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7 月 12 日,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肿瘤心脏病学心电病例集》《人工智能心电图(第 2 版)》新书发布会在 " 第 21 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期间圆满举行。来自全国的 200 余名心血管病领域专家和人工智能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两部兼具学术前沿与重要临床实用价值的著作正式发布。
《肿瘤心脏病学心电病例集》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主任刘彤、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功能科主任耿旭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内科主任罗玲带队编写,书中结合 38 个肿瘤心脏病学临床病例,突出心电图改变在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早期识别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系统梳理了肿瘤心脏病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要点,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指南,探讨了心脏毒性的预防、监测和管理策略,力求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艳表示:" 本书的出版将为该领域提供宝贵的病例资料与诊疗思路,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更多临床医师与研究者投身相关研究,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人工智能心电图(第 2 版)》汇聚了医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跨界智慧。本书主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陈康寅教授介绍道:在成功延续第 1 版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第 2 版结合编写团队自身科研与临床实践,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与深化,着重梳理了近年来本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特别是在算法性能优化、大规模多中心验证、多元化临床场景拓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力求反映当前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
在圆桌分享环节,本书编创团队深入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及心脏病诊疗中的创新应用,并分享了第 2 版成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思考。大家共同期待本书能有效推动 AI 技术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在随后的致辞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继鸿结合人工智能诊疗应用案例指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心电图技术正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心电图(第 2 版)》的面世恰逢其时,犹如一场及时雨,将显著提升社会大众辨别真伪科学的能力——这也正是本书出版的核心社会价值所在。" 最后,郭教授引用《道德经》中的 "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高度赞扬了本书的编创团队,赢得了现场专家学者们的热烈掌声。
两本新作的问世,充分展示了肿瘤心脏病学、人工智能心电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的突破性进展。未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在医学诊疗中的创新应用,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提供全新的知识视角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