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7 月 14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揭示,自 1835 年以来,人类建造的数千座巨型水坝蓄积了惊人的水量,其质量重分布效应足以改变地球自转轴,导致两极发生可测量的偏移。
该研究于 5 月 23 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科学家指出,地球地壳像一层坚硬外壳漂浮在粘稠的地幔之上。当大量水体(如水坝蓄水)在地壳上重新分布时,其重量会驱动地壳在地幔上滑动,进而改变地球自转轴的方向,这一现象称为 " 真极移 "。
此前研究已证实人类活动引起的水体迁移可导致极移:气候变化引发的冰川融化预计本世纪末将使两极偏移 27 米;而 1993-2010 年间的地下水开采已导致 80 厘米偏移。
这项新研究量化了 1835 至 2011 年间全球 6862 座大坝的影响。数据显示,其蓄水总量足以填满两个大峡谷,并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23 毫米。研究发现,正是这些蓄水导致地球两极在研究期间累计偏移了 1.1 米。
" 水坝不仅从海洋抽水、降低海平面,更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了质量。" 研究主要作者、哈佛大学研究生娜塔莎 · 瓦伦西奇解释道。
通过计算机建模,研究揭示了极移的两个阶段。1835 至 1954 年,北美和欧洲大规模建坝使北极向东 103 度子午线(途经俄罗斯、蒙古和中国)移动 20 厘米。1954 至 2011 年,东非和亚洲的大坝建设增加质量,导致北极向西 117 度子午线(贯穿北美西部和南太平洋)移动 57 厘米。极移路径呈摇摆曲线,总偏移未超过 1.1 米。
瓦伦西奇表示,尽管极移对地球进程的影响较小,但水坝对海平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两极偏移约 1 米,不会引发新冰河时代,但对海平面影响显著。"20 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 12 至 17 厘米,其中约四分之一的水被水坝拦截。她强调:" 水坝的蓄水效应需纳入海平面上升预测,因为其影响可能相当显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