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前天
“外卖大战”白热化,香飘飘与蜜雪冰城遭遇“冰火两重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7 月 11 日晚间,香飘飘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5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10.35 亿元左右,同比下滑 12.21%;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亏损 1.11 亿元左右,较 2024 年同期增加 6809 万元。

香飘飘的股价,相较 2019 年 8 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了 60%。

营收下滑,利润亏损,股价下跌,香飘飘怎么了?

当前," 外卖大战 " 进入白热化,现制茶饮品牌纷纷爆单。

冲泡奶茶与现制奶茶,境遇为何 " 冰火两重天 "?

香飘飘的业绩下滑,早就开始了。

2017-2024 年香飘飘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2017-2019 年,是香飘飘的高速增长期,营收从 26.40 亿元增至 39.78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22.6%。

2020-2022 年,受疫情影响,香飘飘的营收连续三年下滑至 31.28 亿元,累计降幅 21.4%。

2023 年,香飘飘的业绩开始反弹至 36.25 亿元,但 2024 年再次下滑至 32.87 亿元。

仔细看,即使是 2023 年反弹,增长率也不过 15.9%,远低于 2017-2019 年的复合增长率。

2024 年的营收,基本上与 2018 年持平。

这说明,香飘飘的业绩在 2019 年达到高峰后,整体已呈下行趋势。

香飘飘的创始人蒋建琪,早年靠卖棒棒冰起家。

2004 年,蒋建琪看到街头奶茶店生意火爆,年轻人经常排队,便创立香飘飘想研发一种杯装奶茶。

次年,香飘飘推出首款杯装奶茶,定价 3.5 元 / 杯。

与街头奶茶相比,杯装奶茶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方便快捷,性价比更高。

香飘飘奶茶

推出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数千万。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香飘飘豪掷 3000 万在湖南卫视投放广告费。

知名度提升,拉动销售额迅速增长,2006 年暴增至 4.8 亿元。

虽然优乐美,立顿奶茶、香约奶茶等数十家品牌相继杀入杯装奶茶市场,但是,香飘飘凭借品牌、渠道与营销优势,稳住了市场地位。

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在冲泡奶茶行业,香飘飘市场份额突破 50%,远超优乐美(约 20%)、香约(约 10%)等竞品,是当之无愧的 " 中国杯装奶茶第一品牌 "。

2010 年,香飘飘奶茶销量突破 10 亿杯,销售额过 20 亿元。

" 绕地球 3 圈 " 的广告语,开始响彻大江南北。

2017 年 11 月 30 日,香飘飘登陆上交所,成为 " 中国奶茶第一股 "。

上市首日市值约 56 亿元,2019 年 8 月,市值一度突破 150 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香飘飘的市值只有 57 亿元,不及 6 年前的一半。

香飘飘股价走势

业绩下滑,也让资本市场对香飘飘失去了信心。

香飘飘为何业绩下滑?

在公告中,香飘飘这样解释——

2025 年上半年,受到外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公司传统冲泡产品在旺季销售承压,叠加春节时点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前,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

冲泡奶茶,是一种 " 季节性 " 很强的消费品。

冲泡奶茶需要用热水冲泡,属于热饮,主要需求集中在冬季。

按照香飘飘的说法,今年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短,直接影响了销售额。

更重要的是,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饮品的健康属性愈发关注,元气森林、东方树叶等 "0 糖 0 卡 " 饮品成为爆款。

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

以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为例,早在 2011 年已上市,连续多年亏损。

随着无糖饮料的火爆,东方树叶也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 年年增长率超过 100%,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 90%。

与之相比,香飘飘的冲泡奶茶产品含有脱脂奶粉、植脂末和白糖,被贴上 " 高糖高热量 " 标签,在健康属性上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新茶饮品牌的层出不穷,为偏爱奶茶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新茶饮通常使用鲜奶、新鲜水果等天然材料,在选材和口味上推陈出新,一个品牌一年能上新数十款新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与之相比,香飘飘的冲泡奶茶口味不足 20 种," 标准化工业品 " 在产品创新和口感上相差甚远。

如此看来,香飘飘陷入被健康茶饮和新茶饮 " 前后夹击 " 的窘境。

数据显示,冲泡奶茶市场规模近 5 年复合增长率仅 2.1%,显著低于现制茶饮行业 18.7% 的增速。

无糖饮料市场 2023 年同比增长超过 100%,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更是高达 88%。

此消彼长之间,冲泡茶饮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萎缩,香飘飘的日子将更难过。

其实,香飘飘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2017 年成功上市后,便推出了液体奶茶,拓宽产业线。

香飘飘开出线下奶茶店

2024 年 12 月,香飘飘在杭州开出了首家线下奶茶店。

2025 年 3 月,香飘飘在成都春熙路开设第二家线下店,主打 " 果茶 + 特调无醇鸡尾酒 " 的跨界组合。

香飘飘开设线下店,迈出了向现制茶饮赛道突围的战略尝试。

遗憾的是,我国的现制奶茶市场竞争已进入 " 红海阶段 ",头部品牌(喜茶、奈雪、蜜雪冰城)占据近 60% 的市场份额。

香飘飘想要突围,难度不小。

2005 年,香飘飘推出杯装奶茶,抢了街头奶茶店的生意。

20 年后的今天,香飘飘的生意,又被街头奶茶店抢走了。

外卖,无疑是街头奶茶店成功反击的关键角色。

让我们再对比一下冲泡奶茶与现制奶茶。

简单来说,香飘飘的优势,就是便宜与方便。

外卖的出现与普及,稀释了香飘飘的优势。

这次 " 外卖大战 ",自 7 月 5 日启动,淘宝、京东、美团投入巨额资金,加大补贴力度,祭出 " 满 25 减 21"、" 满 16 减 16" 乃至 "0 元购 " 等重磅补贴。

现制茶饮,因消费高频、低客单价、出餐简单稳定等特点,成为承接这一次 " 外卖大战 " 的最大赢家。

网友晒出的消费记录显示,20 单外卖,17 单属于 "0 元购 ",像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茶饮消费,平台补贴后一分钱没花。

这价格,比香飘飘 " 香 " 多了。

平台的史无前例的补贴力度,极大刺激了消费热情。

7 月 13 日凌晨,美团发布 " 战报 ",截至 12 日 23 时 36 分,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 1.5 亿。

7 月 14 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在订单结构向全品类深度拓展的同时,日订单量再次突破 8000 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 0 元购)。

大部分订单量,涌向了街头奶茶店。

奈雪的茶提供数据显示,7 月 5 日至 7 月 6 日周末两天外卖订单破峰值,两天突破 100 万单,环比增长 50%,单店最高环比增长 230%。

奶茶店爆单

蜜雪冰城订单暴增,系统一度因订单过多出现异常。

奶茶店订单堆积如山,店员疲于奔命,与营收下滑的香飘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冲泡奶茶与现制奶茶,境遇可谓 " 冰火两重天 "。

核心原因,就是即时零售重构了消费场景。

街头奶茶店依托外卖平台,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 " 即时解渴 "" 社交分享 " 的需求,更能将服务范围扩展至 3-5 公里甚至更远。

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通过整合供应链降低成本,现制奶茶单杯售价已接近冲泡奶茶。

叠加平台的促销补贴后,现制奶茶的价格低于冲泡奶茶。

冲泡奶茶方便 + 便宜的优势,荡然无存。

即时零售场景下,包括香飘飘在内的企业,都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香飘飘 创始人 资本市场 湖南卫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