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透社 前天
生成、并购、竞速:ToB AI 有下半场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从 Lovable   七个月干出 8000 万美金,到英伟达一年翻倍市值破 4 万亿,再到飞书、钉钉、阿里、腾讯一个个把 AI 办公工具卷到细胞级自动化,ToB AI 的赛道已经没有观众席,谁都得下场跑。

一边是初创团队 35 个人就能跑出传统科层制 1/5 的开发周期,一边是巨头们花几亿美金挖人、买技术、抢芯片,还顺手把 " 生成即用 " 从 PPT、表格做到视频、原型和浏览器,连写周报都要 AI 接管。

别说泡沫,真泡沫也都是算力、电费和人脑卷出来的生产力。ToB 世界的游戏从没等过谁,这一波 AI,谁还在看热闹,谁就离场边更远了。

与其问 AI 什么时候落地,不如想想你的工具、业务和组织,准备好没?

01

AI 新锐与巨头的声音

"AI  原生员工 " 崛起:初创公司 Lovable 用 35 人做到年收入 8000 万美元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AI 原生员工 " 正在悄然改变人们对工作的传统认知。前 SurveyMonkey 总裁 Elena Verna 分享了她加入初创公司 Lovable 五周后的观察:这家成立仅七个月的公司,凭借 35 人的超小团队就实现了年收入 8000 万美元,背后正是 "AI 原生 " 的高效工作方式。

与传统科技公司繁琐的立项、设计和审批流程不同,Lovable 团队一有想法就直接借助 AI 工具快速落地,无需层层协调与等待。团队成员用 AI 搭建营销页面、管理项目、生成代码,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和跨团队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Lovable 的 "AI 原生员工 " 多为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没有被传统企业文化束缚,执行力和自主性极高。Elena 预测,未来更多企业会涌现出类似的 AI 原生团队,传统中间管理岗位将面临被裁撤的压力,而具备 AI 驱动能力的员工将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

Manus 武汉总部业务调整后续:30 人团队在岗运转,FPGA 研发等核心业务保留

牛透社 7 月 9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业 Manus 针对中国区裁员关停传闻回应称武汉办公室正常运转,现场约 30 余名员工在岗,芯片元件运输合作量保持稳定。

Manus 武汉总部保留 FPGA 加速器研发等核心业务,此次调整与其全球战略重组相关。该公司已于今年 6 月宣布将深度学习训练集群逐步迁移至西北智能算力中心。

英伟达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年营收激增 114% 至 1305 亿美元

牛透社 7 月 9 日消息,英伟达创下 4 万亿美元市值里程碑,成为全球首家两年内实现万亿美元级规模跨越的企业。

2025 财年财报显示,英伟达营收同比激增 114% 至 1305 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42% 达 1152 亿美元,占据全球数据中心 GPU 市场 92% 份额。

其 Blackwell GPU 架构与 CUDA 生态系统(2006 年推出)形成技术壁垒,硬件溢价达 78%,高端 GPU 定价逾 3 万美元持续供不应求。

产业研究显示三重增长引擎:6.7 万亿美元 AI 基建浪潮(麦肯锡 2030 年预测)、自主智能体市场规模 2034 年将达 1966 亿美元(Market.us 预测)、全球 AI 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 38.5%(2023 至 2030 年)。

国际数据公司预测,至 2030 年 AI 将撬动 20 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侃两句】 

Lovable,这家 "AI 原生 " 新锐,35 人小团队、七成应届生,七个月就做出 8000 万美元营收,换算下来人均产值相当体面。

别小看 "AI 增强型工作流 " 几个字,这背后真的是把传统公司的人力成本、管理层级、交付节奏都拆了一遍重来。

对 ToB 行业的老派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 " 要不要用 AI 先革自己命 " 的现实考题。

再看 Manus,武汉这边 " 关停风波 " 后,核心 FPGA 研发还在,团队虽小,但从芯片到算力的卡位点没丢。这算是 AI 硬件玩家都绕不过去的必修课:要做得久,就得留住核心算力抓手,否则烧钱再多也是空转。

巨无霸英伟达最新市值 4 万亿美元,年营收翻番到 1305 亿美元,数据中心 GPU 市场份额直接 92%。说白了,AI 创新再多,最后算力这张门票,九成都得从黄仁勋这里买。

麦肯锡说 2030 年 AI 基建 6.7 万亿美元,英伟达说:我准备好了,谁来都是我的客户。

02

ToB 融资 / 并购

AI 平台 Vellum 完成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Leaders Fund 领投

牛透社 7 月 11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业开发平台 Vocify Inc.(以 Vellum 品牌运营)宣布完成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Leaders Fund 领投,Socii Capital 及既有投资者 Y Combinator、Rebel Fund、Pioneer Fund 和 Eastlink Capital 跟投。

Vellum 是集 AI 应用构建、测试与部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可视化界面与代码编写双重路径赋能开发者及非技术人员快速实现 AI 应用原型设计,客户涵盖 Drata、Swisscom 等企业。

本轮资金将用于扩展产品组合及加速市场拓展。

Alphabet 斥资 24 亿美元揽 Windsurf 顶尖团队,获 AI 编码技术非独家许可

牛透社美东时间 7 月 11 日消息,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与人工智能编码初创公司 Windsurf 达成人才并购协议,将聘请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瓦伦 · 莫汉及其核心研发团队,交易包含 24 亿美元技术许可费用和人才补偿方案。

Windsurf 专注于 AI 编码领域,其 " 氛围编码 " 技术近期在开发者社群快速普及。谷歌将获得 Windsurf 特定技术的非独家许可,Windsurf 仍可向其他企业授权该技术。

此次人才并购正值 AI 行业竞争白热化阶段,Meta、微软等企业亦加速布局相关人才储备。

HPE 140 亿美元收购 Juniper Networks 获美政府批准,加速构建全栈 AI 能力矩阵

牛透社 7 月 11 日消息,惠普企业(HPE)宣布收购 Juniper Networks 获美国政府批准,交易金额达 140 亿美元。

Juniper Networks 是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其路由器业务与 Mist 智能管理平台将补强 HPE 在云原生连接领域的能力。

本次并购为 HPE 带来 7000 名网络专业工程师,未来将整合至 GreenLake Intelligence 平台,形成从边缘到核心云的全栈 AI 解决方案。

CoreWeave 900 亿美元并购 Core Scientific,获 1 吉瓦算力资源加码 AI 布局

牛透社 7 月 8 日消息,算力服务商 CoreWeave 宣布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供应商 Core Scientific 达成价值 900 亿美元的全股票并购协议。

交易完成后,CoreWeave 将获得超 1 吉瓦(GW)的数据中心运营能力,相当于为 85 万以上家庭供电的规模。

Core Scientific 起家于比特币挖矿业务,现已转向生成式 AI 模型的高性能 GPU 集群训练与部署。未来规划包括整合硬件资源支撑人工智能训练及推理需求,并依托 Core Scientific 的基础设施扩大 AI 服务市场占比。

英伟达收购 AI 初创公司 CentML,95 后华人团队再创辉煌

牛透社 7 月 7 日消息,近日,英伟达以超 4 亿美元收购多伦多 AI 初创公司 CentML。该公司由 95 后华人王尚与导师创立,专注 AI 应用性能优化。

2023 年 10 月,英伟达就联合谷歌等对 CentML 注资 2700 万美元。此次收购中,王尚等三位联合创始人及 15 名工程师加入英伟达,王尚负责 AI 系统软件管理。

CentML 成立时间虽短,但技术实力强,其软件能整合软硬件资源,提升硬件性能和成本效益,满足市场对高效 GPU 使用需求。

英伟达此举将增强自身在 AI 领域竞争力,也反映出当下科技公司激烈的人才与技术争夺态势。

【侃两句】 

这周的 ToB 融资并购圈子,也概括为一句话:有的公司砸钱买人,有的公司砸钱买算力,还有的公司直接把买来的都拆了重装进自己 AI 大脑里。

先看 Vellum,2000 万美元 A 轮,典型 " 工具 + 平台 " 型选手,左手做可视化,右手做可编程,让会写代码的和不会写代码的都能用上 AI 做原型,这招说白了就是在帮更多企业从 " 不会用 " 变 " 用得起 "。

对 AI ToB 行业来说,平台化是老话题,但能把 " 可视化 + 代码 " 这套双轮驱动真做顺,还真不多。

再看 Alphabet,24 亿美元,买了 Windsurf 的人、技术,还留了 " 非独家许可 "。说是买技术,实际是人才大战里又扔了个重磅筹码:AI 编码是下一个增长极,Meta、微软都眼红,谷歌先下手为强,但又不独占授权,这波还是延续了它拉大朋友圈、堵死对手、又留一手的老传统。

HPE、CoreWeave 这俩更狠,一个 140 亿美元收掉 Juniper,把网络底座直接焊进 AI 云;另一个 900 亿美元把 Core Scientific 打包带走,顺便拎走 1 吉瓦算力,说白了就是要让 AI 大模型从算到训再到推理,都在自家电力里跑。

英伟达用 4 亿美元收掉 95 后华人做的 CentML,一个做性能优化的小团队,用几行代码帮一块 GPU 多榨点效率出来 —— 在英伟达眼里,这就是印钞机的润滑剂。

03

ToB 产品升级

智谱 AI 推出 PPT 生成工具 AI Slides,办公效率再升级

牛透社 7 月 10 日消息,智谱 AI 上线 AI Slides 功能,基于实验级大模型 GLM-Experimental,可一键生成专业级 PPT,迅速引爆社交媒体。

用户只需输入主题或上传文档,AI 即可自动分析内容、生成逻辑清晰的大纲,并输出排版精美、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支持商业报告、学术汇报等场景。目前该功能完全免费,无使用限制。

核心技术 GLM-Experimental 具备强大的文本理解与多模态生成能力,确保 PPT 结构合理、视觉美观。网友实测反馈其 " 只需几分钟就能产出媲美专业团队的 PPT",尤其适合职场、教育及创意领域的高效创作。

目前用户可通过智谱清言官网(chatglm.cn)切换至 GLM-Experimental 模型抢先体验。AI Slides 的推出标志着 AI 办公工具向 " 生成即用 " 时代迈进,或将成为内容创作的新标配。

飞书发布全球首个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及多款企业级智能产品矩阵

牛透社 2025 年 7 月 9 日消息,协同办公平台飞书正式推出知识问答、AI 会议、Aily 智能体平台及飞书妙搭等多款 AI 产品矩阵,全面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级场景的深度应用。

飞书率先发布了业界首个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该模型将 AI 应用分为四个等级:M1(概念验证)、M2   ( 早期试用 ) 、M3   ( 成熟应用 )   和 M4   ( 完全成熟 ) 。其知识问答系统达 M3 级,可重构组织知识管理;飞书智能会议纪要达 M4 级,实现全链条闭环能力。

升级版飞书多维表格单表支持 1000 万热数据行(扩容十倍),还强化了专业的 BI 分析能力,首次在仪表盘上支持完整的透视表功能,领跑全球同类产品。

同步推出的飞书开发套件涵盖 Aily 智能体平台和妙搭 AI 系统构建器,支持自然语言配置专属智能体及业务需求直通开发。

钉钉全新发布 "AI 表格 ",创新推出 " 表格即文档 " 功能

牛透社 7 月 8 日消息,钉钉全新发布 AI 表格功能,该产品具备原生 AI 能力与突破性融合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智能化业务系统构建及自动化工作流管理。

钉钉 AI 表格首创数据表与文档功能深度融合机制,提供超 80 种预设字段模板、AI 驱动复杂公式解析及全天候自动化流程处理三大技术优势。

作为 AI 时代的工作操作系统,可帮助企业用户构建智能业务中枢,支持批量化任务处理与动态数据流转。

腾讯云发布 0.5 元 / 百万 Tokens 混元 A13B 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 30% 重塑算力成本标杆

牛透社 2025 年 7 月 11 日消息,腾讯云发布混元 A13B 大模型 API 服务,输入定价每百万 Tokens 仅 0.5 元,输出定价每百万 Tokens 2 元,创行业价格标杆。

该 130 亿参数级 MoE 架构推理模型推理效率较同级别模型提升 30%,计算资源消耗降低 40%,在 26 个权威评测集平均 SOTA 水平提升 8.7%,金融研报摘要准确度达 88.3%。

技术特性包含 256K 上下文窗口支持、动态推理加速引擎及多智能体协同系统,日均处理请求量突破 1.3 亿次,已赋能政务智能问答、工业数字孪生等 400+ 业务场景,服务可用性达 99.99%。

阿里巴巴发布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HumanOmniV2

牛透社 7 月 8 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推出最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HumanOmniV2,其由 Tongyi Lab 主导研发。

该模型最大亮点是强制性上下文总结机制,能基于全局上下文进行多模态推理,整合文本、图像等数据,解决 " 捷径问题 ",提升对复杂场景理解。

在权威基准测试中,HumanOmniV2 表现卓越,在 Daily-Omni 数据集准确率达 58.47%,WorldSense 数据集达 47.1% ,IntentBench 测试中更是取得 69.33% 的成绩。其还具备多语言支持能力,提升了国际化适用性。

此模型发布引发业界热烈讨论,有望推动 AI 在多领域深入应用。但市场竞争激烈,华为、百度等企业的 AI 模型也在快速发展,HumanOmniV2 后续表现值得关注。

墨刀 AI 发布智能原型生成系统 30 秒实现界面转化

牛透社 7 月 11 日消息,墨刀 AI 发布智能原型生成系统,该产品具备 30 秒极速生成可交付界面能力,集成多模态输入解析、跨平台自适应渲染及 Diffusion 模型语义解析技术,主要应用于产品经理与设计师的零基础协作设计场景。

墨刀 AI 专注于为交互设计领域提供企业级原型设计解决方案。该方案核心突破包含智能生成中枢、全链路设计提效与跨职能协作矩阵三大模块,技术架构采用容器化布局引擎实现多终端适配,并通过 AST 解析技术实现文档自动化。

月之暗面发布万亿参数开源大模型 Kimi K2

牛透社 7 月 11 日消息,中国人工智能新锐企业月之暗面(Moonshot AI)发布开源大语言模型 Kimi K2。

该产品具备混合专家架构(Mixture-of-Experts)、总参数量 1 万亿、激活参数 320 亿,其智能体(Agentic)能力支持自主调用工具及执行代码,在 SWE-bench 测试中以 65.8% 准确率超越多数开源竞品,LiveCodeBench 编程基准 53.7% 优于 DeepSeek-V3(46.9%)和 GPT-4.1(44.7%),MATH-500 测试以 97.4% 准确率实现代际突破。

通过 MuonClip 优化器实现万亿参数模型零训练失稳,训练成本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同步推出基础模型开源与 API 服务双重策略。

该模型在薪酬分析、音乐会策划等复合工作流场景中展现多工具协调能力,标志开源模型首次在通用智能核心维度与闭源系统形成实质性竞争。

阿里通义千问推出 Qwen Chat 桌面端

牛透社 7 月 12 日消息,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团队宣布其人工智能产品 Qwen Chat 完成功能升级。该平台的网页端用户无需登录即可在首页直接启动对话功能,并新增五大核心应用场景:深度研究、图像生成、网页开发、逻辑推理和智能检索。

此次更新还推出了桌面端版本,新增 " 一键唤醒 MCP(多模态协作平台)" 功能,支持用户快速调用集成工具。

值得关注的是,Qwen Chat 的跨模态能力可通过 API 实现高效指令响应,这一技术突破或将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更流畅的协作体验。

生数科技推出「参考生」AI 视频生成功能:成功率提升 68%、制作效率达传统 400 倍

牛透社 7 月 8 日消息,生数科技发布 Vidu Q1 视频模型「参考生」功能,该功能通过图像特征解耦算法实现 7 个主体元素的智能视频生成,采用时空一致性建模技术可在 3 分钟内完成素材生成,成功率较同类产品提升 68%。

该技术将传统视频制作周期由数周压缩至分钟级,支持 1080P 直出画质,搭载 AI 运镜引擎与 8 通道音效同步功能(峰值信噪比 94dB)。

商业化应用覆盖品牌内容制作、长视频生产及动态电商展示,采用企业可实现视频制作效率提升 400 倍。

Harmonic AI 完成 1 亿美元 B 轮融资,凯鹏华盈领投推进数学推理 AI 商业化

牛透社 7 月 10 日消息,专注于形式化数学推理的人工智能公司 Harmonic AI 宣布完成 1 亿美元 B 轮融资,由硅谷传奇风投凯鹏华盈领投,Paradigm Management、Ribbit Capital 及原有投资者红杉资本、Index Ventures Management 和查理 · 奇弗跟投。

Harmonic AI 由 Robinhood Markets Inc. 首席执行官弗拉德 · 特涅夫于 2023 年联合创立,目前估值接近 9 亿美元,正在开发基于 Lean 4 证明助手的 AI 推理引擎,其旗舰产品 " 亚里士多德 " 系统在 MiniF2F 基准测试中实现 90% 的解题成功率,覆盖高中数学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难度。

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该系统的商业化进程。

Monday 发布三项 AI 升级功能,引领工作管理新变革

牛透社 7 月 11 日消息,云端项目管理平台 Monday.com 重磅发布三项人工智能升级功能,旨在全方位提升生产力,助力用户轻松构建高级工作解决方案,即使无专业技能也能操作。

此次升级的功能包括情境感知 AI 助手 monday sidekick、智能构建系统 monday magic,以及氛围编程平台 monday vibe。它们能依据用户职位、行为模式主动支持,通过自然语言生成工作流和安全代码,大幅降低非技术人员使用门槛,实现从工作管理到工作执行的战略转型,开启 Monday.com 人工智能战略新阶段。

Hugging Face 开源 30 亿参数 SmolLM3 模型,128k 上下文 +12 项测试领先成小模型标杆

牛透社 2025 年 7 月 9 日消息,人工智能开源平台 Hugging Face 发布 SmolLM3 模型,该产品具备长上下文推理、多语言支持和双模式推理功能,主要应用于边缘计算设备部署。

该模型基于 Apache 2.0 协议开源,参数规模 30 亿,训练数据达 11.2 万亿 token,通过 NoPE 位置编码和 YaRN 扩展技术实现 128k token 长上下文处理,在 12 项基准测试中领先同量级竞品。

技术亮点包括三阶段渐进式训练策略、锚定偏好优化及支持英、法等六种语言精准处理,研发团队公开完整训练方案和 GitHub 技术细节。

OpenAI 将推出 Chromium 内核 AI 浏览器,集成自研智能体与原生 ChatGPT 界面

牛透社 7 月 10 日消息,OpenAI 计划未来数周内发布全新 AI 网络浏览器,拟集成自研 Operator AI 智能体,支持订餐预约、表格填写等自动化任务功能,采用原生 ChatGPT 交互界面并基于谷歌 Chromium 内核开发。用户可通过浏览器直接对话 AI,无需跳转官网。

同期,AI 初创公司 Perplexity 面向月费 200 美元的高级用户推出基于 Chromium 的 Comet 浏览器,内置 AI 搜索引擎及智能助手。OpenAI 此次入局浏览器领域为其战略延伸,此前已招募两位前 Google Chrome 核心工程师。

在联邦法院可能强制谷歌出售 Chrome 的背景下,OpenAI 和 Perplexity 均表示可能参与收购。

【侃两句】 

要说这周 ToB 圈的关键词,只有两个字:上新!无论是老巨头还是新锐,卷得都是 " 生成更快、用得更顺、开源更香 "。

先看智谱 AI,一个实验级大模型就把 PPT 行业搅了个天翻地覆:一口气自动生成演示稿,还免费开用,打工人再也没借口说 "PPT 没时间做 "。飞书和钉钉也没闲着,一个把表格做成文档,一个把知识库、智能体、会议纪要全都拉到 M4 级,妥妥的 "AI OS" 野心写在产品里。

腾讯云用 0.5 元 / 百万 tokens 给大模型杀了个底价,算力厂商听了直皱眉,甲方一看钱包松快了;阿里和月之暗面继续在多模态和万亿参数上较劲,一个做 HumanOmni,一个放 Kimi K2 开源,意思就是 —— 别说没得用,也别说用不起。

OpenAI、Monday、Hugging Face 也没闲着:要么搞 AI 浏览器抢入口,要么用小模型卷边缘推理,要么直接把 AI 助手做成会读空气、能写氛围的 " 职场贴身教练 "。

连墨刀和生数科技都在加速产品经理和视频团队的灭绝速度,谁还敢说 AI 只是玩概念?

ToB 圈的产品卷法就是 " 生成即用 ",未来从方案到执行,一键生成,一键落地。用 AI 不再是选项,是大势,你跟不上,就等着被自动化。

出海游学东南亚站,即将启程!

快来报名呀! ⬇️⬇️

- 推荐阅读 -

星标  牛透社  ,get   ToB AI  洞察

点赞

分享

喜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武汉 核心业务 英伟达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