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狂飙年代," 蔚小理 " 们用创始人 IP、用户运营和互联网营销,塑造了新势力的流量密码。
而在诸多新势力中,却有这样一家企业,它在互联网中并没有顶尖的声量,而是像一位沉默的工程师,在同行们热衷于 " 颠覆行业 "" 重新定义 " 时,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全栈自研体系,并且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技术降本上,让消费者用 15 万的价格,买到 25 万的体验,它就是零跑汽车。
正是这种带给用户超值体验的产品思维,让零跑在 2025 年 6 月取得了 48006 辆的销量成绩,再度夺得新势力销冠。
在夺冠后不久,零跑全新 C11 焕新上市,拥有 110 项升级,价值提升超 4 万元,价格仅为 14.98 万 -16.58 万元,再度引发了行业讨论。
不禁让人发问,零跑的产品为何能做到如此超值?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密码?在发布会后的群访环节,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零跑汽车副总裁周颖为我们解答了疑问。
在梳理之后,笔者认为,零跑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其全栈自研能力的直接体现,尽管在新能源汽车的牌桌上,零跑从未被视作顶流,但零跑已经用连续增长的销量和新势力销冠的成绩证明了零跑的 " 成功哲学 "。
全栈自研的节奏感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在新能源汽车中,许多消费者都认为,领先技术、领先的设计才是最好的,但事实上过于领先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行业内有这样一句话:" 领先行业半步叫先驱,领先行业十步叫先烈。"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对于智能汽车而言,其终极形态将实现全面的智能化,按键、门把手,甚至是方向盘都可以不存在,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许多无门把手、屏幕换挡、取消按键的车型却被喷得体无完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 " 技术先烈 " 案例。
再比如,一个技术固然领先,但是其成本高昂,远离大众消费区间,如果车企强行上车,只会抬高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门槛,使其达不到销量预期。
而零跑则不同,零跑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电驱系统到辅助驾驶算法,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研发力量。而当技术成本被摊薄,有成为未来发展方向苗头时,零跑就会使其在产品上大范围落地,让消费者用更低的成本就能买到更好的配置、功能,这就是零跑全栈自研的节奏感,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因此,在零跑全新 C11 的群访环节,朱江明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 " 技术合适的时机 "。
朱江明表示:" 零跑始终跑在行业的前端,引领行业。大家看到我们所有的平台化都是可以在一年之内所有的产品上车。我们的座舱也好,我们的智驾也好,我们的高压平台也好,都是在最合适的时机,能够随时上车,这是零跑的能力。"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朱江明
举个例子,在 2021 年,当行业还在争论 "20 万以下能否做出高端智能 SUV" 时,零跑 C11 以越级满配横空出世,无论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8155 芯片、三联屏,这些在当年被视为 "25 万以上配置 " 的技术,都被零跑以不到 20 万的价格推向市场。
而在四年后,全新 C11 再次印证了这一策略,全域 800V 高压平台、激光雷达 + 高通 8650 芯片 + 端到端大模型、640km 超长续航、同级最大的 17.3 英寸悬浮式超清屏、高通骁龙 SA8295P 旗舰芯片……这其中包含了某些还属于高端专属的技术,却被零跑打到了 14.98 万元 -16.58 万元的价格区间。
这种 " 技术驱动 + 快速普及 " 的模式,让零跑避免了早期技术试错的高成本,同时确保用户拿到的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方案。
成本控制器与爆款制造机
全栈自研为零跑带来了正确的产品节奏,同时也降低了零跑的成本。
朱江明表示:"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我们 65% 的成本是自研的,这 65% 最起码,如果你外采供应商的话,起码是 15% 的毛利,那你 65% 乘 15%,那就是 10%。那这 10% 就是你要硬性加上去的成本。如果竞品它能够做到跟零跑同样的成本效率,同样的研发的效率的话,那最低它的成本要再加 2 万块钱。"
除了全栈自研外,工业生产的规模效应也是零跑降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举个例子,车企在开发零部件时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开模设计、产线制造等,如果只生产一个零部件,那么这个零部件就要承担所有的研发、制造成本,但是如果是两个呢?如果是两万个,甚至 20 万个呢?
随着规模越大,单个零部件的成本就越来越薄,无限接近于零,而零跑除了规模大之外,还拥有极高的零部件通用化率,也就是说同一个零部件,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车型上,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消费者的维修成本,同时也能再度扩大零部件的规模,让成本越来越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通过全栈自研、技术节奏,让零跑始终能在最合适的时机推出用户最需要的产品,而全栈自研、零部件通用化率、规模效应又让零跑的成本远远低于友商,可以极大程度让利给消费者。
两相叠加之下,各种越级配置、低廉价格的零跑车型就接连诞生了,以 2025 年 6 月为例,在零跑汽车的销量结构中,B10 的销量超 14000 辆,C10 超 11000 辆,C16 接近 7000 辆,T03、C11 则是在 5000 辆左右徘徊,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爆款制造机,尤其是零跑全新 C11,在焕新之后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已经预定了下一个市场 " 爆款 "。
尾声
零跑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以慢打快的故事。当行业追逐互联网速度时,零跑用十年时间默默搭建全栈自研能力,当行业陷入 " 价格内卷 " 时,零跑用成本控制与体验优化重构竞争维度。
就像朱江明说的:" 我们一直说零跑是兔子和乌龟赛跑里面的那只乌龟,我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我们也不激进,但是我们也有信心,我们打好基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 " 乌龟 " 哲学,让零跑迎来了销量爆发,也让零跑 C11 从月销 1000 辆,走向了月销突破 1 万辆的高度。这些数字证明,当技术真正转化为用户体验时,流量会自然追随。
而现如今,零跑已经掌握了一系列的优势,成为了新势力中的爆款制造机,就像朱江明说的:" 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你,都会成为越来越好的你。"
毕竟当潮水退去时,留在沙滩上的不会是声音最大的贝壳,而是结构最坚实的礁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