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李宇彤
7 月 9 日至 11 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一连 3 天与特首顾问团举行午餐会,三位新成员悉数亮相,其中包括 " 杭州六小龙 " 中两家企业的代表——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以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而就在不久前,同为大模型创业公司的零一万物 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也再次当选特首顾问团 " 创新与创业 " 顾问。
笔者认为,特首顾问团出现的这些 " 新面孔 ",既充分体现了香港对科技创新的迫切渴求,也清晰展现出香港积极引入内地前沿科技力量、加速两地科创资源整合的坚定决心。而这一切,在之前已有端倪。早在今年 4 月,李家超率领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访问浙江,访问期间就专程考察了宇树科技与强脑科技等企业。
香港特首顾问团的这一系列人事安排,背后与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2025 年以来,前沿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以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中国具身智能、大模型等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量也大大提高。7 月 11 日,宇树科技凭借机器人运动控制、高性能关节电机等核心技术以及全球化的知识产权策略,斩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成为本届 10 个全球奖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代表,这正是其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另一方面,前沿科技目前已经进入由 " 研发 " 走向 " 量产 " 及 " 商业化 " 的关键阶段。然而,要把实验室里的惊艳成果转化为充分市场化的产品,并非易事。在坚持攻克技术难关的基础上,前沿科技还需要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中持续锤炼。今年以来,科技企业在与产业资方的合作过程中,已经验证了落地的可行性,但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下一步,前沿科技需要跨越产品化、规模化、成本控制以及市场教育等多重鸿沟。而能否精准匹配真实需求、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经受住复杂应用场景的严苛考验,将成为决定企业最终成败的关键。在这一至关重要的转化阶段,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国际化视野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香港特首顾问团引入强脑科技、宇树科技这类兼具原创技术与商业化潜力的内地科创力量,有望为香港注入不可替代的科技动能。与此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够在企业面对由复杂规则、知识产权等前置问题组成的 " 围栏 " 时,为企业搭建起通往海外市场的桥梁;更能作为 " 连接器 ",为强脑科技、宇树科技等企业提供跨境融资、国际认证等资源,助力其以香港为跳板拓展海外市场,贯通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链条。这无疑是一场双向奔赴,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出海的黄金组合拳。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7 月 13 日表示,在当前国际变局下,区域合作日趋重要,未来会继续推动香港与亚洲区内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加强合作基础。可以预见,内地与香港科创资源的深度协同与合力,不仅会为前沿科技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带来更多商业化机遇,还会为其铺设一条发展 " 快车道 "。未来,以技术为 " 先行部队 " 的中国前沿科技企业,必将为提升中国科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注入强劲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