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昨天
【网观西安】“最后一课”,戳中谁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最后一课 ",戳中谁心?, 网观西安

当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的曲调响起,毕业季离别的氛围便悄然来临。

最近,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致辞视频,在网络上接连刷屏,火爆出圈。它们或是诙谐幽默,或是温情回忆,亦或是恳切教诲 …… 让人捧腹,惹人泪目,引人深思。

而这,往往也被誉为毕业季里的 " 最后一课 "。同学们从此仗剑天涯,奔赴下一场山海。今天就来聊聊毕业季里的" 最后一课 "何以直抵人心?

和往年相比,今年毕业致辞的代表有了些许改变。延边大学食堂阿姨刘晓梅的演讲致辞,没有一句套路,就像母亲对孩子的嘱咐。尤其是那句 " 无论多忙都要好好吃饭 ",让无数人共鸣落泪。无独有偶,陕西科技大学校长黄剑锋的致辞中深谙学子们的 " 小遗憾 " 和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心意,同样获得万千掌声。

事实上:最好的毕业致辞,从来不在精心雕琢的稿子中,而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里;最能叩响人心的,从来不是" 你要成为怎样的人 " 的训诫,而是 " 我懂你的不容易 " 的共情。

在仪式感与情感需求并重的毕业季,演讲的 " 接地气 " 不是降低标准,而是用真实、平等、生活化的表达,叩响年轻人的心灵之门。

▲西安石油大学举行 2025 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图源:青春西石大

当然,毕业演讲也不是只有接地气的温情,更有校长们的谆谆告诫、校友们的切身体悟。前有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大学生之责任》勉励学子们:要知先后,明公私,辨是非。胡适先生的《不要抛弃学问》等时代箴言。

后有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徐滔的人生无坦途,唯愿 " 跋山涉水,勇往直前 ",穿越荆棘见繁花;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强调 " 成功的关键,需要保持稳定向上心态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指出 " 真正的安全感,源于持续进步与创新的信念实践,而非安稳状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则点明 " 非凡不在惊天动地,而在平凡岗位的每一次精益求精、尽责担当与服务奉献 "。

这些关于未来工作的责任担当、生活的烟火智慧、学习的终身课题的恳切提醒,恰似一方清醒的界碑立在未来生命的坐标里,给万千学子深刻启迪。

除此之外,每一所大学的毕业致辞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无论是幽默风趣还是严谨庄重,独特的个性使得毕业致辞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与铭记。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杨晓航寄语同学们," 银针虽小,可连国运;处方虽轻,能系苍生 " 当以敬畏之心深耕专业沃土;西安石油大学校长王进富告诉同学们,站在 AI 与人类文明交汇的关键路口,需要大家在能源技术攻坚的 " 地心熔炉 " 里,不断创新破局。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 116 届(2025 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图源:西安交通大学

我们都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青年人更要肩负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任。正如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所寄语的那样:让每个公式都镌刻着 " 国之所需 ",每次跨界都通向 " 科技自强 ",成为支撑民族复兴的 " 硬核脊梁 "。

总之,让学子们在传承中守正笃行,于创新中破局开新。让所学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本领,更成为一生守望的信仰、薪火相传的事业。因为,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校长寄语,从来不是单向的话语传递。于大学而言,这是精神品格的立体呈现;于公众而言,这是教育本质的生动诠释。

大学毕业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里程碑,更是社会人才输送与观念迭代的关键坐标。校长作为各领域的顶尖学者与精神引路人,他们既向青年传递 " 真正的大学精神 " 的纯粹底色与学术操守的坚守准则,更以躬身实践的智慧阐释 " 何为对社会的责任 " 的时代答案,让科学、民主、自由、创新的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正所谓:国之大学,以知识滋养思想,以学术引领风尚,以品格塑造格局,以精神铸造脊梁。

毕业生们,请脚踏实地、勇敢追梦吧,别回头,只管大步奔赴前方!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大学 坦途 学位 清华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