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米 YU7 车机采用骁龙 8 Gen3 芯片,而并不是采用车规级芯片引发大家争议。那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到底有什么差异?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发了一个视频,聊了聊自己的看法。
其中聊到,某些车企认为消费级芯片算力更强,安全也有保障,为什么奥迪不用呢?在他看来,汽车与消费电子工作环境不同,消费电子工作环境一般处在室内等温暖舒适的环境,而汽车面临高温、低温、雨雪、沙尘、颠簸、震动等更复杂恶劣的环境,对可靠性要求更高。
其中列举到车规级芯片的工作温度要求 -40 ℃到 150 ℃,而消费级芯片只要 0 ℃到 70 ℃,车规级材料需要选择耐高温、抗腐蚀、抗冷凝。
另外是两款芯片在使用寿命上的不同,消费级芯片普遍设计芯片 3-5 年,而一台车需要用到 10-15 年甚至更久,车没坏、芯片坏了也不行。并且车规级要求供应商能够稳定供货 10 年以上,不同批次的产品一致性要求也极高。
还有就是车的安全余量问题,消费级芯片缺陷率允许到 500PPM,也就是每 100 万件中允许有 500 件出现故障,车规级芯片缺陷率通常要求缺陷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而且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电磁场更为复杂,这也需要车规级芯片要有更高的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
最后,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聊到,车绝不是快消品,在涉及乘客安全方面,一汽奥迪绝不轻易采用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绝不拿用户练手。
其实整体来说,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的差别主要在于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差异,对于一辆行驶在路上,更容易影响到人们生命安全的汽车来说,相比性能来说,人们显然更在意的还是可靠性,偶发的一次意外或者 BUG 都将是致命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