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问题:你觉得爱情是什么?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它们的底色或许是相同的:那就是怦然心动的震颤和每个人主观感知上的浪漫。
浪漫的本质或许难以定义,但它在逻辑上都有一种不确定感。
恋爱带给人的感觉正来源于这种不稳定的期待: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能确定的一定是好事。
当年小时代被骂惨的理由,是现在成了恋爱的黄金法则
支持老派恋爱的人们认为,恋爱不是算法。它不能、也不该被预测,否则就会死气沉沉,不配成爱。
但现在随着亲密关系的多样化,人们对于浪漫的定义也日渐迁移。
他们正在把企业的 KPI 文化带入感情,希望自己的恋爱一次就能完成人生的会心一击,不必重复浪费心力与时间。
目前市面上的亲密关系分类,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恋爱市场正出现了类似于《21 条军规》一样的攻略,旨在迎合这种诉求,帮助人民群众——精准恋爱。
以下,是我发现并总结的恋爱箴言,每条均体现了新时代的恋爱精神。
规则将分为女生版与男生版阐述,请勿对号入座。
首先,在约会之前,需学习如何根据男嘉宾已经展示的社交信息进行精准排雷。
若想需遵守以下 " 黄金十不约法则 ":
1. 照片带墨镜 or 口罩的不约,无正脸照的不约。
在网络上交友,开盲盒乃大忌。你不能相信所有没有脸的人。
包括但不限于口罩 / 墨镜 / 头盔等物理遮挡,或侧脸 / 背影 / 冷帽低头等魔法伤害。
一个 tips:雷款高频出现于自称 " 小帅 " 的男性群体。
如果看见该字眼,请停止观测,马上索要露脸照。如果对方不愿意,跑。
2. 没有自拍的不约,自拍太多的也不约。
前半句原因同上。
如果其余所展示的照片包括且不限于风景 / 酒吧 / 酒店 / 餐厅,请提高警惕。
若男方展示自拍,表明建模尚可,可继续考量。
如果自拍数量过多,且表情通常为 wink/ 挑眉 / 抿嘴 / 舔嘴唇,可被判定为自恋型人格,跑。
3. 穿衣打扮精致的不约,健身照过多的不约,上身半裸直接 pass。
潮流人士和健身人士均是大众点评里的低分。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自己身上花费太多心思,约等于自恋。
其中,潮人们的差评更多:整场约会一点没聊,净顾着出片了。
此条存在幸存者偏差。如果你追求效率,跑。
图源 @氧化镁 Magne
4. 要求过多的不约,故事太长的也不约。
针对此类论文型选手,一般存在两种情况:表演型人格或挑剔型人格。
前者身处太虚幻境,后者心理承受力不明。
如果你不想成为被集火的对象,跑。
5. 博士在读不约。
被避雷的原因如下:忙 or 装。
此条已被划掉多次,存在争议。
好奇者可微试,想被高挂在某论文致谢中可微试。
图源 @清醒卡老师
6. 多次不经意提及留学经历的不约。
请注意,此类事件在英美留学生群体中高发。
建议先酌情祛魅,试图引导至其他话题。
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一再将话题定位回到美国洛杉矶或英国伦敦,跑。
7. 身高 180 的不约,写尺寸的不约
切记,一切自我介绍里的数字均需高亮剖析。后者更无需多言。
前者则需配合男性身高口令食用:过五减四,低五为零。
而 180,作为的男人灵魂的烙印,生命中最后一根。
若是对方可丁可卯地打出该数字,即视为真实身高不到 180。
若模糊言辞,声称 " 左右 ",那么通常取左。体重则取右。
8. 直接介出绍中写 110 不约,310 不约。
此条乃京沪区域特殊法则,而数字并非优势展示,而是自我意识过剩。
如果有人强调这两串数字其一,即视为 " 光荣耀祖梯队 " 中的一员,跑。
9. 爱好部分出现 " 滑雪 / 潜水 / 高尔夫 " 三件套的不约。
又称中产三件套,纯靠滤镜打造生存空间。一次爱好,一生爱好。
浅定义为性格外向,爱玩,更爱装。
也可根据此条举一反三:例如,不经意露出的拉夫劳伦衬衫 / 新款劳力士 / 车钥匙 / 方向盘。
10. 医生不约,土木不约,律师不约。
众所周知,这三种职业此前均有不可描述的大瓜。
并且多个评论区已有知情人士出面验证。
此条存在与第 5 条类似争议,请结合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图源 @小饭团
结合以上法则初筛后,如果对方顺利通过海选,那么恭喜你获得一位入门级约会对象。
下滑后,你将进入聊天环节。
第二关,难度飙升。请保持理智,步入疯狂。
1. 第一句就要睡觉的,不约。
此条乃所有聊天之大忌。如果遇到以下相似对话,请马上删除处理。
包括不限于:"fwb/ons"、" 今晚喝酒吗?"、" 属性为 s/m"。
同样,若对方试图快速进入性话题,马上跑。
2. 聊天中多次询问简历中已写信息的,不约。
本条为基本尊重问题,无需多言。
3. 过于文艺的不约,使用爹味 / 油腻称呼的不约。
聊天中使用 " 美女 "" 肤白貌美小姐姐 "" 可爱妹子 " 等词汇,视为油腻前兆,跑。
聊天中多次试图展开探讨弗洛伊德 / 福柯 / 尼采等,视为情绪化易碎长发男
聊天中多次提及投行 / 股票 / 资金等专业词汇,视为经典皮肤金融男,跑。
此条包含多种类型,请根据上方词条举一反三。
4. 态度过于热情的不约,不主动说话的不约。
请谨记,在资源紧缺下,每个男人都是挑剔的达西。
即使没那么满意,他们可能会秉承着 " 她还算过得去,但没美到让我心动 " 的想法,意图 " 白嫖 " 一下。
因此,不正常的说话态度可能预示着他们正用虚假行动掩饰真实感情。
本条存在偏差,需多加验证。
5. 若双方已进行到第一次约会的细节商讨环节,请背诵以下纲领:
临时邀约的不约;
咖啡不约,brunch 不约,遛弯不约;
第一次见面就去酒店 / 私人影院 / 自己家里的不约;
晚上约喝酒的不约;
根据以上法则筛选后,女生可留下人品和三观基本过关的对象,也可大致保证约会的质量。
和女生版相比,男生版会略显粗糙。
但请放心,要点皆在,干货满满。
如果你是男性,那不好意思,在这个版本的游戏里你将大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
先不要恼羞成怒。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单身群体中,男女比例大致为 8:2,差距实在悬殊。
因此,如果你想达成约会成就,需要靠前期重点发育,并进行慎重的技能点分配。
1. 完善自己的线上人设
现在,各种社媒账号往往才是第一印象的来源。一个体面的起号流程也许是最直接的好感来源。
请观察自己的社交账号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仅发布游戏截图 / 健身裸体 /emo 时刻 / 没有真人出镜 ......
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类推。若基本相似,则会被对方随机定义为无趣直男。
因此,请酌情根据以下法则去除伪人感,增添活人味:
1. 增添露脸照,生活照最好。尽量不要放过多怼脸自拍。(详见女生一周目第 2 条)
2. 不要在任何公开平台上发布自己裸体。(详见女生一周目第 3 条)
3. 适当拍摄风景和宠物,以展现生活趣味。
4. 禁止出现一切 Logo。(详见女生一周目第 3 条)
5. 尽量少带墨镜 or 口罩拍照。(详见女生一周目第 1 条)
2. 扩大样本量
不好意思,在这个赛季,群体攻击可能才是你最需增强的技能类型。
请给自己先设立一个目标,就从迈出舒适圈,认识新的人开始。
打游戏、剧本杀、健身房、社交局、饭局,一切相识最好都从线下建交开始。
毕竟,认识的人越多," 撞上 " 的概率越大。
3. 充值会员
特指使用约会软件的男性用户。
在追求速率的前提下,vip 毋庸置疑占据了绝对上风。
因此,在前期筛选上花点小钱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多推进线下社交,谨防照骗
本条无需多言。
让我们远离网络世界,回归现实。
5. 若对方表现不感兴趣,请及时止损。
量变引起质变。
在靠数量取胜的战略下,撞墙回头,知难而退才是正解。
若你对目前的嘉宾心存犹豫,不妨参考下面的 " 五止山 ":
1. 仅线上聊天,第三次婉拒线下见面,止。
2. 第一次约会后态度变得冷淡,止。
3. 约会时没有双向的粉红泡泡,止。
4. 第三次约会后仍没有关系进展,止。
5. 暧昧两个月仍无结果,止。
6. 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情感博主 @八两认为,dating 的本质是 " 和不同的人做相似的事 "。
因此可以通过复盘经历,总结规律,减少每次的精力投入。
从而将初次约会流程化,甚至精确到时间分配,避免临场思考带来的消耗。
以上便是男性的练号建议。
而按某些男性情感博主的原话来说,如果经过这套加工之后还没脱单,那只能说明两件事:
1. 你不是真的想谈恋爱
2. 你的执行力有待考察
如果男女双方双选且成功约会后,恭喜你已经超过 80% 的人。
但由于每次约会的场景不同,对象不同,因此无法生成统一法则。
总的来说,约会回家后的态度才是真情流露:
如果到家后主动联系,此乃一胜;
如果第二天态度热情,此乃二胜;
如果几天后推进第二次见面,此乃三胜。
以此类推。
而放到更长期的来看,若判断是否能建立关系,则需要遵守被奉为箴言的约会三次定律。
即两人单独出去三次都没有推进关系后,视为双选失败且永远不会再在一起。
有人觉得三次约会就要敲定关系,是不是过于快了?
我们无法评判这里的速度。但公认的是,在这个推崇快餐的时代,这并不让人意外:你不得不吃这么一套。
请注意,以上的法则仅针对倾向寻找长期关系且真心的人们,并不适用于任何仅追求肉体关系的人士。
而这些法则终究只是理论依据,我们更鼓励具体事件具体分析,以去除急功近利的情绪。
放到更大的环境中看,这些法则是当代群众意志的汇合,也是人们现在对爱情的态度。
在这个什么都不确定的时代,连本就自由的感情也显得太不牢靠。
因此,即使有可能背上物质和功利的骂名,人们也要给感情上几把枷锁,为自己增添一些安全感。
作为一个有点传统的年轻人,我曾因好奇尝试过几次公式化的约会。
不得不说,这套逻辑自有它的道理。通过法则筛选出来的人品学兼优,样貌较好,也让我找不出茬儿来。
但这真是恋爱吗?
感觉只是一次标准化的社交,恋爱独有的电流和酸涩好像是完全没有的。
这也说明,无论年轻与否,人类的亲密关系空间正在不断塌缩。
先约会后恋爱,是这个版本的最新攻略。
而连约会都需要不断被公式化,则是这个时代人们的感情哀歌。
不能否认的是,追求更完美的人是没有错误的。
只是看多了这种叙述,有时会让人怀念一些青涩的老派恋爱。
图源《怦然心动》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段李维菁的《老派约会之必要》:
带我出门,用老派的方式约我,在我拒绝你两次之后,第三次我会点头。
不要 MSN 敲我,不要脸书留言,禁止用 What's App 临时问我等下是否有空。
你要打电话给我,问我在三天之后的周末是否有约,是不是可以见面。
记得把你的哀凤关掉,不要在我面前简讯,也不要在我从化妆室走出来前检查脸书打卡。
你只能,专注地,看着我跟我说话想着我。
我们要散步,我们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约莫半个台北那样长,约莫九十三个红绿灯那样久的手牵手。
我们要不涉核心相亲相爱,走整个城市。
只有在散步的时候我们真正的谈话,老派的谈话。
我们如此相爱,乃至于浑然不觉刚刚行经命案现场,没听见消防车催命赶往大火,无视高楼因肉麻崩垮,云梯上工人摔了下来,路边孩童吐出了鸡丝汤面,月球因嫉妒而戳瞎了眼睛。
送我回家。在家门口我们不想放开对方,但我们今晚因为相爱而懂得狡猾,老派的。
不,宝贝,我们今天不接吻。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 APP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tougao@huxiu.com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