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昨天
日本乡村小学旧貌换新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日本德岛县三好市群山环抱中的民宿 " 晴与阴 ",其前身是出合小学——一所 2005 年因生源锐减至仅剩 5 人而黯然关闭的乡村学校。日本国土交通省去年推动的 " 第二故乡项目 " 在三好市、岛根县温泉津等地展开实验。在温泉津,当地政府以极高的补贴吸引城市创业者;三好市则将 13 所废弃校舍改造为社区咖啡馆和民宿……

为沉默建筑寻找新生

鼎盛时期的出合小学曾拥有 500 多名学生。然而,如同日本无数乡村学校的共同命运,随着农村家庭持续向城市迁徙,教室日渐空荡,2005 年关闭前只有 5 名学生。此后连续 8 年,该校都招不到学生,不得不在 2013 年正式废弃。它所处的三好市,人口也从 1955 年近 8 万人的峰值萎缩至约 2 万人,其中 65 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 40%。2012 年的数据显示,三好市全市闲置校舍多达 28 所。地方政府不得不广征方案,为这些沉默的建筑寻找新生。

" 晴与阴 " 项目灵感源于民宿创始人、设计师上本朱子的亲身经历。初访三好市时,这片土地的纯净令她震撼。" 这里的水质和空气与东京截然不同," 她回忆道," 首次暂住期间,我儿子的哮喘症状竟消失了。" 正是这个瞬间,让她萌生了定居于此的念头。

当看到三好市征集闲置校舍改造计划时,上本朱子专程考察。步入出合小学静谧庭院的刹那,潺潺溪流、斑驳阳光与宁静氛围击中了她:" 一切都充满可能性。" 她举家迁居,提交了详尽的三年商业计划,在当地政府与居民支持下," 晴与阴 " 应运而生。

" 这所学校曾是地标,却长期笼罩在黑暗中,与社区隔绝," 三好市地域振兴课官员冈祐子感慨," 如今灯火重明,人们重新找回了情感归属,外来者流连忘返的盛况,重燃了当地居民的信心。我认为这才是最大的成就。"

改造远不止于功能转换。室外走廊上,历届学生手绘的毕业壁画色彩依然鲜活;教室里保留的视力表、烧瓶和黑板,以俏皮方式唤醒集体记忆。

这些实践直击痛点。据三好市观光办公室的上神崎幸司介绍:" ‘晴与阴’为三好市正书写的‘更宏大故事’提供了核心场景——在这个故事里,日本乡村并非通过喧嚣浮华的旅游业,而是通过塑造亲密、扎根于乡土且真正本土化的体验来焕发新生。"

对当地社区而言," 晴与阴 " 远不止是一间民宿——这里是旧日记忆重现、崭新故事诞生的空间。" 有位八旬老妇曾与侄女同来," 上本朱子回忆道," 她翻开泛黄的毕业相册,指着少女时代的自己说‘这就是我!’那一刻她眼里的光彩令人难忘。"

当城乡失衡吞噬未来

三好市的困境是日本乡村的缩影。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全国人口连续 14 年下降,截至 2024 年 10 月降至约 1.238 亿,且地理分布不均加剧了裂痕,人口向东京圈 " 单向集中 " 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东京都市圈人口高达 3660 万,而农村地区如东北和九州部分县却人口流失严重。

更严峻的是人口结构危机。统计数据显示,日本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 29.3%,高居全球首位;与之形成尖锐对比的是 15 岁以下儿童占比仅 11.1%,连续 44 年下降创 1950 年以来最低纪录。农村地区老龄化更为触目惊心——三好市超过 40% 的居民是老年人。

经济困境驱动着年轻人逃离。日本农民补贴后人均月收入不足城市白领的一半,大量农业经营体不得不兼业维持生计。这也导致年轻人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当青森县外池浜町的年轻女性因就业限制涌向城市,当地育龄女性数量预计未来 30 年将减少近九成。

东京大学人口学家田中惠子道破症结:" 城乡差距不仅是人口问题,还涉及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结构性失衡。" 而东京的 " 黑洞现象 " 更令人忧心——尽管年净流入 7.9 万人,但因工作压力与育儿成本高企,东京总和生育率跌至 0.96 成为日本生育率洼地,吞噬人口却不孕育新生。

前首相岸田文雄就曾警示:长期存在的人口危机已将日本推向 " 无法维持社会功能的边缘 "," 为防止出现 2030 年代年轻人口急剧减少的状况,如今就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

面对村落消失的预警,这些空间或许无力逆转人口曲线,却让离乡者记得归途,让留守者珍视当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哮喘 宁静 日本 创始人 创业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