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7-14
太疯狂了!巨头们继续卷不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今天的文章,我们继续来看一看外卖领域的竞争情况。

这个周末,外卖平台竞争白热化,大规模补贴再度开启,"0 元奶茶 / 咖啡 " 等活动更是引爆全网,各大平台均宣称战绩赢麻了!

·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12 日晚,即时零售订单量已达 1.5 亿;微信等社交平台小程序下单额屡创新高;单量激增也带动骑手收入上涨,以 7 月周末为例,骑手日收入增长 111%。

· 7 月 14 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破 8000 万,创历史新高。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 2 亿基础上,本周又环比净增 15%。在非餐方面,1205 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过 100%。此外,阿里重磅宣布计划未来 100 天,每周六推 " 超级星期六 ",持续加强攻势。

谁能想到,最先掀起外卖大战的是京东,但火力最猛的却是淘宝。掏出 500 亿,一出手就盯着对方的利润打。剧烈的局势,让不少外资都纷纷下调了业绩预期。详见:外资纷纷下调业绩预期

鉴于粉丝朋友对于巨头的动向持续关注,今天的文章,我们结合 AI 助理 " 问小巴 " 工具,再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以下为主要内容:

美团、阿里、京东即时零售大战再分析

一、生意好不好?

小巴认为,巨头们纷纷布局的即时零售的本质是效率之战。

核心在于进入门槛、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和客户锁定能力。

这场大战涉及高频餐饮外卖向低频实物零售的扩展,胜负取决于谁能以最低成本实现最高效的履约网络和用户粘性。

二、进入门槛与竞争优势:

美团:拥有先发优势和深厚的履约壁垒。

日均配送能力超 6000 万单,覆盖全国 2800+ 县市,通过算法优化和骑手网络形成 " 蜂窝型规模效应 " ——进攻或防御都需逐个区域攻坚,新进入者复制成本极高。

客户锁定方面,高频外卖需求培养了用户即时零售习惯,转换成本较高 ( 例如用户已习惯美团界面和配送时效 ) 。商品供给上,美团闪购积累近 20 万 SKU,闪电仓模式提升选品效率。

劣势在于:骑手成本占营收约 70%,定价权不稳固;用户忠诚度低 ( " 你不在乎谁送的外卖 " ) ,价格战易导致盈利能力波动。

阿里:依托自营商品 ( 如盒马、天猫超市 ) 和淘宝流量生态,具备供应链控价优势。自营商品减少中间环节,长期潜在价格力优于美团 ( 例如相同商品阿里可便宜 20%-30% ) 。

客户协同强,饿了么并入淘宝后,能用奶茶咖啡补贴培养 " 快需求 " 习惯,导流至传统电商业务。

劣势在于:履约网络依赖第三方,初期需高额补贴 ( 如 500 亿投入 ) ,用户粘性尚未验证;商品丰富度目前落后美团。

京东:复用家电供应链壁垒,成本控制能力强 ( 如物流团队复用 ) ,但即时零售与主业协同性差,渗透率低。

劣势明显:履约密度不足,配送效率弱于美团;自营优势在 3C 数码等高价品类,但生鲜日杂等即时品类布局薄弱。价格战下,京东亏损耐受度最低 ( 高盛测算或难抵 260 亿级亏损 ) 。

三、竞争格局与持续性:

美团虽握有履约护城河,但行业进入壁垒不高——阿里京东以百亿级补贴可快速冲击份额 ( 如淘宝闪购单日冲 8000 万单 ) 。

长期看,胜负手在供应链效率:美团靠履约密度,阿里京东靠自营商品控价。若全面价格战,美团成本优势可承受更低客单价,但现金流压力更大。

阿里现金储备更厚 ( 阿里 500 亿投入仅占年现金流 30% ) ,但补贴若无法转化为用户粘性,则成消耗战。即时零售天花板有限 ( 占社零比例不足 5% ) ,增长依赖降本增效,非无限扩张市场。

四、估值贵不贵?

基于最新财务数据和竞争风险推演:

美团:市值 7400 亿港元,静态 PE16 倍,ROE21.8% 显示回报高,但价格战下,若利润缩减 250 亿 ( 高盛测算 ) ,PE 将升至 30 倍。当前安全边际或不足。

阿里:市值 2.03 万亿港元,静态 PE12 倍,ROIC8.7% 偏低,但现金流强大 ( 年经营现金流 1635 亿 ) 。500 亿补贴仅占现金流 30%。极端假设下,即使亏损持续,PE 仍约 15 倍上下。

京东:市值 3900 亿港元,静态 PE8 倍,ROIC8.2% 一般,资产负债率 54.5% 偏高。估值虽低,但即时零售亏损可能拖累整体 ROIC,或需更高风险补偿。

五、小巴思考与总结:

小巴认为,价格战若持续,美团现金流承压百分比最大 ( 主业依赖度高 ) ,阿里根基则更稳。

假设经济下行导致配送需求萎缩,美团骑手成本刚性,利润波动或超 30%;阿里京东可收缩补贴,但用户习惯培养失败将浪费战略投入。

从价投视角目前来看,三者中阿里估值最安全 ( 低 PE+ 强现金流 ) ,美团盈利能力略优但估值偏高,京东估值低但生意模式平庸。

小巴强调,在及时零售这一领域,没有绝对胜者——三大巨头,美团胜在效率,阿里胜在生态,京东胜在供应链,但最终赢家需在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上持续优化。让 " 子 弹 " 再飞一阵子,谁能先停补贴还不掉用户,谁才算获胜。

PS: 本文内容由 AI 生成,不做投资建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团 淘宝 阿里 京东 外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