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李德喆
7 月 15 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并协议。根据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官方声明称,此举标志着吉利控股集团贯彻《台州宣言》精神,推进回归 " 一个吉利 " 战略又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 5 月 7 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启动对极氪的私有化进程,计划实现全资控股,并推动极氪从纽交所退市。时隔两个月,双方正式签署合并协议,标志着这一私有化计划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官方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合并旨在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成长性。极氪在豪华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与吉利汽车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基相结合,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更强协同,提高创新能力,激发规模效应。
至于本次收购所需支出,根据公告内容,吉利汽车将以每股 2.68 美元现金或 1.23 股代价股份的价格收购极氪股份,每股代价股份发行价为港币 17.15 元。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 65.7% 股份,若按此前拟用 25.66 美元 / 股的价格收购极氪剩余 34.3% 股份,则需要花费约 22 亿美元,合计超过 150 亿元人民币。
截至美东时间 7 月 14 日收盘,极氪美股的价格已升至 27.82 美元 / 股,而截至 7 月 15 日港股收盘,吉利汽车港股的股价为 18.24 港元 / 股。
而对于消费者更为关注的产品层面,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将实现对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并完成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全方位提升竞争力及企业价值。
特别是极氪和领克,可通过技术共享,形成 " 豪华引领——高端量产——主流渗透 " 的技术扩散效应,彻底改变传统多品牌混战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合并后,极氪的 SEA 浩瀚架构等将更有效地向吉利汽车其他品牌渗透,推动整个吉利体系的技术跃迁。
汽势观:吉利对极氪的全资收购,体现了当下中国车企从 " 粗放扩张 " 到 " 精准聚焦 " 的转型新模式。吉利此举也将推动汽车行业从盲目追求规模和品牌数量向注重资源整合、提升效率和竞争力转变,加速行业的整合与转型升级。
对于吉利汽车来说,除了能强化技术共享创新、降本增效外,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此前多主体上市带来的估值分化,让投资者更清晰看到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布局,也有助于提升其今后港股市场估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