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7-13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港股成交活跃度迎长期催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成交活跃度不仅是衡量资本市场深度的重要指标,也是交易所、券商等资本市场板块公司收入的核心来源。当前在市场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正从 " 传统行业主导、境外机构主导 " 的格局,逐步向 " 新经济资产主导、南向资金与本地散户共振 " 的方向转变。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 " 资产 + 资金 " 的双重变革,正在从资产体量、估值水平与换手率三个维度共同打开港股成交活跃度的中长期成长空间,为港交所以及头部券商等业务敞口较高的机构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一方面,资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使港股的市场基础日益扎实。近年来,A 股企业赴港上市以及中概股回流趋势愈发显著,港股新增优质资产显著增加。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港股 IPO 融资规模达 1071 亿港元,同比增长超过七倍,其中 "A+H" 类企业贡献占比达到六成。新增递表企业达 176 家,同比大增 117%,整体融资活跃度处于近年来高位。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中金测算,若当前排队的 A+H 公司在年内如期上市,预计可为港股带来新增市值 3400 亿港元,提升日均成交中枢约 58 亿港元;若未来更多中概股选择回归港股,合计或可为市场带来超 4 万亿港元的新增市值,潜在日均成交额提升幅度超过 400 亿港元。

与此同时,港股内部的资产结构也在朝 " 新经济 " 方向持续演化。中金数据显示,2015 至 2024 年间," 新经济 " 类资产的换手率与市盈率分别是传统资产的 1.3 倍和 4.3 倍。随着新产业估值与活跃度上移,整体估值中枢也有望同步提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带动更高频的市场交易,还为相关行业与金融机构带来估值重估与盈利提升的可能。

在资金结构方面,港股市场也在经历由境外机构主导向 " 南向资金 + 零售投资者 " 参与共振的转变。近年来,南向资金的日均换手率为其他资金的 2.4 倍,活跃度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互联网券商带动下,本地散户交易占比持续攀升,从 2023 年初的 4.5% 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1%。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类高频交易行为对市场换手率有显著推动作用,有望在中长期进一步提升港股整体流动性。

正是在这一资产与资金共振背景下,中金公司将港交所 2025 年日均成交额预期由 1750 亿港元上调至 2100 亿港元,2026 年预期升至 2420 亿港元。同时,2025 年净利润预测由 152.6 亿港元上调至 161.3 亿港元,年增幅达 5.7%。和众汇富认为,若参考中金对未来十年市场的测算,港股年均成交额复合增长率将达 14%,换手率由当前的 129% 提高至 2035 年的 162%,届时港交所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也将达到 12%,反映出港股市场在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下的系统性发展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对资本市场板块公司构成利好,特别是对港交所、中信、华泰等港股业务布局完善的头部券商以及富途、老虎证券等聚焦散户交易的互联网券商而言。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换手率的抬升将显著提高这些机构的经纪、撮合、技术服务等业务收入水平,从而推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形成可持续的盈利增强通道。

当然,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外部宏观流动性扰动、政策调整预期等,均可能对港股市场交易热度构成阶段性压制。和众汇富认为,虽然外部扰动可能导致短期波动,但中长期来看,港股 " 资产 + 资金 " 结构的深度重塑是趋势性力量,交易生态的持续改善有望推动市场活力实现系统性提升,相关受益机构亦具备较强的 α 成长能力。

总体而言,港股市场正处于结构优化与交易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在 " 资产 + 资金 " 双轮驱动之下,成交活跃度作为市场深度与流动性的核心指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长期催化期。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拥有港股业务优势与交易基础设施的平台型机构,将有望在此轮变革中脱颖而出,成为港股市场活跃化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港股 换手率 券商 新经济 中金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