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的十年风云。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实则波澜壮阔,在经历 2008 年信任危机后,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心骤降,海外代购一度成为常态。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在各个环节 " 内卷 " 不止。
但正是在这样的红海中,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带来了破局的机遇。快递业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催生了新锐中产阶级,为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认养一头牛 " 便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创始人徐晓波先生,从一个房地产跨界者,因一次代购经历洞察乳业痛点,毅然投身其中。2014 年,他在河北衡水建立了首个牧场——康宏牧场,并在两年养牛实践后,于杭州正式创立 " 认养一头牛 " 品牌。并立下 " 只为用户养好牛 " 的朴素使命。
十年间," 认养一头牛 " 从行业新兵成长为乳业的新锐力量,其成功并非偶然。公司已构建 10 座现代化牧场、2 座先进工厂,拥有超过 10 万头奶牛,奶源自给率高达 95%,并积累了超过 6000 万用户。混沌君将根据认养一头牛联合创始人孙仕军在混沌的创业经验分享,把其总结为 " 左手养牛,右手用户 " 的核心驱动力,揭示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并实践持续增长的商业秘诀。
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月卡
观看本课程和 600+ 主题课
产业链的深度布局
" 认养一头牛 " 的商业密码,首先在于其对产业链的深度扎根与重资产投入。在中国农业领域,素有 "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 的说法,意指畜牧养殖风险高、投入大。但 " 认养一头牛 " 却将 70% 的企业资产投入到牧业建设中,这与大众对其 " 线上品牌 " 的印象大相径庭。
从一个养牛的 " 门外汉 " 起步," 认养一头牛 " 的初创团队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实践。十年间,公司构建了 10 座现代化牧场,2 座现代化工厂,奶牛存栏量达到 10 万头,位列 2024 年全国牧业集团奶牛存栏前十。其奶源自给率高达 95%,实现了从源头到生产的全链条掌控。这种从传统散户养殖向现代化大牧场模式的转变,不仅提升了规模,更在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科技赋能:从 " 经验养牛 " 到 " 数据养牛 "
" 认养一头牛 " 深知,要养好牛,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实现从经验养牛到数据养牛的转变。
奶牛的基因是决定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公司通过引进优质牛种,并投入体外胚胎移植技术等生物科技,不断提升牛群的遗传品质。作为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认养一头牛 "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经营,确保了从源头上的高品质奶源。
饲料是影响牛奶品质的另一大要素,其中玉米青贮饲料至关重要。针对传统农业 " 看天吃饭 " 和收割效率低下的痛点," 认养一头牛 " 开发了线上青贮收割系统。该系统将收割、运输、储存等环节有序衔接,确保青贮玉米在最佳时间(4 小时内)入窖,大幅提升了效率和饲料质量。这正是 " 数字化哪怕只是应用到一个小小的环节,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转化 " 的生动体现。
每一头奶牛都拥有独立的 ID
在牧场管理方面,每一头奶牛都拥有独立的 ID,实现了精细化分群管理。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产量的奶牛,精准提供差异化的饲料营养。通过中台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通数据孤岛,指导牧场间的科学管理,确保每一头牛的健康与高产。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 " 在现代化的牧场里,一头牛能不能产好奶,拼的不是技术的浓度,而是精细化的管理。"
打造奶牛的 " 五星级 " 家园
为了让奶牛 " 吃得好,睡得好,身体好 "," 认养一头牛 " 在硬件设施上毫不吝啬。奶牛是反刍动物,卧床休息对其消化至关重要。公司使用细嫩的稻壳,来增加牛床的柔软程度,确保奶牛卧床舒适度。针对奶牛怕热的特性,牧场还安装了自动感应喷淋和风扇,通过精准的温度管理提升奶牛舒适度,避免过度喷淋影响湿度。奶牛甚至拥有专属运动场,并在挤奶时播放舒缓音乐,以安抚其情绪。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对奶牛的极致关怀。
通过在基因、饲料、软件、硬件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认养一头牛 " 在产奶量和品质上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24 年,其旗下牧场的平均单产达到 13.81 吨,远超国内规模化牧场的平均水平(10.9 吨),甚至超越了养牛技术先进的美国和以色列。在品质方面,其牛奶的核心指标(蛋白含量、体细胞、微生物)也远超欧盟标准,确保了牛奶的营养与安全。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行业
" 认养一头牛 " 的愿景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希望 "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行业,让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 "。通过与附近农户开展订单农业合作,帮助农户每亩增收 200 元以上,真正实现 " 一个牧场带动一个村庄农民致富 "。同时,高效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养殖模式,使得牧场员工一人可管理 50 头牛,收入可观,吸引了大量 90 后 " 新农人 " 加入,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形象,使其更具吸引力。
在构建了坚实的产业链 " 慢功夫 " 基础后," 认养一头牛 " 深知,要在这个信任缺失的时代脱颖而出,必须在用户信任上做足 " 快迭代 " 的 " 轻运营 "。正如其核心宗旨所言:" 谁离消费者更近,谁的效率就比较高。谁离消费者更近,谁就更能及时跟上用户的需求。"
构建 " 越购买越忠诚 " 的用户体系
" 认养一头牛 " 的品牌创立,恰逢移动互联网红利期。2016 年 11 月,品牌成立之初,成功吸引了 80 位早期种子客户,他们成为了最早的品牌共建人,积极参与品牌发展并影响身边人。随后,借助吴晓波频道、年糕妈妈等自媒体平台,精准触达核心用户群体—— " 精致妈妈 ",通过内容传播与社群互动,为品牌积累了最初的用户基础。这种对用户沟通的重视,源于品牌在特定时点的 " 种下种子 " 与 " 获得收获 "。
在内部," 认养一头牛 " 奉行 " 越购买越忠诚 " 的用户模型,其目标是服务好 1000 万用户,每年消费 1000 元。为此,公司建立了精细化的用户运营体系,通过数字化分层,根据用户价值分配企业资源。目前,公司拥有超 3000 万会员和超 6000 万的用户。
在私域运营上," 认养一头牛 " 也曾走过弯路。第一阶段我们的弯路就是便宜,发现牛奶作为快消品,价格并非唯一需求,单纯低价难以形成正向循环。第二阶段就是我们只服务于超级用户,但这类用户数量有限,难以支撑快消品的基础需求。
经过反思,公司确立了私域运营的准则:" 不要轻易打扰用户 ",而是让用户能更方便、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在用户信任的建立上,坚持 " 真诚解决问题 " 和 " 提供峰值体验 "。公司至今仍保留与用户写信的传统,每月会员日收到大量用户来信,并由高管亲自回复。公司高管每年会抽出一天时间做客服,与流失用户、忠诚用户、新用户和投诉用户沟通,通过 " 道歉礼包 " 等方式真诚解决问题。他们深信,当用户提出意见时,这正是将其转化为最核心用户的机会。
共创共享:让用户成为品牌代言人
" 认养一头牛 " 不仅倾听用户,更邀请用户参与共建,成为品牌代言人。例如,针对用户反映的儿童喝奶易喷溅问题,产品研发团队测试几十种方案,最终通过增加吸管前端长度、提升内外压强差异来解决。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改进,都源于对用户真实需求的关注。
公司还通过与用户分享牧场的 " 好东西 " 来建立情感连接,如寄送牧场自产的有机桃子,或在查干湖冬捕时购买鱼送给用户。这些举动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如同朋友和亲戚般亲近。
每年的品牌会员日,更是用户共创的盛会。从最初的小规模活动,到去年十周年举办的用户音乐节,所有品牌资源,包括电梯广告,都由用户 " 代言 "。音乐节的表演嘉宾和曲目也由用户票选决定。这种深度的参与感,让用户越参与越信任,越信任越忠诚,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合力。
产品为桥梁
需求链驱动供应链的创新实践
在拥有坚实的产业链基础和深度的用户洞察后," 认养一头牛 " 以产品为桥梁,实现了供应链与需求链的良性互动。其产品逻辑是 " 以产业链为驱动,满足用户的真需求 ",并遵循 " 儿童友好、清洁标签、家庭需求、优质体验 " 的四大准则。
" 认养一头牛 " 的产品开发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用户需求和产业链支撑的双重考量。当用户提出需求时,公司会迅速响应,并在产业链端进行改造和提升,最终推出满足需求的产品。
A2 型牛奶:解决用户痛点的精准创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A2 型牛奶的开发。当公司收到用户反馈,孩子喝牛奶后肠胃敏感、肚子 " 咕噜咕噜 " 时,便立即启动了 A2 型奶牛的繁育。通过基因筛选,从万头奶牛中选出约 2000 头 A2 型基因奶牛,并于 2020 年推出了首款 A2 型产品。在此过程中,公司持续与用户互动,收集意见,并联合东北农业大学,依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平台,牵头起草了全国首个公开《A2 β - 酪蛋白牛奶》团体标准,确保产品品质与行业规范。
娟姗奶与有机奶:满足用户更高品质追求
随着消费者对牛奶品质需求的提升,公司又引进了娟姗牛。这种起源于英国泽西岛的奶牛,因其高蛋白、香浓的特点,被誉为 " 奶牛界的大熊猫 "。2020 年," 认养一头牛 " 引进了约 3600 头娟姗牛,并在河北廊坊建立了娟姗牛牧场,于 2021 年推出了娟姗奶,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此外,为满足用户对有机产品的需求,公司在黑龙江安达建设了有机牧场。经过三年的土地净化和有机饲料准备,于 2019 年动工,最终推出了 A2 型有机牛奶,再次体现了其通过产业链改造来响应用户需求的策略。
哞星人:认养一头牛旗下专业儿童品牌
近期," 认养一头牛 " 发布了旗下专业的儿童品牌 " 哞星人 "。这一举措源于对用户痛点的深度洞察:面对市场上日益丰富的产品,新手妈妈们常常不知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牛奶。过去,公司更多是从企业自身角度提供产品,却未解决用户 " 简单决策 " 的需求。
" 哞星人 " 的推出,旨在简化用户识别,并专注于儿童牛奶的专业化。市场上许多儿童牛奶与普通产品差异不大,或为追求口味而牺牲健康。而 " 哞星人 " 全系列均为 A2 型纯牛奶,蛋白含量最低为 3.8g/100mL, 原奶通过 290 项筛查。同时,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需求,推出 125 毫升和 200 毫升小盒装,并采用柳叶包装设计,更易于儿童抓握,包装图案也符合儿童审美。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 " 哞星人 " 对儿童用户需求的极致关注。
做时间的朋友
" 认养一头牛 " 的十年发展,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红海中破局、如何穿越周期的商业实践。其核心在于 " 专业养牛(产业链基础)+ 用户信任(深度沟通)+ 优质产品(连接桥梁)" 的 " 三圈合力 ",这构成了其独特的内生驱动力。
这三大支柱共同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核心问题:" 认养一头牛有何不同?" ——它提供了拥有完整产业链基础的产品;" 用户和认养一头牛何以忠诚?" ——通过产业链产品为纽带,以情感为基础进行深度交流互动;" 用户因何而选择?" ——基于产业链的产品让选择更简单、更放心。这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
更关键的是," 认养一头牛 " 坚守重资产投入的长期主义。从 2014 年建设第一个牧场,到如今 70% 的资产都在上游牧场侧,尽管行业投资重、回报周期长、风险高,但公司始终坚定不移。他们认为," 重的活难的活参与的人会减少,时间积累后壁垒会越来越高。" 这种重资产模式,最终转化为产品的品质、成本优势和用户体验,形成了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在其出色的营销策略上," 认养一头牛 " 坚持 " 不打价格战 ",而是追求 " 优质优价 ",通过提升产业链效率来实现高性价比。他们认为,营销是积累的过程,最怕的是 " 一会儿想讨好这部分用户,一会儿又想讨好这部分用户 "。公司始终围绕核心用户进行会员传播,持之以恒地进行小改进,给用户小不同,最终实现爆发效果。正如 " 挖十口井不如挖一口井 ",深挖用户需求,做好产品和服务,是其营销的底层逻辑。
" 认养一头牛 " 的十年,是巴菲特 " 时间是伟大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 的生动注脚。通过对产业链的重投入、对用户信任的深度经营以及对产品创新的持续探索,他们不仅在红海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更展现了一个新消费品牌穿越周期的组织心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