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 GitLab CEO 柳钢在访谈中深度解读了企业级 AI 编程产品 " 驭码 CodeRider" 的定位与发展,展现了这款产品如何从 0 到 1 扎根中国市场。作为极狐 GitLab 转型 AI 公司的核心成果,驭码 CodeRider 自 2024 年 5 月推出以来,已签约 20 家客户,50 余家客户正在进行 PoC 测试,成为中国 AI 编程赛道的重要玩家。
柳钢介绍,驭码 CodeRider 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对中国企业需求的精准把握。与一年前相比,产品的优势从 " 私有化部署、企业知识库、平台集成 " 升级为 " 更强调编程体验、端到端智能体编程及 MCP 工具应用 "。其底层逻辑是 "AI 引领,双轮驱动 " 战略 —— 将 AI 能力与 DevOps 深度融合,覆盖代码生成、安全审核、测试发布等全流程,形成端到端闭环。
作为 " 全球首款 PC 原生的 AI 编程助手 ",驭码 CodeRider 的 "PC 原生 " 定位颇具前瞻性。柳钢解释:团队预见 AI PC 性能将快速提升,因此在产品规划、模型选型和算力分布上,均以 " 最大化利用 PC 算力 " 为核心,避免过度依赖云端大模型的高成本模式。目前,产品以插件形式适配 VS Code、JetBrains 等主流 IDE,短期内不做独立 IDE,而是专注于 " 插件体验最优 "。
在技术架构上,驭码 CodeRider 采用 "SOTA 模型 + 混合算力 " 模式,既支持 7B 小模型,也能运行 685B 大模型,灵活平衡性能与成本。柳钢强调,私有化部署的难点不仅在于安全,更在于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 例如,需让模型理解代码语义并实现精准嵌入索引,这需要对特定领域的模型组合、算力分层、软硬件优化有深厚积累。极狐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标准一体机上实现了数倍于未优化情况下的并发量和生成效率。
对于产品迭代,柳钢透露驭码 CodeRider 2.0 版本将推出三大亮点:一是 "Loom" 功能实现智能体编程;二是与 CI/CD 深度结合,覆盖单元测试、安全扫描等环节;三是引入个性化知识库,让 AI 理解多代码仓库的千万行代码,生成贴合企业需求的代码。他给当前产品打 99 分,唯一的遗憾是 " 尚未实现规模化变现 ",而未来 12 个月的核心目标就是突破这一关口。
柳钢坦言,做驭码 CodeRider 更像 " 二次创业 " —— 从 0 开始打造被用户喜爱且愿意付费的产品。相较于单纯追逐技术领先,他更关注 " 收益 ":" 企业投入 100 万采用 AI 产品,能否创造 1000 万价值?" 这种务实思维,让驭码 CodeRider 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