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昨天
“马超”牵手“村马” 南北马文化交融共谱文旅新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1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蒙古马超级联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盛大开幕。黔南组织 60 人 " 村马 " 方阵跨越 3000 公里,身着五彩盛装,携 " 村马 " 文化惊艳亮相,与千余匹蒙古骏马同踏草原。

这场以马为媒的文化之约,不仅拉开了两地深入交流的序幕,更在 7 月 10 日正式签署马产业和文体旅产业发展友好合作协议,标志着南北马文化交融、文旅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01

文化盛宴:南北风情辉映,非遗魅力交融

在开幕式开始之前,活动现场就滚动播放了黔南综合形象宣传片,内蒙古市民甄先生说:" 看到大屏上的黔南风景,我对黔南更加向往了,今年一定要去一趟。"

惊喜不仅在开幕式前,当 " 马超 " 正式开幕,黔南方阵惊艳亮相,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等各族同胞身着特色盛装在主会场前步履铿锵,为现场及屏幕前的观众呈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盛宴。随后,黔南非遗演出队带来的《马舞》也令现场喝彩不断。

开幕式后,锡林郭勒盟与黔南三都举行了 " 马超 " 的第一场友谊赛,两个以 " 马 " 为缘的地区,展开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内蒙古,我很喜欢这里,这里的草原和赛马和贵州那边不一样,这边的赛道很长很远,今天是我超常发挥,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来内蒙古赛马。" 在这场团队接力友谊赛中,来自三都的水族选手韦忠帅激动万分。

当晚的 " 遇见 · 马超之夜 " 民族大联欢演出更加精彩纷呈,水族舞蹈《旭早》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精彩的演艺惊艳四座,《长鼓舞》《贲牛搏角》《布依迎客歌》等精彩节目,生动演绎了黔南山水之秀与民族文化之灵动,与草原的辽阔豪迈形成动人辉映。

文化交流延伸至 " 马背上的非遗 " 主题市集和牛奶湖畔的民族展演。黔南的精美银饰、马尾绣、都匀毛尖茶、九阡酒等特色产品,与锡林郭勒的奶制品、马头琴等草原文化符号同台亮相。游客不仅能观赏、购买,还能参与马尾绣 DIY、毛尖茶制作等互动体验。

" 我特别喜欢黔南展区的‘冷泡毛尖茶’,喝起来非常清爽,解腻。" 内蒙古市民张小姐拎着一大包购买好的都匀毛尖茶告诉记者,毛尖茶的味道她非常地喜欢。

在太仆寺旗牛奶湖畔,锡林郭勒盟与黔南州的演员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内蒙古的马头琴,黔南的水族古歌等,为游客们献上了南北交融的文化盛宴。

这场南北民族文化的 " 对话 ",让游客一站式感受南北民族风情,也蕴藏了各民族对生活的共同热爱与合作契机。

黔南州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三都的马文化和锡林郭勒盟的马文化有很多共鸣的地方,黔南的非遗马尾绣和锡林郭勒的马头琴,三都水族的双歌《旭早》和蒙古长调,两地的文化拥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希望通过民族节庆及马赛事,以及马旅游产品的开发、游线的互相联动,助推两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02

产业联动:赛事 IP 互促,共绘马业蓝图

黔南州与锡林郭勒盟都属于民族自治区域,黔南三都水族被称为 " 马背上的民族 ",锡林郭勒被誉为 " 中国马都 ",是中国马文化和马产业的发源地之一。以 " 马 " 为媒,两地的深入交流,必将碰撞出更多的 " 火花 "。

▲此次交流的核心是推动马产业和文旅体深度融合

黔南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韦恩胜介绍,黔南州目前正在提炼打造将中国天眼、风情黔南与两地民族风情相融合的黔南文旅 IP;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正在打造融入内蒙古元素的 " 黔南礼物 ",让两地的文化产品、农特产品相互跨界销售。

锡林郭勒盟作为 " 中国马都 ",在育马、驯马、马术表演及马产业链建设方面经验丰富。黔南州,尤其是被誉为 " 中国赛马之乡 " 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依托 " 村马 "IP 赛事和生态气候优势,体育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并获贵州省体育局重点扶持。

在 7 月 10 日召开的 " 康养黔南 · 万里同鞍 " 相约锡林郭勒文化交流之旅座谈会上,锡林郭勒盟与黔南州正式签订马产业和文体旅产业发展友好合作协议,双方以 " 马文化 " 为纽带,拉开跨区域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大幕。

双方合作协议明确了赛事联动、宣传推广、文旅创业、马匹交易等合作路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南北呼应,共同将 " 村马 "IP 打造为全国性的民族文化交流品牌。与此同时规划 " 黔南探秘 · 草原驰骋 " 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荔波小七孔、" 中国天眼 " 等黔南核心资源与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 马超 " 赛事等草原特色,推出 " 水族端节 + 那达慕大会 " 节庆联票,实现 " 山水 " 与 " 草原 " 的旅游共振。

▲座无虚席的 " 村马 " 现场

▲ " 端节 " 期间,三都水族群众在 " 端坡 " 举行乡村赛马

不仅如此,双方还计划开发融入对方文化元素的特色文创和农特产品,协同利用宣传资源,联合推广景区和节庆活动,提升 " 山水联动 · 草原共鸣 " 品牌的认知度与吸引力。

" 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内蒙古草原马产业的深厚基础,结合黔南的生态优势,在文旅加赛事方面深化合作。" 三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曹菲表示,将在推动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培训和赛事合作机制方面深入交流,打造南北联动的赛事格局,上半年在黔南举办村马赛事,下半年在内蒙古举办马超友谊赛,把村马 IP 打造成全国性的南北民族交流 IP。

03

共融发展:铸牢共同体意识,共赴美好未来

锡林郭勒,天高地阔,是骏马驰骋的乐园,是牧歌悠扬的故乡;黔南三都,山奇水秀,是 " 中国赛马之乡 ",水族儿女的血液里流淌着对马的深情。两地相隔虽远,但心意相通、豪情共振。

锡林郭勒盟作为 " 中国马都 ",在 " 育马、驯马、遛马、马戏 " 等马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做法。近年来,黔南州围绕文旅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重点打造的三都 " 村马 "IP 品牌赛事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贵州省体育局也明确将黔南州三都 " 村马 " 作为重点扶持的品牌进行培育,锡林郭勒盟与黔南州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这场联欢,正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次深情对话与交融。不仅展现了各民族同胞的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的文化魅力,更传递着中华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此次 " 马超 " 与 " 村马 " 的牵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不仅为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增添了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共同擘画了文旅融合、民族共荣的美好蓝图。

以 " 村马 "IP 为纽带,借 " 世界马日 " 及 " 马超 " 平台,两地通过文化体验架起沟通桥梁,用文体融合织密情感纽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各民族 "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 " 的理念。

在这场 " 马超 " 盛会上,黔南向草原同胞及四海宾朋发出诚挚邀请,期待在平均气温 23 ℃的山水黔南再续前缘,共庆水族端节,共享民族盛会,共同书写更多民族交融、团结奋进的佳话。

来源 黔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马超 内蒙古 蒙古 贵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