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Lemkaus 家族成员轻松拿到高盛 Offer 时
普通留学生正在为 0.7% 的录取率拼命刷题
这不是励志故事
这是华尔街最真实的 " 世袭游戏 "
1
高盛招聘黑幕?录取率 0.7% 下的家族通道
efc 一篇报道,直接撕开了华尔街(这里特指 Goldman Sachs)招聘的 " 遮羞布 ":
cr. efc
先带大家看看,高盛今年暑期实习招聘的竞争有多激烈?36 万份简历厮杀出 2600 名斩获 Offer 的暑期实习生,录取率仅为 0.7%。
cr. LinkedIn
但就在这样的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背后,LinkedIn 上一条帖子刺痛了无数熬夜改简历的留学生:高盛私人财富管理部门 MD Chip Lemkau高调晒出 "Lemkau 家族战绩 ",他的两位亲属 Mack Lemkau 和 Sadie Lemkau,同时入职高盛开始今年的暑期实习。
据了解,Mack 是 Babson College 的金融专业学生,即将入职高盛纽约担任科技、媒体和电信(TMT)团队的分析师;Sadie 是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的时尚专业学生,目前是高盛纽约营销和传播团队的暑期实习生。
有网友算过,在 0.7% 的录取率下,同一家族两位 20 多岁年轻人同时入围的概率仅 1/20000。
华尔街的 Lemkau Dynasty?
小编深入了解了一下 Lemkau,发现这家人和高盛的渊源早有铺垫。
除了上方这位目前还在任的高盛 PWM MD Chip Lemkau 外,同属于 Lemkau 家族的还有Gregg Lemkau,前高盛全球投资银行部门联合主管:
cr. CNBC
Gregg Lemkau 在 WSO 上被称为纽约最具传奇色彩的银行家之一,也是高盛 TMT 业务崛起的核心推手。在 Chip Lemkau 那条炫耀今夏自家两个孩子进高盛的 LinkedIn 帖子下,还有 Gregg Lemkau 回复的 "Dynastic!",也是有点难评了……
深挖后发现,这家人的 " 投行基因 " 早已渗透华尔街。WSO 上有人爆料,Gregg Lemkau 的父亲是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的明星银行家;姐姐 Kristin Lemkau 目前是 JPMorgan 的 PWM 全球主管:
cr. JPMorgan
华尔街,不止一个 "Lemkau"
其实这种 " 家族式入职 " 在华尔街并非孤例,高盛的 " 家族招聘 " 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cr. WSO
据可搜集到的消息,、高盛前 CEO Lloyd Blankfein 的两个儿子 Jonathan Blankfein 和 Alex Blankfein 都曾在高盛工作过。
传媒大亨默多克的两个女儿——耶鲁大学的 Grace Murdoch 和斯坦福大学的 Chloe Murdoch,去年都在高盛实习,Chloe 去了高盛纽约投行部 TMT 组,而 Grace 加入了纽约投行部消费品零售组。
cr. BFA
据说 Grace 还拿到了 Return,今年将直接以全职分析师身份回归高盛。
此外,2021 年那篇抱怨高盛 TMT 团队初级员工 " 过度加班 " 的 Report,作者之一的父亲是高盛重要客户 TPG Capital 的副董事长。
cr.Bloomberg
对此网友内心 os 如下
这些人不需要为高盛仅有 0.7% 的录取率而焦虑。当普通留学生还在纠结简历上的 GPA 小数点后两位时,他们踩着 " 家族通道 " 就能直接跳过投行招聘初筛。
就像 Reddit 网友吐槽的:" 我们面 5 轮,他们面 1 轮;我们穿西装刷题,他们穿潮牌上班…… "
cr. Reddit
这类人在英文里被称作 Nepo babies/Nepo kids(可以翻译成关系户),有父母的名气和人脉他们可能从出生起就通往了成功。那没有背景的普通留学生,想进投行难道只能陪跑吗?
其实并不是,需要大家要明白的是,这些所谓的 Nepo babies、Trust fund babies,在投行招聘里是极少数的特例。高盛每年招 2600 个实习生,靠 " 家族关系 " 拿到 courtesy interviews 或者 Legacy interviews 的可能连 1% 都不到。
而且这些 "Lemkau" 们也许还面临着更严苛的考核:你家里能不能给投行带来几十亿收益?你家人在公司是什么级别?抛开这些不说,老钱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按 " 卷王 " 的标准培养:在私立学校卷 GPA,一路考进 Ivy 或 Top 文理学院;暑期进对冲基金实习,简历上的经历吊打一堆普通学生,甚至行业知识能对标投行的全职分析师……
只有这种 " 自带光环 + 实力能打 " 的孩子,投行才敢给个面子发个面试。说的直白点,是这些超级 VIP 实力 " 拿得出手 ",不然招个啥也不会的小白,客户那边反而会翻脸,得不偿失。
没有 " 家庭背景 ",也没有 " 拼爹 " 的机会,99.9% 的普通申请者还是得老老实实走投行常规的申请流程。哪怕你是 Ivy 校队队长、身兼数个 diversity 标签(少数族裔 + 女性等 buff 叠满),在华尔街的招聘中该走的申请流程一步也少不了:先拿下 3.8 + 的 GPA 保住简历门面,再靠 Networking 打破信息差拿到面试,接着闯过一轮轮技术面、行为面,最后杀出 Superday 的重围拿到一张 Offer,这才是大多数留学生求职季的真实写照。
而要想顺利走完这一圈流程,其中最最重要,也恰恰是美国求职最 unique 的地方:是你会不会 " 主动建立连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会不会 Networking?
2
Networking 的本质:不是 " 攀关系 "
WSO 上有条评论也说得很直白:投行这个行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认识谁。
哪怕你是社区大学转学生,只要 Networking 做得到位,照样能拿到和 Ivy 学生同台竞争的机会;但反过来,就算你是哈佛学霸,不做 Networking,简历大概率会被投行面试官扔进垃圾桶,淹没在 36 万份申请里。
所以对普通留学生来说,Networking 不是选修课,而是生存战。你必须主动出击,通过 Networking 建立自己的人脉,争取到面试机会。WST 拿到八大投行 2026 年暑期实习的学员 Stacey 分享的,自己的大部分面试都来自于 Networking:
Stacey
真正经历 recruit 下来才知道,最难的其实是拿到面试,而不是面试本身。
我差不多在去年 10 月底左右开始集中打 networking call,之后基本上拿到的面试都是这一波打出来的,所以真的需要重视。
Networking 这件事非常需要早早开始准备、熟能生巧,通过复盘自己前一次的表现不断地进步、调整。提高 " 质 " 的前提一定是 " 量 " 能够跟上。
在北美,投行和 networking 是高度捆绑在一起的。如果想要拿到北美投行暑期实习 offer,就一定需要高质量的 networking。而且,现在北美求职有个新趋势,Networking 越来越像投行的第一轮面试,很多投行经常会问一些简历相关的问题,甚至还可能会问到 technicals。
那普通人该怎么靠 Networking,在常规赛道里跑出优势?
找对人:从 Entry level 到 high level
通过校友 Email list,在 LinkedIn 上找到 Networking 的对象。
如果前期做 Networking 没什么底气害怕失败,那么就从 " 练手 " 开始。比如你的目标是 BB 行,那么一开始可以找一些 Middle market 的员工去做 Networking;或者你有比较偏好的组,那么那些你并不想去的组也可以成为前几次 call 的对象。
另外,Networking 是一个长线游戏,你可以从刚入职公司的学长学姐开始。先在这些 Entry level 的人身上建立一定的自信程度,获得他们信任度,第一步能够做好 networking 就算入门了。陆陆续续通过和基层的人 Networking,获得人脉的积累的同时,也积累到更多的行业知识,再持续往上建立关系网。
关于这点,WST 的创始人 Jerry 老师就分享过自己拿到高盛三把手 referral 的故事,大家可以点击视频查看 ~
说对话:用专业替代 " 求帮助 "
有效的 networking 能帮助你建立有价值的职业关系和网络,这对于求职、职业发展或业务拓展都非常重要。在 networking 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把以下 3 点做好能够大大提升 networking 带来的效益 ~
1、提前做好行业 research,知己知彼
在见面前,了解对方的背景、工作经历和兴趣爱好,准备好几个相关的问题和话题。这些问题可以包括他们你的职业经历、行业趋势、个人建议等。
2、表明期望,有效开场
准备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简要说明你的目的和期望,这样对方会知道你希望讨论的主题,并能够更好地引导话题。
3、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Networking 不同于正式面试,轻松的氛围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在对方发言时认真倾听、思考,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疑问。当你表现出真诚和开放时,对方更可能提供有价值和实际的反馈或建议。
做对事:从聊天到长期信任
一次成功的 Networking,不是聊完就结束。关键是后续跟进。
在见面后发送感谢邮件或消息,感谢对方的时间和建议,这表明你重视对方的建议和时间。此外也要定期更新对方你在职业发展上的进展或你如何运用他们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这些方法,能够让你通过 networking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通过优化 networking 的效率,你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确保每次交流都能带来实质性的成果。
Connection 和 network 是个人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 Networking,WST 的 Networking 资料包可以很好的帮到你,涵盖 LinkedIn 撰写教程、Follow-up 模板、Cold email 模板等,大家可以添加下图小助手获取 ~
3
从大一开始,留学的每阶段做什么?
当你靠 Networking 拿到面试机会,接下来要做的,是用硬实力接住它。这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线。
WST 用一张图梳理了美国 2029 届准大一新生的求职时间线,标注了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对想冲进北美高薪行业的同学来说,这张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前规划,才能让每一步努力都踩在收益最大化的节奏上。
尤其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大三暑期的可转正实习。
这是因为北美高薪行业招聘更倾向于招募暑期实习过的员工,让他们毕业后以全职身份入职。因此,高薪行业求职分为两部曲:【可转正实习 + 转正】。
目前 WST 就有非常多学员通过早规划和 Networking 斩获了投行 2026 年可转正暑期实习 Offer,以下仅展示部分:
无绿卡、UVA 本科学员
Jefferies IBD
Dallas Office
西北大学本科学员
Morgan Stanley Fixed Income
New York City Office
Duke 本科学员
J.P. Morgan Investment Banking
无绿卡、UCB 本科学员
BofA Global Investment Banking
Los Angeles Office
Goldman Sachs Risk
Salt Lake City Office
UChicago 本科学员斩
Deutsche Bank Investment Bank
San Francisco Office
UPenn 本科学员
Wells Fargo Fixed Income Rotational
Charlotte Office
上外附中、UChicago 本科学员
Nomura IBD
New York City Office
要顺利拿下大三暑期的可转正实习,大一大二的基础阶段必须精准发力。这里就不得不提许多海外顶级公司都会开放的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早期项目,既能快速了解行业状况,感受企业氛围,又可以了解公司内部的招聘流程,进而加速求职过程。
这里 WST 也给大家整理目前全行业正在开放的低年级项目汇总,有需要的同学找小助理获取 ~
面试实力是拿 Offer 关键
Technical 靠背题就能过,但 Behavioral 恰恰是投行最看重的,也是 90% 的留学生栽跟头的地方。
特别是现在 AI 取代初级分析师的话题不绝于耳,在投行招人少的前提下,它们对 Candidate 能力的要求一定比原来的更高。
这里的 " 能力 " 指的是 " 综合能力 " 而不是你的 hard skills。综合能力也就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那部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情感需求理解的能力、同理心等等。
想成为不可替代的候选人,就更需要大家提前规划,做好 Networking。WST 一位拿到八大投行纽约办公室 2026 年暑期实习 Offer 的同学曾分享:
刷面经积累题库是准备行为面试最基础的一步。WST 导师让我根据之前准备的基础问题进行拓展,从理解公司问题考察的本质出发,学会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
公司 hire 你 hire 了什么?你立刻就能提供什么?你能 potentially 提供什么?
为什么要 hire 你不 hire 别人?
你最大价值在于什么?
要细化每一段实习故事,熟知实习过的公司,你要理解工作背后的底层逻辑,逐步构建对行业的认知框架。
想了解留美求职的更多细节?
想知道如何准备高薪行业求职策略?
想留美该如何规划?
不经过正规化和魔鬼式的训练,何谈年薪百万?
备战 2026 求职季
报名 VIP 项目,扫描下方二维码
联系 WST 团队咨询项目 ~~
声明:所有学员斩获的高薪岗位实习 / 全职 offer,均是通过 WST 的求职项目达到自身实力过硬,符合公司录用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请所获得。
▼点击这里,更多求职资讯尽在 WST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