鹿肠制成的热洛河、京城贵人间流行的秘制鹅然后将鹅装入羊中烧烤弃羊食鹅的浑羊殁忽等食品,大概也会在宴会中出现。

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李隆基就能尽情享受千秋节百官万民为其庆贺。八月初五天刚刚亮的平晓时分,仪仗队就要就位,而百官要依照各自的位置站好,以便进行接下来的仪式。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仪卫领队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仪卫群

百官们依次站定后需礼拜,礼拜结束后要上寿酒,由尚食授寿酒于殿中监,再由殿中监授寿酒于侍中,侍中执笏跪奏说:" 值此千秋佳节,我们做臣子的实在高兴,谨向您贺千万岁寿。" 侍中上奏完要起身再拜,百官随之再拜,唐玄宗接受献酒后要表示:" 得到你们献上的酒,和你们一同欢庆。" 唐玄宗举酒,百官要再次跪拜,呼:" 万岁!万岁!万岁!" 然后起身舞蹈,舞蹈后要再拜,这次跪拜结束了,才能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展宴席。

官员们进献给唐玄宗的礼品会从花萼楼便门进来被奉上,而唐玄宗会赐给四品及以上官员金镜、珠囊、缣彩,五品及以下按等级赠与不同的束帛。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使臣前来贺寿,同样会献上礼物和被赐礼。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使节图

臣子们被赐予的礼物中,影响最大的是铜镜。关于赠镜,唐玄宗李隆基有诗云:

千秋节赐群臣镜

唐 李隆基

铸得千秋镜,

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

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

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

留意感人深。

因着唐玄宗对群臣的赐镜,民间也流行起了八月初五赠镜的习俗,以祝福健康长寿。产生于开元十八年的这种铜镜被称作 " 千秋镜 ",在古代铜镜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示着张扬自信的盛唐风格。

唐 双鸾铜镜

唐 双鸾方胜千秋镜纹样

这一系列章程结束,花萼楼前的宴会表演就开始了,各种大型表演层出不穷,此起彼伏的歌舞、杂技之景热闹非常。宴会中,专掌祭祀、礼仪之官太常卿会引领乐伎鱼贯而入依点鼓舞,让坐部伎、立部伎各展才能。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唐玄宗时的宫廷燕乐分类,燕乐又称宴乐,为隋唐宫廷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在燕乐中坐于堂上演奏的为坐部伎,堂下立奏的为立部伎,立部贱而坐部贵,因此立部伎也多表演如舞双剑、跳七丸,嫋巨索,掉长竿之类的杂技。闻名中外的《破阵乐》就是隋唐燕乐部伎们代表性的曲目。

敦煌 122 窟乐舞

该图较好地展现出了隋唐燕乐的重要乐器,及立部伎、坐部伎的表演情况。图片中心乐舞人物左侧三人从左到右持有的乐器分别为:拍板、横笛、鸡娄鼓和鼗鼓,其中鸡娄鼓在下鼗鼓在上同时被乐伎用以演奏,右侧三人从左到右持有的乐器分别为:箜篌、阮琴、琵琶,其中琵琶为反弹。此处的反弹琵琶也为敦煌壁画中的标志性艺术表现。

唐 宫乐图

除了歌舞表演,千秋节宴中最为精彩特别的,要数舞马表演。开元初年,闲厩使管理的马匹就已过万,舞马也规模庞大,因为唐玄宗比较在意舞马,有时还会亲自指导训练。在千秋节宴上,会由专人精心选出三十匹骏马,给马匹们加以打扮让其盛装出席,并由衣着艳丽的拢马人引领到勤政楼前,左右前后务求姿容俊美的少年乐工立于马匹附近,经过训练的马会跟随着音乐的节拍舞蹈。

玄宗时的舞马曲称为《倾杯乐》,在音乐中,马匹们时而奋首,时而鼓尾,在踢踏中纵横交错。舞马表现中还会有壮士举榻,让马舞于榻上,或设三层板床,乐人乘马而上,在板床上旋转如飞,舞马前蹄离地而两蹄相击,场面极为壮观。舞马表演中还会衔杯上寿,让舞马衔杯为皇帝进献寿酒。舞马表演虽非唐玄宗首创,但能衔杯上寿并大规模用于宴会表演,确实前无古人,创意独特。相关诗句对唐玄宗千秋节宴上舞马表演的描写十分引人入胜,如宰相张说为唐玄宗的生日献辞写有:" 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 繁骄 "" 千蹄 " 形容舞马之多,场面之大。" 髤髵 " 指鬃毛竖起," 奋鬣 " 指马脖子上的长毛扬起,可见骏马舞姿的气势与力量。" 更有衔杯终宴曲 " 表明衔杯献酒是舞马表演的高潮,到这里,舞马表演也就结束了,让人如痴如醉回味无穷,故而 " 醉如泥 "。

唐 陶彩绘舞马

唐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蹀马(即舞马),次奏散乐,为唐宴会的表演顺序。舞马衔杯后,唐玄宗的生日表演就走向尾声,只剩下散乐表演了。所谓散乐,在南北朝后和百戏是同义词,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都包括在内,有傀儡戏、军中拔河、戴竿、险竿、绳伎、杂耍、弄猴等等。散乐被唐玄宗认为是 " 非正声 ",不是雅正的音乐,虽也精彩,但到底地位不高,赞美的、描写的诗句也就少了些。

欣赏散乐后,唐玄宗的生日宴就结束了,百官出坐位到指定位置立定行拜礼,拜后退场,就可以享受为期三天的千秋节假期了。唐玄宗对自己的生日宴是十分满意的,意气风发的唐玄宗有诗一首:

《千秋节宴》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由唐玄宗首创的节日,不仅他自己高兴,他更认为是 " 万人康 " 的 " 德事 ",让朝野同乐,节日的三天假期确实也达到了这一目的。天宝七年千秋节改名为天长节,而风风光光的唐玄宗生日节宴,持续了 20 余载,安史之乱爆发后,宫廷的乐伎、舞马都散落民间,唐王朝也走向衰落,其后虽仍有唐皇的生日宴会,但已今非昔比,再不复盛唐气象。

后代皇帝仿照唐玄宗同样为自己设节庆生,只是皇帝降诞日愈积愈多,也就逐渐只庆贺当朝皇帝的生辰了。皇帝的庆生,自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千秋节宴开始打下了根基,民间自魏晋以来原有的庆生习俗也更获得了合法性,我们在今天对诞辰的重视,也实在可以导源到千年前的这场宴会。

参考文献:

[ 1 ] ( 后晋 ) 刘煦等撰 ( 宋 ) 欧阳修, ( 宋 ) 宋祁撰 . 旧唐书 [ M ] . 北京:中华书局 , 1997.

[ 2 ] 黄正建著 . 唐代衣食住行研究 [ M ] .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8.

[ 3 ] 李百进 . 唐兴庆宫平面布局和勤政务本楼遗址复原研究 [ J ] . 古建园林技术 ,1999, ( 01 ) :23-35+60.

[ 4 ] (唐)杜佑撰 . 通典 [ M ] .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07.

[ 5 ] 朱红 . 自我作古 : 唐代的诞节 [ J ] . 史林 ,2010, ( 06 ) :45-52+189.

[ 6 ] 钟书林 . 唐代帝王的降诞日礼俗考 [ J ] . 兰台世界 ,2011, ( 07 ) :62-63.

[ 7 ] 申秦雁 . 唐代千秋节宴与舞马祝寿表演——从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谈起 [ J ] .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19, ( 00 ) :270-274.

[ 8 ] 黄慧 . 唐代宫廷娱乐研究 [ D ] . 兰州大学 ,2020.

[ 9 ] 张冬冬 , 姜欣禹 , 弓葶 , 等 . 唐长安兴庆宫总体地形地势原貌初探 [ J ] . 建筑学报 ,2022, ( S2 ) :123-128.

图片 | 尹博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