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DC 宇宙又重启了。
超人来了。
自预告开始,有人嘲笑,有人期待,有人站队。
某人……蹭得没大没小。
在 130 分钟的又唱又跳之后。
Sir 已经开始了期待!
呃。
期待 DC 宇宙的下一次重启。
超人
Superman
豆瓣评分 6.8,上映四天票房 5000 万。
平庸。
这个漫画世界最强的存在,获得了最平庸也最客观的成绩。
它只是用一种最不出错、试图讨喜的方式,讲了一个几乎没有惊喜的故事。
一扫扎导的黑暗风变得明媚阳光。
可你闻得见阳光底下,一股烤焦的塑料味儿。
Sir 看完新版《超人》之后的核心感受是,这是一个阳光普照的旧童话,核心是绝对不会出错的朴素价值观:重视个体价值的人道主义。
DC 彻底漫威化?
更过分。
这版《超人》给我的感觉更像,打开一个用了 DC 的包装纸的零食快递,装着漫威出厂的旧巧克力脆皮,里面流出的却是迪士尼的夹心。
Sir 有时真分不清:
这是超人,还是白雪公主?
他们的共同点首先就在,绝对动物友好。
他不仅同情受害者——
在城市裂成两半的时候,举起砸下来的高楼,让熄火的小轿车成功开走。
也同情受害犬——
当怪兽的脚掌踩下来的时候,超人举起怪物,一口气吹走了底下一只不明白状况的小狗。
甚至同情加害怪——
看见 " 正义帮 " 的绿灯侠、鹰女他们攻击怪物的眼睛、让它的胃袋爆炸来制服它时。
超人表示了同情:为什么不让我活捉它送去星际动物园?
(谁说怪兽不是另一种大型宠物呢)
更别提影片中戏份堪比女主的超狗小氪:
克拉克对它展示了好人对坏狗狗最大的宽容。
全片看下来,唯一的伤亡竟然都是正义帮的伙伴造成的,一只大怪兽 + 一名侵略国总统。
甚至口袋宇宙的崩溃导致整个城市撕裂成两半,最终受伤的,也只是一栋修复后没有对齐的办公楼。
这种童话式的危机处理方式,打造出了一个几乎完全 " 无害 " 的超人。
几次重要的战役,他的高光场面不是通过拳头,而是通过 " 吹 " ——
不在伤人,而在脱战。
无论是在怪兽的脚下救下小狗。
还是在反物质河流里,让元素人父子和自己一起逃离。
他最终和超霸对决的时候,也是通过更间接的手段——毁掉卢瑟的探测器,让威胁极大的超霸摆脱反派的控制。
啥感觉呢?
就像是实力顶天的邓布利多,只会念一句 " 除你武器 "。
滚导用这样的一个虚幻的、童话般的超人故事框架,装载了当下最稳妥、正确的视角——即通过 " 小 " 人物的视角,对 " 大 " 命题进行反思。
超人的 " 脱战 " 式行为,直指大众最基本的反战情绪。
电影里有一个疑似指涉巴以冲突 or 俄乌战争的情节:
美国的某盟友国家利用边界问题,打着 " 解放专制统治 " 的旗号对周边小国进行战争。
超人怎么解决的?
用一种儿戏般的 " 谈判 " 方式——把侵略国的总统放在了一株沙漠的仙人掌上。
唯一被审判的,只有他的屁股。
电影后期的战争再起,被侵略国的小孩高高举起了一面超人的旗帜——他已经成为了小人物寄托自身利益的精神堡垒。
小看了战争,小看了政治,也小看了超人。
唯一重视的,好像只有北美观众所最在意的政治正确。
于是你能看到。
电影里的反派又一次 cos 本届政府。
一个癫狂浮夸又猥琐的政治家。
一个垄断科技企业的自恋狂。
——两人强强联手。
于是,好莱坞再一次(包括上次《编号 17》)向我们证明了:他们真的追不上热点。
卢瑟针对超人的原因,像是一种深柜。
一边说着 " 智慧胜过蛮力 ",觉得自己创造的超霸赢过超人是全人类的胜利。
一边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让城市裂开," 不管,我喜欢的城市还在就好。"
于是你看到。
莱克斯 · 卢瑟——这个留下过 " 有的人只是看口香糖包装纸上的成分就解开了宇宙的秘密 " 的话的、魅力不逊色于小丑的经典漫画反派——在这部电影里,变成了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偏偏被超人用正义的、热血上头的人类铁拳教育了。
而最终撕破他脸皮的,是他从来不在意的普通的小女友、以及被他轻视、肆意抓捕企图消灭的宠物狗。
整部电影都像是在用最朴素的人道主义,给美国右派们撒娇:
你要乖,不要坏。
更可怕的是。
随着超人、卢瑟,这两个绝对故事核心崩坏,周围众生的面孔,也跟烂了起来。
最明显的一个场景就是。
当超人阻止了城市灾难后,所有的市民都友好地围着超人——因为他在意每条生命的体贴与仁慈。
接着,反派就公布了超人的家族使命是统治地球。
瞬间,民众变脸,开始对超人进行攻击和讨伐。
于是你看到。
一个个活人被当做键盘侠来写。
的确,滚导在这个大型商业化作品中,选择的也是诸多国产电影会走的一条路——
核心议题用情绪满足 " 嘴替 ",其他的枝节加入短视频段子玩梗。
那些 " 大 " 与 " 小 " 的冲突,电影并不敢直面,而是用一些傻白甜的 " 同好梗 " 来进行精神按摩。
以上这些,都让滚导的创作理念暴露无遗:
不去思考 " 超人是什么 "。
想的只是 " 人们要什么 "。
当美国队长所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与钢铁侠的大政府理念,在当下这个割裂的分众时代,不再具备凝聚力时。
而英雄一词,也不再被人们所相信。
于是超人,成了 " 你的好邻居 "。
一个更邻家的、更冲动犯错的清澈大学生,可以合情合理地来到这个分裂的世界——
尽情和稀泥。
影片开头,克拉克从那座冰天雪地的纯白氪星堡垒中走出,回到自然的、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田园里。
这是他举重若轻," 哪一边都不想站队 " 的中立宣言。
电影中克拉克和露易丝的感情线,更像是导演与观众的一种银幕对话。
露易丝被设定成一个爱好摇滚的女社畜,在记者的身份之下,拥有叛逆的内心,和理性的思考方式——
她不相信童话,却最终被超人的圣母正义行为所打动。
而让她愿意发自内心接受克拉克的瞬间,是她来到了他成长的小屋,看见他像一个普通的男孩子一样,会在床头挂上喜欢的乐队海报。
这种 " 同好式 " 的示好,是电影企图把主角与观众距离拉近的最终招数。
但是,在松散的讲述中,角色没有足够的前史搭建,他只是 " 存在 " 而已。
就像克拉克在父母家醒来,超狗小氪趴在他的胸前,打着呼噜,毛发在光线柔软地漂浮。
电影只展示了一种 " 本该如此 " 的陪伴状态,却忽视了角色核心的具体细节塑造。
就像,因为这是小狗,所以我要爱它,不管它是怎样的一副横冲直撞的性格。
毕竟,爱小狗总是正确的。
只是,观众无法像克拉克对小狗一样,对待这样一个单薄的新超人。
而滚导的《银河护卫队》系列,已经彰显了他对商业片的把控能力,那些彰显审美的音乐、小人物视角的确也还在。
只是,超人的整体主线,不再是滚导擅长的银河边缘人团队,他不是小心翼翼履行正义的侠客,而是变成了阳光普照的正义信仰本身。
一个真正的,属于主流的 " 神明 "。
这些那些碎片化的小视角,注定像油和水一样无法兼容,怎么看都有点塑料感。
正因为影片没有办法做到一种普遍的传达,最终的讨论在中文互联网似乎也只限于饭圈的内斗," 扎斯林 " 和 " 滚斯林 " 围绕着版本风格各自为战。
超英再生的路依旧漫长,没有办法造神。
只是通过套路化的玩梗,在心头挠痒痒。
而整部电影最能彰显观感的,也是影片中的炫技一幕。
普通人露易丝跟着卓越先生来到反派的口袋宇宙基地,她在保护罩中看着子弹、敌人随着音乐,环绕式地起舞。
的确是一种视听爽感的复现。
但本质上,在一个过于安全的罩子里,我们并不同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就是涂怡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