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小楼聊心理 ",设为星标⭐
一起聊聊心理和日常 ~
前几天坐电梯,撞见楼下那妈妈正跟她儿子急眼。
俩人风风火火冲进来,妈妈手里攥着只袜子往娃脚上套,嘴里不停念叨:
" 我这命咋这么苦!伺候完老的伺候小的,让你穿个袜子能磨半小时,这下好了,又被老师在群里 @!"
小男孩噘着嘴偷瞄我,他妈妈瞅见了更来气,转头跟我吐槽:
" 啥都替他操心,他还不领情,别人当妈咋就活这么轻松,儿子自己背书包上学,回家还能帮着摆碗筷,哪像我家这个…… "
人家随口吐槽,我也不能顺竿爬教育人家怎么当妈,只能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其实住得近我门儿清,这位妈妈的 " 命苦 ",多半是自找的。
我之前刷到一句话:当妈命好的秘诀就九个字 —— 不较真,不嘴毒,不包办。
可这位妈妈的操作,简直是对着干。
依我瞅过的留言和事来看,当妈想活得舒坦,真不是自己啥都会,而是得让娃啥都能试试。
下面我们来细细分析一番。
01
不较真,心大一点,才能跳出内耗的坑
说实话,我觉得好些妈妈的愁,好多是自个拿着放大镜看娃憋出来的。
作业本上一个墨点,能联想到,学习态度不端正,完蛋了。袜子穿反了,就焦虑这么大了还马虎,自理能力差太差了。跟同学说话声小了,也要琢磨是不是社交有问题。
其实有些事本身压根不算事,但爱较真的妈妈偏要加戏,在心里演完一整部灾难片。
注意力全被这些零碎吸走,反复纠结来纠结去,能不耗着吗?
不爱较真的妈妈往往会让自己的心大一点。
墨点?
下次擦干净就成。
穿反袜子?
放学回来自己换呗。
说话小声?
许是今天害臊了。
不放大不联想,焦虑冒头就掐,内耗自然少一半。
还有啊,好多妈妈耗着,是因为太想当完美妈妈。
总觉得得让娃成绩好、习惯棒、被老师夸,不然就是自己失职。
但心大的妈妈早想通了。
当妈哪有 KPI?
孩子偶尔考砸可能是题难,老师提醒说不定就是例行公事,别人家娃优秀不耽误自家娃慢慢长。
之前我评论区有个妈妈就说,
以前娃作业错一道题我都失眠,现在想通了,我又不是神仙,他也不是神童,错就错了,明天改呗。
不跟自己较劲 " 为啥没做到 ",接受 " 我已经尽力了 ",自我攻击就没了土壤。
内耗的另一个坑是把娃的问题全揽成自己的责任。
他上课走神是我没教好专注力,他跟同学吵架是我没教好社交……
心大的妈妈懂得划清界限。
孩子上课走神可能是没睡好,跟同学吵架是他学处理冲突的必经路,爱好培养不成可能是没遇着喜欢的,未必都是我的错。
心大不是冷漠,是清醒的自我保护。
知道啥值得操心啥是自寻烦恼,明白自己能量有限,得省着用在刀刃上。
02
软沟通,嘴甜比硬指责更管用
妈妈的嘴太硬真的会加重内耗。
辅导作业时吼,你咋这么笨,看见磨蹭就说,不能快点吗,转头又后悔没控制脾气。
这些带刺的话就像橡皮筋,拉得越紧反弹回来扎自己越疼。
娃上学之后,自主意识开始觉醒。所以很多时候,妈妈越多差评,他们就越 " 反骨 "
你越说,字写得像鸡爪,他越故意写潦草;越催几点了还不写作业,他越磨磨蹭蹭盯着天花板。
最后你气到发抖,他哭到抽噎,一场语言冲突变成情绪内耗。
嘴甜的意思是尽量减少对抗。
孩子字写歪了不说 " 难看死了 ",而是 " 这笔横写得真直,要是竖再稳住点,字就精神了。"
催作业不说 " 你咋这么拖拉 ",
而是 " 我看见你把课本摆好了,准备好就可以写了,等着看你今天的速度。"
这些带甜味的话,没有否定只有引导,娃听着不抵触就不会故意对着干。
对抗少了,妈妈就不用在 " 发火 - 后悔 - 再发火 " 里打转,省下的情绪能量能少点自我批判。
人会下意识关注错误,妈妈难免总盯着孩子的错,
你咋又忘带作业,
你咋总磨,
……
孩子记牢的往往是,我总是错。
所谓嘴甜,其核心是用正向强化代替纠错批判。
他偶尔记得穿外套,及时说这次比上次进步啦。他自己检查出错题,赶紧夸这细心劲比妈妈都强。
这些肯定会像小种子在他心里发芽,他会更愿意重复被夸的行为,慢慢减少犯错。
当孩子的正向行为越来越多,你就不用天天盯着错处焦虑,内耗土壤自然就少了。
而且嘴甜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松绑。
孩子作业慢,不说我咋养了个这么磨蹭的娃,而是他今天比昨天快了 5 分钟,慢慢来总会进步。
自己忍不住发脾气,不说我真是个糟糕的妈妈,而是刚才没控制好但及时停住了,下次肯定能更好。
这种对自己的软沟通,能帮你把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价值分开。
孩子暂时没做好,不代表你是失败的妈妈。
03
小事不包办,手闲一点,能逼出孩子的能力。
注意是小事,也就是不违反大前提和你定下的原则的范围内,勇敢放手。
妈妈总觉得 " 孩子做不好,不如我来 ",却没发现,你的手勤,正在悄悄剥夺他成长的机会。
对待各种小事手闲一点,藏着更实在的教育智慧。
现在的小学生书包里装着课本、作业本、跳绳、水杯,比咱们小时候复杂多了。
手勤的妈妈总忍不住代劳,每天帮他检查要带的东西,连铅笔削没削好都管,结果娃上了四年级还是忘带作业本、漏抄作业题。
手闲的妈妈会把管理权还给孩子。
让他自己用便签纸列每日物品清单,贴在书包内侧睡前对照收拾。
刚开始肯定会忘,比如有天忘了带水彩笔,美术课只能看别人画,回家沮丧地说下次一定记。
这时候递支荧光笔,让他把容易忘的标成黄色。不用多说,下次他准会盯紧清单上的黄标项。
多多妈就是个手不勤的,她说现在都是多多自己在平板上建了作业备忘录,用语音转文字记作业,还设了晚上 8 点的提醒闹钟。
现在娃玩这些比大人溜,放手让他自己管,反而能逼出条理性 ,毕竟没人愿意天天被老师点名。
娃进入学校后,麻烦事不少,铅笔盒打不开、和同桌因为课桌中线闹别扭 ......
手勤的妈妈总第一时间冲上去解决,可替他解决 100 次,他还是学不会面对第 101 次。
手闲一点,站在旁边看他折腾。
娃的拉链卡住了急得直跺脚,不用伸手,让他试试往拉链上抹点肥皂。
他可能试好几次才成功,但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第一反应不是找妈妈,而是想办法。
上次刷到一个懒妈妈说,自家孩子和同桌为课桌分界线吵架,回家说,不想跟他坐了。
妈妈没骂没劝,只说,你们都想多占点地方,能不能画条弯线?你这边弯一点放书包,他那边弯一点放水杯,说不定都够用。
第二天孩子兴奋地说,妈妈,我们拉了勾,谁过线就请对方吃颗糖。
这些小麻烦其实是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教材。
你不用替他扫清所有障碍,指个方向让他自己蹚过去,比说一百句要学会动脑筋管用多了。
手闲的妈妈,更像孩子的生活搭子。
你们可以合作,可以协商,他不把你当成管理者,自然不会把很多事情当成你逼他做的事,自然也就更愿意配合。
你退一步,他才能往前多走一步。
当妈最舒服的状态,不是孩子完美听话,而是他在长大,你也在喘息。
你心大一点,他才能敢闯,知道就算做错了,妈妈也不会怪我。
你嘴甜一点,他才能自信,明白我的努力和进步,妈妈都看在眼里。
你手闲一点,他才能独立,懂得我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妈妈分担。
你养的是个未来的大人,不是永远长不大的宠物。他总得学会自己走路,你不能扶他一辈子,对吧?
点个 " 赞 "+" 在看 ",随手 " 分享 " 让更多人看见。
小楼好文分享
- END -
我是小楼,一个喜欢聊点有用日常心理学,想把日子过得舒服明白的中年女。出版过心理学书籍《婚姻自救指南》和《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更多分享和感悟可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