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评论 当 2025 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数据陆续出炉,吉利控股集团的成绩单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193 万辆的总销量、同比 30% 的增长幅度,不仅是数字的攀升,更是一个中国汽车巨头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强势突围的缩影。尤其是新能源销量突破百万大关,52% 的渗透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品牌在智能电动化赛道上的绝对实力。
销量从 " 量 " 的突破到 " 质 " 的飞跃
吉利控股上半年的销量表现,用 " 全面爆发 " 来形容毫不为过。总销量 1,931,698 辆的数字背后,是连续三个季度销量稳超 90 万辆的稳健态势,这种持续性的高位增长,在波动的汽车市场中尤为难得。
新能源板块的表现堪称 " 现象级 ":上半年销量 1,001,496 辆,同比增长 73%,这意味着吉利每卖出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型。进入二季度,这一势头更加迅猛,新能源销量 538,124 辆,同比增长 65%,渗透率提升至 55%。
从季度数据看,新能源销量从一季度的 46.34 万辆跃升至二季度的 53.81 万辆,环比增长 16.1%,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印证了市场对吉利新能源产品的高度认可。
作为集团核心板块,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 1,409,180 辆,同比增长 47%,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基于这份强劲表现,公司果断将全年销量目标从 271 万辆上调至 300 万辆,这一调整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各品牌的扎实表现。
吉利银河上半年销量 548,408 辆,同比暴涨 232%," 百万银河 " 的年度目标已完成 54.8%。作为吉利新能源战略的核心品牌,银河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其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契合,从家庭用户到年轻群体,都能在银河系列中找到匹配的车型。
领克品牌销量 154,137 辆,同比增长 22%。在竞争激烈的高端市场,领克凭借设计、性能与智能体验的均衡表现,持续巩固着自己的市场地位,成为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标杆之一。极氪品牌贡献 90,740 辆销量,虽然基数相对较小,但每一款车型都精准切入细分市场,用户口碑与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快速增长的同时,吉利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并未削弱。吉利中国星上半年累计销量 615,895 辆,连续 16 个月稳居自主品牌第一。这种 " 新能源与燃油车双线领跑 " 的格局,让吉利在行业转型期拥有了更稳健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其后续全面电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化从 " 产品出海 " 到 " 生态出海 "
中国汽车的 " 出海 " 早已走过 " 低价走量 " 的阶段,而吉利正在用 " 高质量出海 " 重新定义中国品牌的全球形象。上半年,吉利汽车海外出口 184,114 辆,这一数字背后,是产品、渠道、服务与生态的全方位突破。
在亚德里亚区域,吉利国际 EX5 同步登陆六个重要市场,通过本地化的产品调校与服务体系,让当地消费者体验到中国智能汽车的 " 极致性价比 "。这种 " 多市场同步发力 " 的策略,避免了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也让吉利的全球化布局更加均衡。
在港澳市场,极氪的动作尤为亮眼。极氪能源与易充站(香港)合作,接入当地 170+ 座充电站、2300+ 个终端,香港成为极氪能源中国大陆外充电地图首发站。这不仅解决了用户的补能焦虑,更标志着极氪从 " 卖车 " 向 " 提供完整出行生态 " 转型,为其全球化战略打响了第一枪。
上半年,领克海外销量突破万台,成为首个在欧洲实现规模化销售的中国高端品牌。与其他品牌不同,领克采用 " 本地化研发 + 本地化生产 " 的模式,产品设计与功能配置深度适配欧洲用户需求,这种 " 入乡随俗 " 的策略,让领克在欧洲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成为中国汽车 " 高质量出海 " 的范本。
吉利控股的全球化并非单一品牌的孤军奋战,而是旗下多品牌的协同发力。沃尔沃汽车上半年全球销量 353,780 辆,新能源车型占比 44%,凭借其在安全与环保领域的传统优势,持续巩固着在欧美市场的地位。极星汽车销量 30,319 辆,同比增长 51%,并成功进入法国市场。
莲花汽车通过 "2025 莲花杯单一品牌赛 "(覆盖中马 5 站)强化品牌性能基因,以 EMIRA 为统一赛车型号,将 77 年的赛道基因与 F1 尖端技术融入产品,在全球性能车市场树立了独特的品牌标签。
从主流市场到豪华细分,从产品销售到生态建设,吉利的全球化已进入 " 立体布局 " 阶段,这不仅提升了集团的整体销量,更让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从 " 跟跑 " 到 " 定义标准 "
销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技术实力的硬核支撑。2025 年上半年,吉利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技术突破,再次印证了 " 技术为王 " 的行业真理。
在智能化领域,吉利 3 月发布的 " 千里浩瀚 " 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堪称行业标杆。该系统拥有行业最大的软硬件带宽,提供 5 个不同层级的方案,最高算力达 1400TOPS,覆盖集团各品牌全系不同价位车型。无论是 10 万元级的经济型车,还是 30 万元以上的豪华车,都能根据用户需求匹配相应的智能驾驶功能。
在三电技术领域,吉利 4 月整合原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推出 " 神盾金砖电池 " 品牌,实现了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与电芯产品的 " 强强合体 "。这一整合不仅提升了电池生产的规模化效应,更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让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旗下新能源车型提供了更可靠的核心竞争力。
吉利的技术布局并未局限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出行生态。沃飞长空旗下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AE200 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量产构型落地,预计 2026 年取得适航认证并实现商业化运营。这一布局让吉利在低空出行领域抢占了先机,为未来的立体交通生态埋下伏笔。
时空道宇聚焦吉利星座建设与运营,在国内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动 " 地面网络 + 低轨卫星 " 融合应用;在海外,于马来西亚成立合资电信业务运营公司,首次实现对海外电信企业的投资与运营。这种 " 天地一体化 " 的科技生态战略,将为智能汽车提供更精准的定位、更稳定的通信,重新定义未来的出行体验。
技术实力的强弱,需要国际权威的检验。上半年,吉利的技术创新多次获得全球认可。作为 IATF 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史上第一个亚洲会员,吉利获颁 " 杰出贡献奖 ",标志着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
吉利与雷诺合资的浩思动力旗下 Aurobay 极光湾科技,凭借创新的高性能混动系统斩获美国 PACE 大奖(有 " 汽车界奥斯卡 " 之称),这是中国动力系统供应商首次获此殊荣,打破了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领克 Z20(海外名领克 02)、极氪 7X 和极星 4 同时以创纪录高分获得 2025 年度 Euro NCAP 五星安全评级,在碰撞防护、主动安全等核心指标上超越不少国际品牌,让 " 中国汽车不安全 " 的偏见不攻自破。
此外,吉利已连续三年稳居中国车企安全专利榜首,主导制定多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技术规范,从 " 技术跟随者 " 成长为 " 标准制定者 ",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实力提升的最佳证明。
品牌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吉利的快速发展,并非只追求短期销量增长,而是基于长期主义的战略布局。上半年,《台州宣言》的深化落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让集团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构建起了更健康的发展生态。
根据《台州宣言》精神,吉利控股上半年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 回归一个吉利 "。这一整合并非简单的品牌合并,而是在统一战略下,让各品牌保持独特定位:
吉利银河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场,以高性价比满足大众用户需求;领克主打高端智能,面向追求品质与个性的年轻群体;极氪专注豪华智能电动,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沃尔沃、极星、莲花则在豪华与性能细分市场各自发力。
这种 " 统一战略 + 差异化定位 " 的模式,既提升了集团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又避免了内部品牌的同质化竞争,让每个品牌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精准发力,形成 "1+1>2" 的协同效应。
2025 年上半年,吉利控股用 193 万辆销量、52% 新能源渗透率、全球化布局的深化、技术创新的突破,交出了一份让行业瞩目的答卷。这份成绩的背后,是 " 技术自研 " 的坚持、" 用户为中心 " 的理念、" 长期主义 " 的战略,以及 " 全球化视野 " 的格局。
从 " 台州宣言 " 的品牌整合,到 " 全域 AI" 的技术布局;从 " 百万银河 " 的市场突破,到欧洲、东南亚的全球化深耕;从智能电动化的当下,到低空出行、卫星互联的未来,吉利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吉利的探索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标志着中国品牌已从 " 量变积累 " 进入 " 质变飞跃 " 的新阶段。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吉利正以 " 定义者 " 的姿态,带领中国汽车驶向更广阔的未来。下半年,随着更多新技术的落地、新市场的开拓,吉利或许还会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 / 文 网通社 未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