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07-13
AWS也要入局,智能体商店成大厂的新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要说过去几年互联网上最不受待见的服务,可能非 " 苹果税 " 莫属。苹果方面对 App Store 上所有应用的数字内容 / 服务消费抽取 15%~30% 佣金的做法堪称是 " 雁过拔毛 ",也惹得 iOS 开发者怨声载道。可即便如此," 苹果税 " 每年为其贡献的数百亿美元着实让人眼红。因此进入 AI 时代之后,打造 AI 版的 App Store 就成为了一众厂商追逐的目标。

日前有消息显示,AWS 方面或将推出 AI 智能体(AI Agent)商店。据悉,AWS 的智能体市场将允许 AI 公司直接向其客户提供智能体服务,并允许企业用户按需浏览、安装和查找各类智能体。AI 公司可通过这一平台可向用户收取 AI 智能体的使用费,AWS 则会从中抽成。

为了让自家的智能体商店一炮而红,据称 AWS 还会找来 AI 独角兽 Anthropic 保驾护航。在谷歌的 AI Agent Marketplace、微软的 Agent Store 之后,AWS 可能也要正式加入这一智能体商店之争。

进入 2025 年后,AI 业界出现分化,除了 OpenAI、Anthropic、xAI、Meta、谷歌等少数大厂依然停留在模型层,更多的厂商开始聚焦应用层,琢磨着如何将 AI 技术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自去年夏季开始,谷歌的 Project Oscar、百度的千帆 AppBuilder、字节跳动的扣子、微软的 Copilot Studio 等 AI 开发平台纷至沓来,它们通过提前封装、预置开发 AI 应用所需的各种组件和框架,让第三方开发者能够做到 0 代码就搭建 AI 智能体。

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AI 大模型的上下文处理能力也迎来质的飞跃,进入了所谓的 " 长文本 " 时代。由于一次性处理动辄百万字的内容不在话下,从而一举解决了以往智能体因为记忆力有限,跨任务时出现记忆断裂导致偏离任务目标的缺陷。

Anthropic 去年秋季提出的开源协议 MCP 更是为智能体装上了双手,通过标准化协议的方式让智能体调用外部工具,就攻克了以往因为基座大模型缺乏相关能力就束手无策的场景。比如 "9.11 和 9.9 谁更大 " 这道简单的数学题,曾经就难倒了国内外多个顶级大模型,而智能体就只需调用任意一个计算器,即可轻松给出正确的回答。

可以说 AI 创业者开发智能体的道路如今已被一众大厂铺平,甚至已经可以 " 走量 " 了。微软方面就在今年的 Build 大会上宣布,目前已有包括 90% 的《财富》500 强企业在内的 230000 多家企业,使用 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来创建和自定义智能体,预计到 2028 年,相关企业将拥有 13 亿个 AI 智能体。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并且不同于 AI 应用,旨在执行复杂任务和作出决策的智能体更 B 端,市场潜力也更有想象空间。然而智能体的开发者无法有效对接需求方,或者说有使用智能体需求的用户,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找到寻找合适的智能体。

这时候 AWS 搭建智能体商店,将开发者和用户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只是应用商店这类分发平台难就难在起步阶段,也就是如何让用户使用这个平台,其中苹果靠的是 iOS、谷歌则依赖 Android、手机厂商靠的是自己的硬件,那么 AWS 靠什么呢?

大模型的基础能力曾经是一个可选项,当初 OpenAI 推出 GPT Store 时,全网只有他们的 GPT 模型能搭建 GPTs。可如今 AI 大模型的持续迭代以及价格战,导致 AI 开发者获得大模型能力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开发者没有非得在谷歌 AI Agent Marketplace、微软 Agent Store 或是 AWS 智能体商店的理由。

事实上,AWS 也有属于自己的优势。毕竟作为全球顶级的云服务提供商,AWS 在全球拥有数百万活跃用户和成千上万的合作伙伴,几乎包含了所有行业的客户。

如此庞大的客户资源自然就是 AWS 的核心竞争力,也足以吸引 AI 开发者在他们的智能体商店部署自己的产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谷歌 微软 aws 苹果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