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近日,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坦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 "18C 章程 " 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斯坦德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斯坦德的机器人以提供工业场景中的物料搬运为主,包括背负式、传输式、叉取式、牵引式。当然了,虽然是做搬运这种听上去不复杂的活,但斯坦德的机器人取放货物的精度比较高,而且能在无人状态下大规模运行。
斯坦德的机器人可以应用在 3C、汽车、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 2024 年出货量计,斯坦德为全球多个高科技领域最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 ( 3C ) 行业位居第二、汽车行业位居第二,以及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斯坦德创始人王永锟生于 1991 年,是黑龙江鹤岗人。2009 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王永锟报考哈工大的过程也很有意思。高考完填志愿时,他看到了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在日本东京的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以五场全胜的成绩斩获冠军的新闻。于是,他报考了哈工大。
大四时,王永锟加入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并在全国机器人比赛中取得亚军。
硕士毕业后,王永锟和几位校友先在哈尔滨做机器人创业,一年后他们去深圳,创办了斯坦德。因为他们发现,他们从事的机器人硬件的领域,供应商都在深圳。吸引王永锟到深圳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他的创业榜样大疆也在深圳。王永锟觉得,自己的团队创业跟大疆创业初期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校园创业,都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都拿了亚军,而且大疆的创业导师李泽湘之前也是哈工大的。"
斯坦德选择的方向很准:工厂内的柔性物流。最初的客户,包括华为。
" 工厂柔性物流 " 是一种适应多变制造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的物流组织模式。它的核心在于 " 柔性 ",也就是可以根据订单、产品变化、生产节拍等因素灵活调整物流路径、资源配置和作业方式。
而搬运机器人(如 AGV、AMR)又是工厂柔性物流的关键执行单元,承担着 " 物料在工厂内部的高效流动 " 职责。它们打破了传统 " 人推车 / 固定轨道输送 " 的方式,能够在复杂、动态的制造环境中灵活调度和运行。最典型的场景是:通过激光导航、SLAM 导航的 AGV(自动导引车)或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进行零部件 / 成品搬运。
面对厂方的压力,斯坦德更需要在技术上不断迭代,让工厂内的运转周期更快、更科学。
2018 年年底,已经为华为服务了两三年的斯坦德,破格成为华为的一级供应商。王永锟认为," 这对于斯坦德是一个可以比肩上市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如今,斯坦德已服务超过 400 家客户,关键客户留存率超 60%,涵盖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 等知名企业。
自成立以来,斯坦德完成了多轮融资。2024 年 5 月,斯坦德获得 D 轮投资,投后 21 亿元。斯坦德投资方包括小米智造、博华资本、梁溪投资、青橙资本、蔚来资本、中信建投等多家知名机构。
其中,引入了无锡梁溪区引导基金的投资后,斯坦德的公司注册地址也改为了无锡,但总部仍在深圳。
斯坦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多样化的工业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是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 " 世界模型 " 及 " 群体智能 " 的企业。
2022 至 2024 年,斯坦德营收分别为 0.96 亿元、1.62 亿元和 2.51 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1.28 亿元、-1.00 亿元和 -0.45 亿元,期内合计亏损为 2.73 亿元,从成立至今累计亏损 5.32 亿元。期内斯坦德的机器人销量也从 725 台增至 1932 台。
斯坦德的供应链风险在于,其核心零部件如高精度谐波减速器等高度依赖日本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等海外供应商。一旦供应商交货延迟,会导致斯坦德无法向下游客户交货,引发资金链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斯坦德还跟小米强绑定。小米不仅是斯坦德的股东,还是斯坦德的客户。斯坦德机器人作为载具,在小米 YU7 生产线上为门线、外装、仪表盘等物料提供运输。
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市场正以 27.5% 的复合增速扩张,预计 2029 年规模达 30.03 亿美元。
斯坦德也面临诸多竞争,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大疆、海康机器人、极智嘉、新松机器人等;国际巨头包括发那科、ABB 等。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写作中参考了 IPO 进行时(傍上小米,供应链被卡脖子,斯坦德机器人技术盈利难平衡)、中国青年报(王永锟:要做中国人自己的机器人)等报道,一并致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