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技公司的谱系中,荣耀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
它既非小米、vivo 这样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创业,也不是国企改制为民企的样本,而是一家在断臂求生中诞生的公司:2020 年底,荣耀开启独立发展历程,这意味着它需要在全新的起点上,重建自身的技术、品牌与市场能力。
这种经历和身份,让它在中国一众科技企业中,像一只重返自然的动物:既非野生,却也不再依附于原先的生态体系。它一边保持曾经学会的技巧,一边在丛林里长出新的爪牙;它不是最大最强的,但极度敏锐,小心应对每一次风吹草动。
彼时,外界普遍不看好它的未来。一家从供应链、研发平台再到品牌建设,都从零起步的手机公司,能剩下什么?
然而,四年多过去,荣耀不仅活了下来,还一度跻身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前三。如今,它启动了一场为人瞩目的 AI 转型,并伺机向资本市场挺进。
IPO:战略转型的里程碑
6 月,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上市辅导备案,正式启动 IPO 进程。若成功挂牌,荣耀将成为 A 股市场首家以 "AI 终端生态 " 为核心定位的科技企业。
作为一家曾经拥有独特发展轨迹的品牌,荣耀的 IPO 不仅是一家企业迈向资本市场的重要节点,更是其 " 二次创业 " 的里程碑,也是一次系统性战略意图的外化——标志着它正在从传统硬件制造商,迈出转型为全球 AI 终端生态公司的关键一步。
这一战略跃迁并非偶然,背后是荣耀对未来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入洞察。
在荣耀的发展历程中," 二次创业 " 的表述,隐含着一场对旧有模式的扬弃和革新。过去,硬件性能和制造能力是衡量一家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准。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智能终端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硬件功能,而是转向更智能化、个性化、无缝衔接的全场景体验。
荣耀正是抓住了这一趋势,将战略重心从 " 制造硬件 " 转向 " 构建 AI 终端生态 ",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智能生活体验。而 IPO 进程的启动,将为荣耀加速构建 AI 终端生态提供关键资本支撑。
资本市场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平台,更是价值共识的放大器。
一旦荣耀以 "AI 终端生态第一股 " 身份登陆 A 股,其 " 技术破壁 + 开放生态 " 的创新模式,将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知和市场信心。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不再将终端设备视作孤立的硬件产品,而是作为万物互联生态中的智能节点,承载人机交互、数据感知与智能反馈的能力,从而让科技更贴近人、服务人。
荣耀的这一战略跃迁,体现出消费电子行业正在从 " 产品驱动 " 走向 " 生态驱动 "。在 AI 技术加速落地的今天,单一设备的性能提升已经很难拉开竞争差距,取而代之的是系统能力、生态整合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
荣耀的科技赋能理念,还为整个 AI 终端生态战略赋予了人文意涵。
不同于以往 " 技术即效率 " 的逻辑,荣耀试图将 AI 与人的感知、情感、日常生活深度连接,让技术不是冰冷地 " 替代 ",而是温和地 " 增能 "。
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中,也正在转化为资本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IPO 是验证这种价值认知的第一关口,也是荣耀将技术创新、人文理念与商业逻辑打通的重要实践。
一旦 IPO 完成,荣耀将成为一家以 "AI 重构终端体验 " 作为战略底座的公司,而资本市场对 "AI 终端生态第一股 " 的期待,本质上也是在为行业未来的价值走向投票。
存量竞争的红海里,手机厂商早就没有了舒适区:当机海战术失效,靠 " 参数膨胀 " 带来短期单点突破获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将战略重心转向 " 技术破壁 + 开放生态 " 的荣耀,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转型样本。
IPO 不只是荣耀的资本进场仪式,更是中国科技企业在 AI 时代追求全球化、生态化、人本化转型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说,荣耀的 IPO,是一家科技公司主动走出硬件舒适区的一次自我挑战,也可能成为整个行业迈向新范式的一枚信号弹。
荣耀 Magic V5:释放潜能的具象载体
7 月,荣耀 Magic V5 正式发布,这是荣耀宣布向 AI 终端生态公司转型后的第一款旗舰产品。荣耀官方将其定位为 " 全球最轻薄的折叠旗舰 " 和 " 行业最强 AI 智能体手机 ",荣耀对它寄予的厚望从发布会上的一条视频可见端倪。
" 有人困于洞穴之影,有人拥抱潜能之光。"
在这支名为《潜能之光》的宣传视频的开头,荣耀借用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句话。洞穴里的囚徒,终其一生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将这些影子误认为真实世界的全部,沉浸在由虚幻表象构建的认知囚笼中,孤独、痛苦、困顿且迷茫。而寓言中那束照亮洞穴的光,则成为认知觉醒的象征。
柏拉图的 " 洞穴之喻 " 是西方哲学中最富象征意义的隐喻之一,它探讨了真理、知识、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寓言的思想影响极为深远,在其他哲学体系中也能找到与之相似的观念。
比如,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在 " 梦蝶 " 中表达了对真实与幻象的怀疑;在 " 知止 " 中讲求破除固执认知,超越表象。洞穴的影子与 " 梦中之蝶 " 一样,都是对认知边界的隐喻。庄子也关注 " 如何从幻象中解脱 ",这与柏拉图追求 " 理念之光 " 的目标遥相呼应。
从古希腊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 洞穴之喻 " 揭示的核心命题(如何从表象走向真理,从无知走向觉醒)一直是哲学最深邃的母题之一。荣耀借用这一哲学象征,也是在回应当下科技行业对于 " 认知边界 " 的突破、对于 " 潜能之光 " 的追寻。
洞穴之喻,是荣耀回看过往时的反思和顿悟。在走过困境、经历觉醒之后,打造 AI 终端生态的路径已经徐徐铺展开来。借由荣耀 Magic V5 的发布,荣耀将品牌战略定为 " 释放潜能,自由翱翔 "。而荣耀 Magic V5,则是这一哲学隐喻在技术实践层面的落地。
截至 2025 年中,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从早期试验阶段,进入稳定增长和高端差异化竞争阶段。眼下,除苹果外,包括三星、华为、OPPO、vivo 和小米在内的全球主要手机大厂都已推出了折叠屏手机。
折叠屏手机不再只是炫技实验,而逐渐成为高端市场的常规兵种。各大厂商都在尝试 " 生产力 + 潮流设计 " 的平衡点,而 AI 大模型与折叠屏交互结合则是新趋势。
荣耀将折叠屏手机定义为 "AI 生产力的最佳载体 ",荣耀 Magic V5 是荣耀 AI 战略阶段性成果的集成载体,它搭载了完整的 MagicLM 能力、最新的 Magic OS 系统与 AI 任务调度框架,尝试将 AI 操作系统从概念变为产品形态。这也说明荣耀的战略考量不仅仅是硬件形态的创新,更是通过 AI 技术激活硬件潜能,实现 " 形态创新 + 智能体验 " 的化学反应。
荣耀历代折叠屏旗舰始终将轻薄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并多次刷新行业纪录。荣耀 Magic V5 延续并强化了这一技术路线,以巩固其在轻薄折叠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是,传统折叠屏存在轻、薄、强无法兼得的 " 不可能三角 ",为了追求轻薄,往往不得不牺牲性能,荣耀则另辟蹊径,通过鲁班架构创新,跨界应用航天材料,实现了机身抗冲击性能提升 40 倍的同时,重量仅 217g,成为 " 释放潜能 " 的具身诠释。
荣耀还通过 12.5 万次并行计算的 AI 模型训练,把折叠屏产线的组装精度从 0.04 毫米提升至 0.003 毫米,从经验依赖到 AI 驱动,意识的转变带来了 10 倍精度的提升。
青海湖电池的研发历程,同样是对 " 洞穴之喻 " 觉醒路径的生动演绎。
在长达 3 年的电池研发过程中,荣耀经历了 70 轮验证,尝试了 1000 多种材料。当团队打破思维定式,与宁德新能源开放合作,洞穴外的阳光照射进来,硅碳负极材料的潜力被发现," 超级胶水 " 粘结剂的研发成功,实现了 25% 的硅含量,使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901Wh/L。荣耀以 6100mAh 电池创造了折叠屏电池史上的新纪录,在电池技术领域从追随者一跃成为引领者。
荣耀要打破的,是能力的边界,也是思想和认知的边界。技术的攻坚与突破是 " 术 ",而认知的重构与升维才是 " 道 "。
折叠屏产品研发的核心不是追逐轻薄和参数,而是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核心价值。
荣耀 CEO 李健的判断是:"AI 的下一场战争,不再只是发生在算力中心、数据中心,以及某个大模型上,而是发生在用户的口袋、桌面与生活场景中,可以为用户带来价值、解决问题的层面。"
让 AI 走进人的生活,为人带来价值,才能真正释放 AI 的潜力。
荣耀 Magic V5 的 PC 级生产力场景设计,瞄准了当代中坚力量的 " 新三重门 " 困境:房价的陡峭、35 岁危机、421 家庭结构。李健希望,荣耀 Magic V5 搭载的 AI 智能体通过一语 PPT、一语编程、一语搜索和一语传送等 " 八大一语 AI 功能 ",帮用户每天省出一小时。
一小时,只是一个理念的度量,将用户从琐碎和重复性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将个人空间释放给自由、生活和创造,才是 AI 智能体的价值所在。
而通过匠心设计、创新智能体、开放 AI 生态架起心灵、灵感、幸福的三座桥,形成技术破壁 +AI 生态共建的价值闭环,就是荣耀追逐的那一束光。
AI 战略的核心
洞穴的阴影笼罩着困顿和迷茫,而成为逐光者的代价是经历痛苦的蜕变。
在《理想国》中,洞穴之喻的关键词是 " 转向 ",每一次转向都是一步上升,但每一步上升都会带来不适应, 甚至短暂的眩晕。
今年 3 月,荣耀发布 " 阿尔法战略 ",提出三大转型阶段:
第一阶段聚焦开发智慧手机,打造 AI 终端新范式;第二阶段构建物理 AI 时代的生态系统;第三阶段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的人机协同新边界。这一战略被视为荣耀 AI 转型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开放生态和技术创新,将 AI 深度融入硬件终端和用户体验。
阿尔法战略的 " 三步走 " 路径,从一部智慧手机,到一个智慧生态,再到一个智慧新世界,这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的过程。
AI 是一场看上去正确、但投入大、见效慢的长期战。荣耀并非行业中最领先的头号玩家,但它在这场战役中试图保有自主方向,而非完全依赖外部模型、接口和算法供应商。荣耀的 AI 战略并不惊天动地,也没有引发行业巨浪,但它代表了一种 " 中国制造向中国计算 " 的试探性跨越。
按照李健的理解,AI 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从 L1 到 L5 五个阶段,荣耀目前处于 L2 到 L3 之间,即让 AI 从 " 会想 " 到 " 会做 " 的阶段。这一阶段,AI 的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落地能力,AI 竞争不再是谁的模型参数更大、谁的模型能力更强,而是谁能更好地交付落地。
过去数年,荣耀凭借强劲的研发能力和稳健的供应链体系,迅速在智能手机市场站稳脚跟,但荣耀并未满足于性价比品牌标签带来的短期红利,而是不断探索 " 智能终端的第二增长曲线 "。
事实上,在阿尔法战略公布之前,荣耀已经在稳步且坚定地向 AI 迁移。
2023 年,荣耀在开发者大会首次提出 " 平台级 AI" 的构想,强调端侧多模态和设备协同。2024 年,MagicOS 8.0 发布,内嵌 MagicLM 自研端侧大模型,搭载 MagicRing 信任环(一种跨设备互联技术)。
阿尔法战略启动之际,荣耀亦同时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超 100 亿美元,以构建覆盖全场景的 AI 生态体系。7 月,荣耀 Magic V5 发布,集成端侧多模态感知、意图理解与 " 跨设备智慧执行 ",成为其 AI 转型的阶段性总结之作。
荣耀 Magic V5 发布会还同步推出了荣耀平板 MagicPad 3、荣耀 MagicBook Art 14 2025 等新品。这些产品将共同构成荣耀 AI 终端生态的组成部分,实现不同设备间的协同。
看上去平静的产品节奏背后,其实是巨大的认知转变。
荣耀不是唯一做 AI 手机的厂商,但它是少数将 "AI 重构终端体验 " 作为战略底座来推演的公司。不同于大模型厂商强调参数和生成能力,荣耀的 AI 战略更像是在从系统层和设备协同两个方向,构建自己的 AI 框架。
这句话听上去抽象,但如果你真用过荣耀 Magic V5 或者荣耀 MagicBook 笔记本,你会发现它们在处理 AI 操作时确实做得没有 AI 的存在感。荣耀试图证明,AI 不是一个喊口号的界面,也不是一个浮层式外挂,而是一种操作系统级的能力。
这是一种温和的创新方式。它不惊艳,但耐用。
MagicLM 在公开参数上逊于 GPT-4、Claude 3,但重点在于:它是端侧运行的,且是真正落地在荣耀的操作系统层——从调度系统、输入法、相机、联系人到跨设备传输,都做了 AI 改造。荣耀像是在做一场 " 神经重塑工程 ",试图让原本被孤立的功能、设备与数据,在 AI 的理解力下重新连接。
荣耀选择的这条 AI 重构终端之路,需要四大能力支撑:用户理解能力、硬件创新能力、AI 智能体创新能力和开放生态能力。幸运的是,这正是荣耀 AI 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开放生态的构建不是一家公司的独角戏,需要上下游的协同和共建。
AI 如何共建?在今年的 MWC 上海展上,李健首次提出了 " 方向盘模型 " 概念。在这一模型中,荣耀自视为 " 生态树干 ",联结多方资源,形成合力。李健表示:" 开放共生,众木成林。希望能与所有伙伴一起,共同实现三个开放(开放的生态、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让用户需求更快闭环,让 AI 更快走进生活。"
荣耀强调的是,AI 终端生态不能由某一方独立完成,而必须形成 AI 模型企业、运营商、AI 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协同的生态联盟。这一理念,正在构建 AI 时代的新产业范式。
过去两年,智能手机行业已从 " 硬件红利 " 转向 " 智能红利 "。靠拼硬件、拼堆料的方式已到头。如果继续走机海战术,荣耀只会在价格战中被耗死。而 AI,可能是它突围的窗口——虽然难、慢、苦,但这是一个尚未被完全占领的战略高地。
这条路一旦走通,荣耀将会开辟一条在智能手机红海中不依赖价格战、不完全依赖大模型供应商的新路径,迈出从 " 中国制造向中国计算 " 的一步跨越。
结语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剧烈动荡中,荣耀是少数从危机中反弹、并试图重塑行业格局的公司之一。荣耀既是产业变局中的幸存者,也是二次创业者。凭借资源残影自救成长,又在产业结构剧变的浪潮中,试图完成自我身份的重建。
眼下,荣耀面临的局势依然不轻松。
2025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化加速、国产品牌主导、高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格局。荣耀的端侧 AI 能力仍需持续优化,AI 生态的丰富度和系统开放性也有待打磨。但比起大模型厂商动辄 1000 亿参数的喧嚣,荣耀更像是在角落里做安静的重构。在 AI 巨潮涌来的这个时代,这种低声量、长周期、软连接的路径,未必最性感,却可能最接近真实的落地路径。
当大多数同业还沉迷于参数竞赛时,荣耀已经将目光从穴壁上的影子移开,成为了那个转身看见太阳的人。转身,意味着一种方向的改变,一种告别过去、重新开始的姿态。看见太阳,则象征着希望、光明、新的开始和繁荣。
荣耀这场 AI" 二次创业 " 没有 OpenAI 那样的硅谷叙事,也没有明星创始人的天才光环。但它却代表了另一种路径的可能性:不做科技的英雄梦,而是做时代需求的现实回应。(陈序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