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安的二环,那是西安人永远的心结。
作为西安城建史上第一条标准大环线,二环不但具有交通意义、地理意义,甚至,还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西安人的地理潜意识里,二环里面,是老城区,二环外面,是新城区。也正是以二环为界,一南一北,西安两大支柱型开发区——西安高新区和西安经开区相继诞生并蓬勃发展,这座千年古城,也从此走向真正的现代化之路。
西安人对于二环的情感是复杂的,被它的拥堵折磨得有多痛,对它的关心就有多深,期待就有多高。
这条路,从开工建设到全线通车,可是前前后后整整持续了十一年。
这条路,哪怕全线通车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二次改造建设的施工声,几乎就没停过。
没办法,当年建设时前瞻性的严重不足,造就了之后持续不断的修修补补,修修补补又受限于考虑对既成交通的影响和资金技术等问题不能一揽子大拆大建,共同铸就了这么多年来的尴尬局面——一边堵,一边修;这里刚好点,那里又成了新堵点;这里的围挡刚拆了,那里的围挡又竖起 …… 以至于西安人不无调侃地说,西安人的青春有三样,修地铁、挖管道,补二环。
然而,哪怕是修修补补,今天的二环,和二十多年前刚全线通车的二环,也已经完全是天壤之别了,就这么不停地修修补补着,说不定再二十年后,西安二环的 " 全程高架梦 ",也就实现了呢!
二
今年以来,西安二环又进行了一轮的修修补补微改造,主要涉及到南二环的太乙立交、雁塔立交、转弯处的西南二环立交以及西二环多处。目前,西南二环立交以及西二环的施工还在继续,太乙立交和雁塔立交已告完工。
作为一个常走南二环的人,从个人的行车体验来说,太乙立交的微改造无疑 " 最成功 "。
雁塔立交的改造比较复杂,重点在上层的雁塔路,而我经常是从桥下穿过,故而对改造后的效果缺少亲身感受,不好评判。而太乙立交就不同了,我常走的是从曲江大道和太乙路的连接段上匝道,走一个二百七十度的大环绕进入南二环的东向西主干道,因而,曾经深受这个环绕的难行之苦,也深享改造后的易行之福。
原来,因为要和南二环自东向西的车辆并线,曲江大道北向转南二环西向的车辆,经常性逶迤到曲江大道深处,甚至影响到直行和右转东去的车辆。
最早是各走各的,匝道转过来的和直行的互不相让,见缝插针。后来,交管部门无奈,设置了交替通行方案和专门提示标志,效果呢,如果偶尔有交警在那值守还可以,大部分没有交警值守的时候,还是看谁更能挤压,看谁的头更铁。
与之对应的,自然便是通行效率低,事故发生率高。
太乙立交的微改造方案提升挺简单,就是将主线两侧各加宽了 3.5 米,将双向六车道,改成了双向八车道。多出来的两个车道,就是给匝道并线的车辆专门设置的,一个是曲江大道北向转西向上二环的,一个是南二环东向转北向去太乙路的。
下面这张示意图,一看就能看清楚。
(图:网络 + 手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示意图上,从曲江大道往南二环北向西,匝道转过来的专用道和南二环直行道之间的车道分割线是虚线,实际上,两道刚汇合的地方是实线,到了四五十米外才变成了虚线。
如此一来,再没有什么直行优先,也再不需要什么交替通行,而是真正实现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根据交管部门的统计,太乙立交微改造后,高峰时段通行能力提升 18%;匝道车辆通行冲突下降明显,事故率降低 20%。
三
反正,从一个常走此处的老司机的角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 好走多了 "。
在一次次感受 " 好走多了 " 的同时,我的脑子里一直冒出来一个词——
各行其道!
太乙立交微改造的最成功之处,就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实现了最显著的效果——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交通一词,是由 " 交 " 和 " 通 " 两个字构成的,交通,不可能没有交汇,但交汇的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向各个方向的通达。理想的交通,是既交汇通达,又方便顺畅。而现实的交通,交则交也,通也能通,可但凡交汇的地方,十有八九是很难顺畅的。难点和堵点,就在于很难实现 "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太乙立交微改造的成功,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以后不管是新建还是改造,需要尽可能做到 " 各行其道 "。
立体交通,自然是实现各行其道的最优方案,广度不够的时候,自然是向高度要空间,要路权。之后的任何立体交通,都不妨以 "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为前提,充分考虑匝道和主道的交汇问题。
同时,"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还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城市里,交通的参与者甚多甚众,行人、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加上现今摩托也解禁了。不怕路上的车多人多,就怕路上的车多人多还胡乱抢道。
快车道和高架桥,本来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是不能上去的,但却经常看到这些两轮的一样在上面拧来拧去;
转盘处,摆摊的和乱停车侵占人行道,行人挤占慢车道,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就往机动车道上去。
各行其道,何其难哉?
说难其实并不难。
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车辆行人的自觉,也永远不要等出了事故再来厘划责任谁走了不该走的路。高架也罢平路也罢转盘也好,明确什么样的车该走什么样的路,非特殊情况走了不该走的路就要承担代价——哪怕就是站在路边举个旗旗当一会儿交通引导员的代价,也能改观很多,也能更接近 " 各行其道 "。
良好的交通,不仅仅是道路的建设,更在于秩序的维护。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