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4 日,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股价 20.63 元,市值 928.76 亿元)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 -49 亿元至 -52 亿元。通威股份今年一季度亏损 25.93 亿元,这意味着第二季度亏损金额为 23.07 亿元至 26.07 亿元。
行业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产业在 6 月份出现环比改善,硅料环节已有复苏迹象。上一周,多晶硅 N 型复投料价格环比上涨超 6%。
第二季度或将环比减亏
在业绩预告中,通威股份表示,今年上半年,虽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受此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录得亏损。
虽然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其中光伏业务持续保持多个环节核心竞争优势,饲料业务稳定为公司贡献业绩;公司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持续突破,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今年一季度亏损 25.93 亿元,这意味着第二季度预计亏损 23.07 亿元至 26.07 亿元。如此一来,通威股份今年第二季度的亏损或将环比减少。
今年 6 月 11 日的 SNEC 光伏展上,某硅料企业负责人就曾透露,头部硅料企业达成整合共识。据测算,我国前 6 大硅料企业占据了行业约 75% 的市场份额,头部企业的动作往往被视为行业出清的关键信号。
而在去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已突破 1000GW 大关,而实际装机需求仅为 480GW 左右,产能利用率跌破 50% 的警戒线。2024 年,从价格走势来看,多晶硅跌幅 39%,硅片跌幅 50%,电池跌幅 40%,组件跌幅 29%。整合出清应该是行业走出阴霾的最快路径,处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多晶硅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7 月硅料价格反弹明显
实际上,今年 7 月,行业就迎来上市公司股价与硅料期货价格的集体共振。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多家光伏上游企业股价从底部大幅反弹。
在新一轮光伏行业 " 反内卷 " 热潮下,硅料价格开始出现回暖。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上一周,多晶硅 N 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 3.4 万元 ~3.80 万元 / 吨,成交均价 3.71 万元 / 吨,环比上涨 6.92%。N 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 3.4 万元 ~3.7 万元 / 吨,成交均价 3.56 万元 / 吨,环比上涨 6.27%。上一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 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 " 不低于成本销售 " 的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因此,在本轮提价过程中,综合成本较高的企业则处于相对劣势,若长期库存积压且缺乏现金流支撑,将面临停产风险,进而推动多晶硅供应结构重塑。本次 " 反内卷 " 行动,本质上是对各家企业的综合成本实力考验。未来,生产企业来自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等各方面的被动调整压力也将持续增加。
记者了解到,通威内蒙古基地一季度硅料现金成本已降至 2.7 万元 / 吨,综合电耗 46 度 / 公斤,硅耗 1.04kg/ 公斤,均为行业领先。2024 年,通威高纯晶硅销量 46.76 万吨,同比增长 20.76%,N 型产品占比超 90%,并实现电子级多晶硅对海外客户的批量供货。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